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4


都按记忆中的答案,工工整整的写在答题纸上。

第二场考试按部就班的进行着,也许是怕众人议论,也许是怕容景不开心。总之,祁叡没有再去找容景,没有在容景去恭房的时候悄悄蹲守。虽然他的目光还是时不时的扫向容景所在的号舍,但是容景感受不到,自然就能心安理得的答题。

第二场考试自由发挥的余地不大。无论是杂文,还是算学,标准答案都比较客观固定。容景估摸,全场至少有好几个和自己的分数不相上下的人,满分或无限接近满分的人。

所以要拉开差距,体现排名,只能体现在第一场的经义,还有第三场的策论,特别是后者。

三天时间眨眼而过。考试停止的鼓声响起,考生交上试卷,走出考场,又是半日的休整。

因着有了第一次考试结束后的经验,不少考生这回也不对答案了,也不临时抱佛脚了。他们跟着容景一起运动,为第三场也就是最后一场的考试做准备。

第三场考试开始。

第三场只有一道题目,也就是策论。

看到题目的一瞬间,容景瞳孔陡然紧锁。

第212章 会试(三合一)

只见这道策论的题目是:“唐时科考分科取仕, 后有安石公扬弃革新。今我大雍亦将算学纳入科考。试问科考日后又该如何变革?”

容景见状,瞳孔一震。她确认自己没有见过或是听过这题目。但为何却有熟悉的感觉。片刻后, 她想起来了, 她曾经同祁叡讨论过这个问题。

那是会试开考之前,祁叡同她商量该如何让谢骞三人落榜那次。正事聊完之后,祁叡又说到东南那边的船队, 等到天气再暖和些又可以再下洋与海上诸国贸易。

“明焉,你说的那两种神奇的食物, 真的存在吗?”祁叡问。

“存在的, 相信我。”容景道, 在她原本的世界中,玉米和土豆后来传入,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饥荒。而在《嫡女倾城:皇后娘娘风华绝代》的原书中,这两种植物也是通过男配陈宝的远洋商队带回,给男女主立下了汗马功劳。

祁叡自然相信她,于是又朝她靠近了些, “明焉,你真厉害, 什么都懂。”

容景尴尬的笑了, “是曾祖厉害, 我不过是看了他留下来的藏书。”

祁叡感叹,“雷山公真是一代神人, 几百上千年才会出一个的那种。”

容景此时已经有些困乏了,打了个哈欠道, “他不是神人, 是——”

话到嘴边她陡然清醒, 自己差点就将穿越二字说出口。于是容景立马打起精神, 一本正经的解释道,“曾祖虽然惊才绝艳,却不是那些人口中所说的生而知之,不是妖孽。其实他也是凡人,不过他和其他读书人不同,他不会只关注四书五经,他对很多别的东西都感兴趣,比如大部分士子瞧不上的医、农、工。

父亲曾经说,曾祖认为,这些知识也是天地之理,若是掌握好了,产生的功效远远大于一个儒者穷经皓首做出的文章。毕竟那是能让人吃饱饭,穿暖衣,少生病,好治疗的实打实功绩。别的不提,就说学生的山珍种植,山珍类肉,食肉者多力,不足者虚脱,若是日后山珍种植可以在大雍推广,将会改善百姓体质。”

说完她给自己比了个心,自己真是随机应变的小天才。祁叡也被容景这番话惊呆了。他的明焉果然与众不同,看待问题的方式角度都和其他人不一样。

“那明焉觉得,该怎样做,才能出现更多类似雷山公,类似明焉这样的人呢?”祁叡震惊之后,又问。他托着腮,看向容景的眼神亮晶晶的。

容景在心里吐槽了一句小公主真会拍马屁,嘴角却不自觉的扬起,“当然是提高这些人的地位,将这些知识也纳入学习,若是能纳入科考就更好了。”

比如,高考。

容景越说越兴奋,祁叡微笑着,静静的看着她,仿佛在看一团光。

*

容景没想到,自己就那么和祁叡随口一说,祁叡就放在了心上,还体现在了会试的题目,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策论上。

她吸了吸鼻子,揉揉眼睛,不让自己感动的哭出来。就凭小公主对自己的信任与赞同,这一场她也要好好作答。

公堂之上,祁叡欣慰的看着这一幕。明焉体会到了自己的心意,真是太好了。耿克却撇撇嘴,暗道这次会试的题目太过刁钻,连容景都急哭了。柳诚也是同样的想法。这道题是祁叡亲自出的。能将容景也逼成这样,可见祁叡其人深不可测。柳诚越想越觉得心惊胆战,他庆幸自己站队正确,选择了看似最不起眼但却最厉害角色。

考场上的其他考生看到这道策论也懵逼了。这题的意思是,他们认为,科考内容若要改.革,该怎么改,为什么?

他们怎么知道啊?他们只会读书只会背诵,只会在四书五经的框架下写文章。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科考到底是什么,有怎样的意义。

但是这次的会试,却逼着他们思考。

一时间,考场内愁云惨淡,考生们内心哀嚎连连。至于谢骞、乌志、方薇三人,更是一头雾水,甚至连题目都不是很明白。

于是,一番思虑后,他们决定这一场又交白卷。

*

咚咚咚,云鼓敲响。第三场考试时间到。今年的会试,考完了。

考生们如释重负,将试卷叠的整整齐齐,眼睁睁的看着官差收好,交到三位考官那里。就像在看一个远行的孩子,忐忑的等待它接下来的命运。

直到考官们立刻公堂,他们才依依不舍的跟着走出了号舍。到大堂将自己的东西收拾好以后,举人们结伴走出贡院,回到自己的客栈。等待接下来的放榜。

虽然一颗心还是悬着的,但之后的评阅他们再也无能为力,只能等待。所以这段时间内,不少举人决定好好放松放松。要么到各处寻师访友,要么踏青郊游。

除了谢骞三人。考完之后,他们不仅没有丝毫松懈,反而更是觉得火烧火燎,时间紧迫。

因为,他们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刚一离开贡院,三人就齐齐来到宫外,要求面见皇帝。皇帝一听宫人的禀报,就知道这三人应该出了岔子,于是立刻召见了他们。

三人添油加醋的将会试前发生的事情对皇帝说了一通。谢骞和乌志负责骂,方薇负责哭。三人将皇帝的脑壳吵得发疼,好不容易他们说完了,皇帝才揉着眉心问到,“你们的意思是,昭阳和容景联合起来,陷害你们的会试?”

这结论是三人在路上想出来的。这是方薇的直觉,也是谢骞理性分析后得出的结果。谢骞认为,这次会试看他们不顺眼的人有很多,但他们不能将每个都告到皇帝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