分卷阅读242


若是他考中了,朝廷授官得往外地去,也总有回京的日子。反正肉烂在锅里总不会浪费。

家里由阿才负责每半个月外出跟人结算,看着白花花的银子从手里流出去,阿才倒是挺心疼的。

张玉寒一向不管这些事,他自己花银子就很没数,前些日子带罗美娘和闺女出门在外都是下馆子,明月楼十两一桌的二等席,他们天天报道,要不是十五两的特等席每日限供十桌,张玉寒还想更奢侈一点。

得亏他身上有个法器,隔三叉五总能有些收获,这才没闹亏空。

他找了个时间,把这段时间收到的请帖一一回复。

春闱开榜后,落榜学子都陆续回乡,也有学子打算留在京城奋斗三年再战下一科,这些人中出身富贵的就不说了,家穷的都得找个来钱的出路,或开私塾,或给人当门客,或到大户人家教书。

张玉寒倒是不缺钱,但却想找门路结交一些官员,这回会试也叫他看出自己身上还有不少缺点不足,这些邀请也是瞌睡了正好送枕头。

就是其中有几家大红烫金的帖子很是不得了,居然是几家王府送来的,燕王府也凑了回热闹。

这可真是冷灰里捞出热豆子,够让人意外的。

罗美娘想想,就把前些日子景泽明在外遇到亲戚的事说了。

张玉寒摸着下巴道:“这是咋想的给咱们家送帖子?脑子有病吧。”

罗美娘笑,她也觉得王府脑子有坑,但一想又觉得挺正常的,一个举人在这偌大的京城实在算不得什么,在人王府眼里,张玉寒也许连只苍蝇都算不上,之前挥之即去了,眼下王府想用你,你也得呼之即来。

就是这事吧,跟打算把睁眼瞎做到底的燕王路线不大一样,罗美娘估计应该是王府另一个主子的想法。

张玉寒品着罗美娘的话,轻啧一声,把帖子放在烛火上点燃。

罗美娘没有阻止,夫妻两人都知道拒绝了燕王府,就得找个能压得住的人家,这一来选择范围便缩小到只剩下几家王府,张玉寒对这些大户都不了解,又把景泽明找来一块商量。

景泽明看到这些帖子便明白过来了,道:“先生这回是受我连累了。”

张玉寒一勾他的肩膀搂住:“先生我这回能被人看得起还是沾了你的光,都说师徒如父子,咱们一辈子父子俩,以后你再见外,先生可就不高兴了。赶紧的,给我介绍介绍这些帖子,你先生看着这些就是两眼一抹黑,谁都不知道谁。”

景泽明被张玉寒抱得有些羞,抿着唇,想了想,拿了两张出来,道:“三皇伯和四皇伯家的,先生最好还是斟酌一下,这两家的堂弟都跟岳泽良闹过矛盾,这回他们给先生下帖子,恐怕没安好心。”

岳泽良就是景泽明的嫡弟,岳是国姓,景泽明正经应该叫岳泽明,景是他母家的姓,只他自己不愿意改,张家也就这么叫下来了。

景泽明说,宗室里不少人都知道岳泽良不喜欢他这个庶兄,他得罪的人又多,想看笑话的人也不少。

张玉寒总结了句:“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呗。”

罗美娘和景泽明都点头,接着景泽明从帖子里又翻出一张:“上回在明月楼,还有三堂兄家的小侄子在,三堂兄人还是不错的,府里规矩严格,先生可以去瞧瞧。”

燕王是皇帝的弟弟,景泽明嘴里的三堂兄说的就是当朝三皇子。

罗美娘跟张玉寒商量着,要不就去三皇子去拜访一趟,说来当初北关县进了北蛮兵,张玉寒还跟三皇子见过一面。且这些人里,也只有一个三皇子还算接触过,其他几个在景泽明嘴里都不怎么样。

张玉寒也是这个想法,他给人当西席不念着得东家多少提携,但也不能是为了让人赌气玩乐。

既做了决定,其他几家张玉寒就全都回绝了。

其实这会儿,张玉寒只能算是拿到了三皇子府西席的面试机会,三皇子不一定能看得上他,但他也只是借三皇子府的帖子解决麻烦罢了。

同是皇家,谁都不想被人当成退而求其次的选项,张玉寒如今把态度摆出来,也是尊重之意,他又不是什么大儒,爱惜脸面的人家总不会继续纠缠。

就像张玉寒想的,其他两家王府都是被孩子撺掇才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举子下帖子,知道自己被拒绝了,也是不高兴。好在张玉寒没打着骑驴找马的想法,事先就回绝了邀请,理由也找得不错,以前跟三皇子有一面之缘,如此,这些王府的怨气才算少了一些。

不过张玉寒也不是啥都猜对。燕王府的帖子就不是燕王妃下的,是岳泽良偷拿了亲娘的名帖,燕王妃是个聪明人,庶长子不得丈夫喜欢,以后家中爵位和产业都跟他无关。

不过一个失母的孩子,她也没兴趣去踩一脚,知道岳泽良气不过兄长得案首,使坏想把景泽明的先生要进府时,她直接就把孩子关了起来。

燕王那边她劝不了,儿子可不能有个薄待兄长的名声。

张玉寒这边,则是趁热打铁,隔日就拿着帖子上了三皇子的大门。

刚报上姓名,就有一个太监出来引着张玉寒从侧门进去,张玉寒让阿才先别回去,在马车上等一会儿,运气不好一刻钟就能出来,到时候他也不用走回去。

“张公子,您先喝茶,王爷正在检查三公子的功课呢。”给张玉寒引路的小太监让他在一处厢房坐着,态度不卑不亢。

张玉寒谢了一声,从兜里掏出一个荷包递过去,里面是罗美娘装好的碎银子,约莫五钱左右,小太监看都没看直接塞到袖袋里,一会儿又让人送了两碟点心过来。

张玉寒尝了尝,觉得这些点心也没比媳妇做的好吃。

这大半年家里有考生,罗美娘每日都会多做些吃食放在厨房,不拘什么,看书饿了都能及时垫一口。

景泽明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张玉寒又正值青年,一大一小每日吃的都不少。罗美娘也不是每日都固定一样。

包子、饺子、烙饼、蒸糕、小馄饨、各种粥轮番地上,京城的食材也比北阳府丰富,家里的锅灶日日不闲,这半年多,家里人都胖了一圈,出门都是一脸红光满面。

不过那都是之前的事了,以前麦苗和小米手艺不行,罗美娘大多时候都是自己下厨,多下几碗米还能捎带着把丫鬟的饭菜都做出来。

如今家里人多,便多聘了一个厨娘,自有了厨娘,媳妇亲自烧菜的次数就少了很多,偶尔兴致来了,也只是动动口指挥。倒是今日为了他来王府,罗美娘说好要亲自下厨做几道他爱吃的。

想着这些家事,张玉寒又吃了块点心,喝了几口茶,吃吃喝喝,等待的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方才为他引路的太监又过来了一趟,这回就是三皇子请他过去叙话。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