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


张招娣翻了个白眼,“我有那么傻嘛。我又不是棒槌。放心吧。”

苏爱国真的放心不下,所以周六这天,苏爱国下班后,让女儿一个人待在家,他坐公交车到火车站找媳妇。

此时刚有一辆火车停靠,门口挤满了人,本来就很窄小的地方,突然涌入这么多人,挤得人山人海,不少人站在两旁,手里举着牌子,有的是“介绍工作”,有的是“代办暂住证”,也有的上面是名字,估计是来接人的。

不少小伙子逆行,从这些人身边擦身而过,一眨眼的功夫,就将对方的钱包顺走。更猖獗的是有几个人直接将一个男人按压到旁边一顿摸索,对方反抗,不仅没有人帮忙,反而招来一顿揍。苏爱国不敢上前,深吸一口气,将目光挪开,四下寻找媳妇的身影,不错眼地瞧,眼睛都看花了,愣是没找到人。

也不知过了多久,依稀听到熟悉的叫卖声“馒头咧,一毛五一个。”

苏爱国听到声音,挤开人群,朝声音来源走去,只见他媳妇站在火车站拐角处,那边离火车站有十几米距离,上面竖着个牌子,面前摆着个布袋子里,里面是白1花1花的馒头。

她的身边挤满了人,有男有女,都在跟她买馒头。

买完东西,这些人也没有离开,而是随意蹲在路边大口大口吃起来。这些人都是从很远的地方来到鹏城打工,火车上的吃食很贵,他们舍不得花钱,都是吃随身带的饼子。这时候的火车速度很慢,远一点的火车可能要五天五夜,现在天气热,再怎么耐存的饼子也存不了三天。所以他们要么饿肚子,要么啃硬馒头。

好不容易下了火车,头一件事就是填饱肚子。

火车站的小卖部卖各种吃食,比如玉米、馒头、包子、方便面、盒饭等等。对于这些囊中羞涩的人而言,首选就是馒头--便宜又管饱。

有人饿了好几顿,一次能买两三个,最多的买五六个。

张招娣的馒头眨眼间卖掉一多半,等人渐渐少了,有个刚填饱肚子的男人走上前向张招娣打听,“大姐,你知道这边哪有招工的吗?”

张招娣还真不知道,她看对方可怜,到了这地方没有三证就只能东躲西藏,就好心建议对方,“现在工厂多数都要女同志,很少要男同志,我觉得你可以去工地看看。往右拐走两站路,那边就有个工地,可能需要小工。”

那男人眼睛一亮,没想到这位大姐心地这么好,还给他指路,他朝张招娣弯了弯腰以示感谢,随后背着行李大步往右拐。

有几个男人也听到他们俩的交谈,立刻跟了上去。

几个女孩子凑过来问张招娣哪儿有工厂?

张招娣便把附近有几个工厂告诉她们,“但是现在招不招工,我就不知道了。”

虽然她不确定,但那几个女孩子有人指路就已经很开心了,千恩万谢走了。

苏爱国凑过去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已经离开,张招娣看到他,有些吃惊,“你不在家教女儿下念书,来这儿干什么?”

苏爱国看了眼她怀里的布兜,里面还有几十个馒头,分量不轻,立刻接过来,“我不放心你。”

张招娣心里甜滋滋,嘴上却道,“有什么不放心的。那些人又不能吃了我。”

苏爱国好奇,“你怎么站在这儿卖?”

张招娣摊了摊手,压低声音解释,“你没看到火车站旁边有个卖吃食的店吗?那老板有后台,我在那边卖会抢他们生意,他们撵我。没办法,我就只能在这边摆摊。不过馒头利润不低。”

火车站门口的馒头是两毛钱一个,她卖一毛五,便宜五分钱。但是菜市场才卖一毛。她的馒头就是从这边的菜市场馒头店批发的,每次火车停靠,成千上万的人出站,她一次就能卖出几百个。

“一天有两到三班火车。”张招娣简单给他算了一笔账,每个赚七分钱,一天卖一千个,就能赚七十块钱。这可比气球赚钱。气球的利润高,但它需要拧,而且每天能卖出四十个就顶天了。最主要的是,气球得经常换地方。馒头不用,她可以一直卖。

苏爱国见她算得头头是道,也有些纳罕,明明她不识字,但算起账来却是又快又准,一次都没有出过错。

苏爱国想说什么,有人过来买馒头。

等布兜里的馒头只剩几个,张招娣不卖了,带苏爱国到前面的菜市场,买了点咸菜,两人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将剩下的几个馒头吃完。

第14章

吃完,张招娣就开始数她今天的成果。

“我早上带了一百块钱。现在是一百五十四块三毛钱。我赚了五十四块钱。我卖了700多个。”

苏爱国蹙眉,“今天有几班火车来了?”

“两班。”张招娣喜滋滋,“下午还有一班,等这班来了,咱们再回家。”

苏爱国想了想,也就答应了。

虽然还有两个多小时,火车才会来,但张招娣担心馒头店没有那么多库存,所以拉着丈夫去通知。

得亏她去了,因为馒头店老板怕剩馒头,所以每天蒸的数目都有数的。

看到张招娣过来,他有些诧异,“那么多馒头,你这么快就全卖完了?”

张招娣抿了抿嘴,“也是运气好。能麻烦您再蒸四百个吗?”

馒头店老板点头答应。

这家的馒头是用机器蒸的,速度很快,所以一个多小时,四百个馒头就全部出锅。

将馒头放凉,两人才将馒头一一捡进布兜。

四百个馒头不仅体积大,分量也不轻,苏爱国有点好奇媳妇一个人是怎么弄到火车站的。

馒头店老板从里面拿出小推车,然后冲里面叫了一声,很快出来一个半大少年跟在两人身后。

张招娣解释,“待会儿到了地方,他要把小推车推回去。”

苏爱国了然,两人将四袋馒头搬上小推车,走了半个小时才到了之前那个岔路口。

少年将空的小推车推回去,苏爱国和张招娣则守在岔路口,两人没地方坐,就坐在路边的台阶上,馒头袋上就插着一个牌子,也不用他们叫卖。

张招娣岔开话题,“对了,你教女儿念书教得怎么样了?”

前几天张招娣就从同事那借了两本书。小学一年级要上不少课程,不过考试只考语文和数学。

提起这事,苏爱国表情一言难尽,“咱闺女聪明归聪明,但是我发现她有点懒,不想学习。”

张招娣立时坐不住了,扭头看向丈夫,声音拔高,“什么?她不想学?”

前几天她跟女儿说要好好学习,女儿还答应得还好好地呢,这怎么突然又不学了?犯懒?不可能啊,之前卖气球时,女儿半点没有抱怨,陪着她吆喝,给她拧气球,勤快得不行,这怎么换成学习,她又不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