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


榜样。”

赵光和吴旭谦虚微笑,礼貌的接受着其他同学或是惊艳敬佩或是嫉妒不甘的眼神。特别是赵光,他悄悄抬头,看着一脸平静的容景,心里得意极了。

狗命大的小兔崽子,残疾老头的儿子,罪人之后的破孩子。终究比不上自己。呵呵……

然后,他见督学不满的瞪了贺山长一眼,“你说什么蠢话?那两份答卷虽为上等,却只是相较其余低劣答卷而言的,只能堪堪通过院试,尚有很多不足。”

“若是以此为榜样,老夫看你这崇明社学还是不要办了!”

贺山长一惊,连忙低头,“学生失言,请大宗师指教。”

刚才还满脸得意的赵光和吴旭听闻督学这番话,更是僵在原地。然后,他们听督学语气兴奋的说道,“还有一份优异的答卷,我尚未讲解。”

说罢,他满脸微笑的看着容景,“容景的答卷,完美无瑕。若是第一场考试,单凭此答,便可直接取胜,不用参加后面几场考试。与之前两份答卷相比,可谓优秀和及格的区别!”

他的话犹如一把大锤子,重重敲打着赵光的心脏。

容景,又是你!出了一次风头还不够,还要出第二次!此刻,赵光心中升起了无限的怨毒!

其余人都没察觉到赵光的异常,而是聚精会神听督学的讲解。

“容景的这份答卷在前面两份的基础上有如下突破,其一,他的语句更为凝练,表达更见功底。其二,他解说了‘坐朝问道,垂拱平章’,此句虽未点名帝王名号,实则指代汉初的‘文景之治’,是时经历秦末、楚汉战乱,民生凋零。文、景二帝行无为之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故曰‘垂拱平章’(注8)。其三,老夫说过,这是一道经义题,但之前的回答要么没有从经义解读,要么答得粗浅,只提到了为君之道。只有容景,详细的分析了为君之道,他从这些贤明帝王的不同做法说起,提到了王道与霸道,王道者,爱民仁君也,霸道者,崇尚武功暴力扩张也,这是《孟子》的经义。他又以《周易》与《道德经》为印证,认为面对不同的条件,仁君的做法不同,即君子守其时,又,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常心(注9)。”

“这解答,与老夫当年的回答,如出一辙。”

督学满意的看着容景,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欣赏。当年,他在院试的时候看到这道题时瞬间就惊呆了,蒙学中的内容,怎么能做经义题目呢?后来他才知道,是容颐那个变态疯子出的题目!

但他还是沉着冷静,思考一番后做了回答,除了所用经典经义与容景不同外,其余的回答都差不多。后来,他的答卷被判了全场最高分,而且作为范本流传。

所以,在看到容景的回答时,他好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希望你日后也能有老夫的成就。”

容景只觉此话怪异,但还是谦虚道,“大宗师高山仰止,学生望尘莫及。但学生一定以大宗师为目标,奋斗不止。”

贺山长听闻督学这话,吓得差点没站稳。这位督学大人,眼前的学生和其他夫子可能不知道他的来历,但自己可是一清二楚。

督学林霄,虽然一把年纪只是个五品提学官。

但他却是一位状元!

作者有话说:

本章对经典的解读都是作者自己写的,仅供参考,不对勿杠。

v后尽量日更,作者三次元有工作,又想保证质量不水文,一般更三千。如果时间充裕可能加更。

注1:《大学》

注2:《论语·颜渊》

注3:《孟子·离娄》

注4:《孟子·尽心上》

注5:来自作者自行解释。

注6:来自作者自行解释。

注7:《千字文》

注8:作者没有细考《千字文》,按自己理解解读的。有误可在评论区指出。

第25章 入学

林霄的意思是, 容景这孩子有当状元的潜力!

贺山长激动的直搓手,要是他们社学出一位状元, 哎呀呀, 光是想想就开心呢。

围在月亮门边的学生也更是骚动不已。他们虽然不知道督学的底细,但督学这番话无疑是对容景最高的评价。再加上,容景刚才的回答确实让他们自愧不如。

他们只知道《千字文》是蒙学, 是开蒙背诵的内容,最多了解一下其中的历史也就罢了, 没想到还有这么深入的学问。

“容景才十一岁, 就这么了不起, 再大点可不是要翻天了。”甲说。

“这就是所谓的神童吧。”乙道。

“以前我觉得点恩、九日他们就很厉害了,没想到容景比他们更强。”丙言。

“点恩和九日比起容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看他们以后还怎么得意。”丁语。

……

听着学生窃窃私语以及对自己投来的讥讽目光,赵光只觉得血液全部都涌上大脑,他死死克制自己,拼命忍住掐死容景的冲动。

容景!凭什么, 你夺了我的风头也就罢了,还将我的脸面踩在地上。让那些愚钝的, 平日里见了我羡慕嫉妒不已的学子嘲笑我。

我不会放过你的!他将指甲深深掐进手掌心, 直到破了皮, 才恢复冷静。

林霄却毫不在意贺山长和其他夫子学生的反应,他满眼放光的看着容景, “你说你正在学五经,都学了哪些, 你以何经为本经?”

能将《千字文》中的几句诗解说的如此出彩, 容景的经学功底已然高出同龄人不少。

容景鞠了一躬, 恭敬道, “学生已经粗读过诗、书、礼、春秋,以易为本经。”

林霄闻言,心中有些遗憾,自己以诗为本经,在《周易》上不能太深入的指点容景。

于是,他试图劝解道,“或许,你可以改攻《诗经》。老夫的诗还过得去。”

岂止是过得去,就连容颐那个老疯子也夸赞过自己,称当世治《诗》者,自己勉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

等等,容颐姓容,容景也姓容。容颐入科考以《周易》为本经,这小童也是。这两人不会有什么血缘关系吧。

林霄摇摇头,应该不会吧。容颐把他害的那么惨,容颐获罪后家族亲眷流放,他寻了好久,都没寻到容颐的后人。

而且,论长相,容景俊俏可爱,就像画中的金童。至于那容颐老疯子么,只能说勉强可以看出是个人形生物。

用容颐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基因突变,不可能的。呵呵。

容景是他的乖乖徒弟,只是碰巧姓容,又碰巧以《周易》为本经。和容颐一点关系都没有。

容景想了想,回绝道,“多谢大宗师厚爱,但学生恐难从命。”

在她原本世界的古代,参加科考的读书人中,以治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