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


了。

见罗美娘张罗着待会出门,唐氏还问她送果酱和叉烧肉就够了么,徐先生一年束脩四十两呢,这等人物,在唐氏看来就跟大户也差不多了,要是瞧不上儿媳妇的礼物,别待会过去再把她给拒了。

罗美娘道:“这样就行了,徐先生很喜欢我做的果酱。”她之前想着贿赂徐先生时,没少给她送东西,然后就发现了,徐先生别的都不爱,居然还挺喜欢她做的果酱。

罗美娘做的果酱其实也没啥秘方,今年夏日时,她出城看林氏卖给她的田地,路上遇到有农人卖桑葚,便买了好几筐回来。

在家洗净后,加糖熬制,再装进瓷罐里便是了,其实要是能加点柠檬汁应该味道会更好,不过那会儿集市萧条,她在市面上买不到,也就这么熬了,酸酸甜甜的,一家子都挺喜欢的。

之前罗美娘送了两罐子桑葚酱去女学里,徐家下人私下还问过她在哪儿买的,知道是她自己做的后,那表情真是遗憾得不行。

罗美娘哪能看不出来这是奉了谁的意思过来问的,她就是觉得好笑,没想到徐先生瞧着不动声色,还会使这种小心思。

瞧着罗美娘心里有盘算,唐氏也就不再继续说了。

罗美娘看麦苗已经在装食盒,便回屋换了身衣裳。今日毕竟是个特别的日子,她也想好生梳妆打扮一回,也是尊敬徐先生的意思。

她梳了一个女学里学会的堕马侧髻,上头只一朵浅粉的木槿花另一根银簪。

说来,徐先生的女学当真是什么都教,罗美娘两辈子加起来,都不大会编发髻,上辈子就不提了,这辈子在南山村里,一个农家姑娘打哪儿学这些事情,这也是她头回梳这么复杂的发髻。

又换上中秋前用绸缎料子做的新衣裳,料子还是她和唐氏去绸缎庄讲价买下来的,虽然手里有钱,可罗美娘也不是那种暴发户的性子,觉得有钱就必得样样全换成好的。

可头回发大财,她也想穿一回好衣料。

当时唐氏以为她害怕被抛弃,当真是怜爱爆发,忍着肉疼,亲自出马帮她砍价,五两银子一匹的绸缎,被她砍到三两半,绸缎庄子还搭了不少布头,掌柜的送他们出门时,额头上都是松一口气的汗水。

不过料子确实是好料子,颜色鲜亮,质地软和,罗美娘还把张玉寒送的口红拿出来抹了抹,大红色的裙袄,嘴唇红红的,更显得肤白貌美。

尤其是,她打生完闺女后活干得少,又正当芳年,从屋里走出来时当真是眉眼生晕,娇艳明丽。

她这一身穿出来,唐氏便道:“待会你把麦苗也带着。”唉哟唉哟,儿媳妇居然打扮起来这么好看呢,刚才她从屋里出来时,唐氏都看呆了,然后就有些担心起来。

府城这边,略有身份的太太夫人,身后都要带个嬷嬷丫鬟啥的,唐氏之前没少觉得这些人是瞎讲究。

故此,她对罗美娘经常自个出门的事,其实是没啥感觉的,村里头小媳妇都是这样,难不成到了府城,儿媳妇就得困在家里不出门吗。

不过现在她却觉得,出门都要带个丫鬟,确实是有必要的,许不定那些人就是怕自己穿得太富贵太好看,就被人抢了呢。

话说儿媳妇这么好看,不会出什么意外吧。

罗美娘摸摸自己的脸,她平时也不是不爱打扮,只是平日在家没必要太隆重,就是去女学,她也觉得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久而久之,家里人就习惯了她梳单螺髻不施粉黛的样子了。

此时颜值被婆婆承认,她心里也有些小高兴,想着带个丫鬟更正式,也答应下来了。

今日是学里休沐,说来徐先生的女学也挺正式的,休假课程全都跟博济书院看齐,十日一休,罗美娘过去时,徐先生正在煮茶。

徐家下人认识她,见她过来便把她引到徐先生的书房里。

罗美娘进去时大概看了一下屋子的布局,一面百宝阁将偌大的房间隔出两个空间,里面书柜书桌俱全,她猜想应该是徐先生平日写字批改功课的地方。而外头才是待客之处。

不用上课,徐先生身上穿一件家常的天青色的刻丝对襟直袄,头上斜斜插了根金穿玉凤簪,姿态悠闲,正坐在靠窗边的罗汉床上摆弄茶具。

她左边是一个黄花梨梅花花架,上面摆了一盆好看的菊花。

最近正在学插花品瓶,罗美娘下意识便分析起来,课上说了,屋里摆放的花瓶不能有环耳,也不能成对摆置,不然看起来像在祭祀……屋子里只一盆菊花,倒是没犯忌讳。

徐先生看罗美娘正看着菊花,不禁问她:“看出什么来没有?”

“这花能摆在徐先生屋里,不用看就知道是盆有福气的花。”

徐先生一乐,道:“你这马屁,我就却之不恭了,不过功课还是要考较的。”

罗美娘细瞧了一眼,才道:“我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品种的菊花,不过先生说过,菊如君子,以色和香为先,后才是形态。而各种颜色里,又以黄色为正色,这盆菊花黄得如此浓烈,长势茂盛,花型团簇,都说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我瞧着也就是如此了。”

“这些日子学得还挺认真的。”徐先生笑。

罗美娘抿嘴一笑道:“能得先生一句称赞,可见我真的是学得挺不错的了。”

徐先生失笑,又看了一眼放在桌上的食盒,道:“你对厨事这般有天赋,对火候的掌握应该是极好的,这壶茶你过来试试煮一煮。”

罗美娘便过去了,徐先生煮茶的水都是城外的山泉水,因着最近学里在教煮茶,徐先生又对煮茶的水十分有讲究,说是火为茶父,水为茶母,好茶得好水来煮,不然便会败坏茶的真味。

所以徐家下人每日一大早就要从外面运水回来,罗美娘都瞧过几回。

罗美娘虽然也跟着徐先生学茶道,不过她暗自寻思,就是以后当真大富大贵家财万贯,她应该也不会有这种讲究劲儿。

这种习惯非得在富贵中浸淫多年不能养成,她这些日子也挺好奇的,省城徐家究竟是什么样的门第,能养出徐先生这样知识渊博的女性。

罗美娘虽然没有去过更遥远更繁华的地方,不过还是有几分眼力的,徐先生会这么多学问,又这般有才华,她总觉得哪怕是放在天子脚下的京城,比她更好、更厉害的先生,应该也不多见了。

她其实也问过张玉寒和柳二太太。

想着张玉寒考院试时去过省城,要是徐家当真那么有名,应该是听说过的,没想到张玉寒还真就不知道。

就是柳二太太,当时热心地把徐先生介绍给她当女先生,其实也说不明白徐先生的底细。

这两人都没问出来,罗美娘想想也就不再继续打听了。她这样的神秘,女学里一定有跟她一样好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