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0
年末。容景家新盖了几座房。容景以田舍需要守卫为由,又抓了几只猫咪和狗儿来喂。看的父亲和两个姐姐好笑不已。
开年之后,也就是天正乙丑年间,春闱如期而至。陶乐、甘霖皆名列前茅,成为贡士。林静更是发挥神勇,力压群雄,夺得会元。加之他风姿出众,放榜当日惊鸿一瞥,让路过的女孩们彻底沦陷。有不少榜下捉婿的官员和王公贵族都看中了他,但都被林静一一回绝。
至于林霄,收到消息的时候正在礼部,他当场就高兴疯了,不顾形象的唱起歌来,那声音之难听,如魔音贯耳,让听者受到了巨大伤害。
过了一段时日,殿试开始。陶乐、甘霖正常发挥,皆获进士及第,二甲前几名。甘泉也大办了一场宴席,并将远在巴府的兄嫂接了过来。但林静却没能延续之前的好运。他还来不及答题,就被皇帝以“芝兰玉树、貌若潘安”为由,当场点了探花郎。皇帝还问林静是否愿意尚主,并说昭阳公主美丽绝伦,又与林静年岁相当,堪称天作之合。
林静正要拒绝,就见祁叡从殿后冲出,大声道她不干。她的夫君,只能是状元!皇帝哈哈大笑,说心爱的闺女不愿意,那就算了。又说早知如此,就让林静做状元。但现在他旨意已下,不可更改。
众人都为林静惋惜。但林霄却仍然很高兴。他说有才学的士子很多,但有才学又长得好看的却是凤毛麟角。在宴席上,他大言不惭的说林静不仅脑子像他,样貌也继承了他。林静听了沉默,胡氏听了直翻白眼。
不久后,分配下来了,甘霖在大理寺任职,陶乐去了辽府某县当知县,林静做了翰林院编修。
这一年,容景依然一边攻书一边发家致富。因着去年在考场上的表现,她又获得了锦州城州衙颁发的“仁德乡贤”的牌匾。
期间她遇到了韦笑,知道红袖楼里有个女子的孩子想读书,却没书院私塾愿意接收,她将这孩子推荐到了崇明社学。孩子的母亲无以为报,打算在容景家帮工报答,容景拒绝了,还给了她一笔钱让她做小生意。
这两年,她也时不时遇到芸娘,每次芸娘都会在她家地里默默做事。她让芸娘停下,然后将芸娘送回家。她现在知道了,刘员外一家打算让孙子阿昌去崇明社学读书,于是将孙女送来做丫头做苦力,希望容景能帮忙。但那阿昌曾经将家中丫头侮辱至死。这样的人,容景是绝对不会帮助的。
经此二事,容小三元正直的美名越发广为传颂。
又过了一年,天正丙寅年。这年加开了一场童生试与院试。崇明社学很多学子参加了考试。但只有刘辉通过了县试与府试。
到了院试这一关,刘辉落榜,刘杰再次落榜。之前和容景一起参加县试、府试的姚升、李丹也再次落榜,张修却考上了。
但落榜的学子都不着急。因为,明年还有县试、府试,院试。
以及秋闱。
*
天正丁卯年。
溪岗里一座坚固的砖瓦房中,一个少年对着镜子中的自己眨了眨眼。
“你好,美少年容明焉,不,现在是如假包换、货真价实的容美男了。”她说。
作者有话说:
第119章 州学
119
乐隆县县城, 一家名为陈记杂货的小店中。又白又胖的掌柜见买东西的小公子眉头紧皱,一副拿不定主意的样子, 故上前问到, “客官,您想选点什么?”
那小公子摇摇头,“我也说不好, 你们老板在吗?上次是他推荐给我的那些货。”
掌柜干笑了一声,“客官您稍等, 我马上去叫他。”
说罢, 他打开货柜后的帘子, 朝内屋走去,只见一个少年正躺在床上, 四仰八叉,毫无仪态,呼噜扯得震天响。而此刻正是大白天。
掌柜不屑的撇了撇嘴,“少东家, 起床了,有客人问货。”
那少年揉揉眼睛, 打了个哈欠, 迷迷糊糊的爬起来, 也不整理仪态,就直接打开帘子, 走到店里。
一见到来人,他的嘴角扬起一个微不可察的弧度, “这位客官, 您是要牛肝菌和松茸干货吗?”
那少年客官点点头, “对, 就是这些。”
“抱歉,按往常的时间,今日这货早该送到。但不知为何到现在还没来。”少东家想了想,对掌柜说,“王掌柜,麻烦你出门看看,那送货的是不是路上出了岔子?”
王掌柜翻了个白眼,心不甘情不愿的走了出去。边走,他边在心里骂道:叫你一声少东家,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谁不知道你明明身为陈家的嫡子,却被老爷放弃,不准你读书科考,只让你经商做买卖。你在我面前摆什么架子?我虽然只是个掌柜,但我的身后可是站着大公子。大公子和你不一样,他将参加今年的科考,考上秀才、举人,他会入仕为官。更重要的是,他才是陈家真正的当家人。
这位少东家不是别人,正是陈宇。三年前,自从院试落榜后,陈老爷便严禁他参加科举考试。他和他娘也反抗过、哭过、闹过,但无济于事不说,反而招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惩罚。终于某一天,他想明白了,主动跪到他爹面前,说他不参加科考了,他想好好经商,光大陈家的家业。
陈老爷闻言自然开心不已,连忙将一些铺子拿给他打理,但每个铺子都配了位掌柜。陈宇空有少东家之名,却并没有实权。陈宇也曾问过陈老爷是不是不信任自己,陈老爷却说他想多了,他阅历浅,让他跟着掌柜们多锻炼。
渐渐的,陈宇也就不再询问这些事情,整个人也变得懒散起来。
陈宇走到杂货店门口,看着掌柜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处,这才连忙返回店里,一把拉住那少年客官的手,“麻烦你了,人猿。”
这少年不是别人,正是陈宇在崇明社学的同窗好友刘杰。
“不麻烦不麻烦。”刘杰笑笑,随后从袖子里掏出几卷书,“这是《诗经》的注本,是林霄大人亲自注释,你先拿去抄。”
陈宇感激的接过,“谢谢你啊,人猿。”
“我们什么交情,还跟我客气。”刘杰笑道,他拍了拍陈宇的肩膀,“英俊胖子,好好准备。我们在院试的考场上见。”
“还有乡试的考场!”
*
另一边,掌柜走了几条街,依然没看到那送货人的身影。这送货人是几个月前自己找上门的,他声称自己有稳定的牛肝菌、姬菇、松茸干货等渠道,问陈记杂货愿不愿意收购。
这些都是稀罕玩意儿,他们当然愿意!
自那以后,每个月的初三,这送货人都会如约而至,有时带个七八斤,有时带个十多斤左右的干菌子来。他们陈记杂货再将这些菌子的价格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