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


继承的宗法制度,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这一制度的确立,避免了宗族之内为争夺财产而导致的兄弟阋墙之祸……”

他说话时,抬眼间看到站在窗边的青槿,青槿浅笑着对他招了招手,但他并未回应,依旧在认真讲课。

此时有学生起身表达疑问:“先生,我觉得这不对。嫡长子继承制虽然避免了家族内部纷争而起祸事,但人有贤愚,若这个嫡长子并不如他的兄弟们贤能,撑不起家业,这家族虽避免了祸起萧墙,但也是容易被人从外部攻破而遭遇祸事……”

另有一个学生反驳道:“你说得不对,兄弟中谁是嫡长一眼便能分辨,然而贤愚却无法统一衡量。你说他贤,其他人又觉得他愚,那又由谁来决定谁是贤谁是愚呢?若以贤能立嗣,则会变成家长以主观好恶来挑选继承人,家族继承岂不是乱了套了。因此,还是嫡长子继承制好。”

先前的学生又道:“怎会无法衡量,我们国家通过科举选贤纳士,从千万黎民百姓之中尚能选出贤能之人辅佐陛下治理天下,只要在兄弟之中设立像科举一样的制度来选择继承人,自然能挑选出最合适最贤能的继承人,有利于家族传承。”

男子见他们马上要吵起来,于是阻止他们道:“立贤立长一直是千古以来的争论,你们能有这样的求知精神,先生很欣慰。这样吧,今日的课堂作业便是以继承制中的‘贤长’为题写一篇述论,老师明天要检查。”说完合上书籍:“现在散学。”

学生统一起身跟他拜别,然后窸窸窣窣的开始收拾东西,三三两两的又叽叽喳喳的结伴离开。

青槿在廊下等了一会,才看到手持书籍从里面出来的男子。

青槿对她屈了一礼问安:“孙先生。”

男子是宋国公府请回来的西席,姓孙,名良宜,字子益。

他是先帝元康十三年的秀才,中秀才时年仅十四岁。之后又于元康十六年考取举人,按理这样有才能的人该继续科考为士。但他自七年前来到宋国公府做西席,之后便一直在这里,未曾再继续科考。

孙良宜笑着看她道:“是青槿啊。”

青槿一边随着他从抄手游廊往他房屋的方向走一边听他说话道:“好长时间没见到你,我本打算要去看看你。”

青槿回他道:“我也好长时间没见到先生了,所以来看看。”

等到了他住的房间,他放下书。屋内烧着碳,并不冷,于是他将身上外穿的长褙子脱了下来。

在他脱衣时,她不经意间看到了他圆领袍的领子上面,不小心露出来的一块和田玉平安扣,温润细腻的泛着白色的光泽。

那和田玉平安扣青槿也有一块。

庄家原是商贾,商贾之家的规矩并无世家大族那样森严分明。她父亲虽为独子,但有一位早逝的兄长。父亲秉承母意兼祧两房,因此,她母亲和大伯母既是亲姐妹,又是妯娌,又同侍奉一夫。

两枚一模一样的平安扣,放在同式无差的两份聘礼里,分别送给了她母亲和大伯母。后来,她母亲手中的那块给到了她手上,此时正挂在她的脖子上,大伯母的那块则给了青樱。

宋国公府专门拨了一名丫鬟伺候他的饮食起居,孙良宜挥了挥手让屋里的丫鬟下去之后,挽起袖子亲自给青槿点了碗茶。

他将碾成粉末的碧绿茶叶倒进茶碗里,注少许水,用茶筅击拂,直至茶汤表面显现雪沫乳花,持盏几次注水,最后将茶汤分盛入盏,端至青槿跟前。

“昨天你生辰,本打算去寻你,跟你恭贺一声,后面听闻世子爷带着你出去了。”

青槿端起茶盏小抿了一口茶汤,“嗯”了一声。

“哦,对了,我还给你准备了生辰礼物。”说着站起来,走到书案前,东翻翻西找找的一阵乱翻,一边喃喃道:“我放哪儿了呢……哦,找到了,原来是放这里。”

第十三章

赔礼

孙良宜送给青槿的,是一块极品的歙县松烟墨和一支上好的羊毫笔。

“特意让人从歙县和湖州带回来的,听说你字练得不怎么好,好好练一练。”

青槿将装着墨锭和羊毫笔的匣子合上,笑着道:“先生真是随时都不忘教书育人。”

说着又望了望他房中的摆设,房中除了一张简易的床,其余地方摆着瀚如烟海的书籍和书画文墨,书案上摆着文房四宝,西边靠窗的位置放置一张琴案,上面摆了一把琴。

青槿突然问他道:“先生博学多才,没想过去考进士做官吗?”

孙良宜端着茶盏喝了一口茶,漫不经心的道:“我生来随意惯了,既胸无大志,又无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就不去祸害黎民苍生了。”

“那先生以后想做什么?”

“等……”他说着停顿了一下,挑了一下眉,才又接着道:“大概过几年就离京去外面走一走,游览天下胜景,累了就找一处书院,还是当个教书匠。然后娶妻,生两个孩儿,终此一生。”

他说的时候语气轻快,目光里带着充满希望的明亮。

他放下茶盏,又认真的看着青槿,问道:“你到我这儿来,真没有什么事?我虽和你并无亲缘,但也算得上是你的兄长,你若真有什么事,你和我说,我自会想方设法帮你解决。”

青槿摇了摇头:“我就是最近总有些睡不好,我昨晚梦到姐姐了,不大好的梦。先生,你知道什么叫心有灵犀吗?小时候若我有什么事,姐姐总能心有感应,而我也一样……”

孙良宜脸上的表情慢慢的沉下来,许久都没说话。

青槿在这里呆了一小会,然后便离开了。她来他这里也并不是想让他做什么,何况他也做不了什么,她有时候就是想找人说说话,掩一掩自己的心慌。

孙良宜在书案前静静的坐了一会,然后站起身来,从旁边的多宝阁前搜罗出一坛子好酒出来,准备去找人喝酒。

这府里对宫里的事情最了如指掌的,除了孟世子身边的人,便该是宋国公夫人身边的人。

孟世子身边的人一向嘴严,倒是宋国公夫人身边的平么么爱小酌两口小酒。

*** ***

青槿刚回到淞耘院,便被孟二夫人罗氏身边的人请了去。

孟家二房住在宋国公府西南方向的四宜院,青槿到的时候,孟二夫人罗氏正在花厅里招待一位女客。

那女子身穿绛紫色大袖衣,披红色披帛,头上戴莲花冠,额上点花钿,是一位二十出头的贵妇。

孟二夫人与她坐于塌的两边,中间放一小几,几上摆着茶盏。两人脸上都是笑意吟吟的,仿佛谈得十分投趣。

见到青槿走进来,孟二夫人对青槿招手向前,一边对旁边的贵妇人道:“看看,这就是我们世子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