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


扑黄土裸露的后院现在已经种上了时令小菜,显出绿油油的生机。附近还搭了个架子,准备开春了种些瓜果。

容娟正掐着刚长好的小白菜,说,“我和父亲、大姐商议过了,再积攒几笔稿费,就把前院也一并整顿了。小弟,你有什么想法吗?”

因家中收入稳定,又见容娟出落的越发水灵恐遭人惦记,容泽让容娟辞去陈家帮工,和大姐容婷一起在家。容娟不会刺绣,但她力气颇大,可以做些锄地种植的活路,院子基本都是她在打理。

容景想了想,“搭个鸡窝棚子,养点鸡。”他们就不必去外面买蛋了。

“再砌个大缸子,养鱼。”她又说。落叶河中有禁渔令,他们想吃鱼,一般都得去州城买。若能自己养殖,节省钱不说,还省了很多麻烦。

“好咧,回头我就和父亲大姐商议细节。”容娟一边说着,一边弯腰。容景这才发现地上放着几个坛子。

“二姐,我来帮你吧。”她说。

容娟连忙摆手,“你别碰,这是酸菜坛子,味道可大了。”

见容景满脸好奇的看着这些酸菜坛子,容娟告诉她,自从上次他们去州城的食肆吃过酸菜鱼后,见家人们都对此美味赞不绝口,容婷就一直琢磨着自己做。

“前几日我们从里中匠人那里买了这些坛子,打算洗干净了就放地窖里腌制酸菜。”

“地窖?我们有地窖?”容景有些诧异。她还不知道容家还有地窖。

“有啊,我带你去看。”

容娟告诉容景,现在他们住的地方是容家老宅。准确的说,是老宅的其中一座房。在容颐还是首辅的时候,容氏一族在溪岗里可谓风光无限,宅院深深不知几许,还有良田几十亩。

当然,随着容颐获罪,容家宅院也慢慢没落。

“前几年父亲回到溪岗里的时候,就只剩现在的老屋还勉强能住人。父亲用尽积蓄买下了老屋和屋前屋后的院子。在后院发现了两个地窖,但这些年一直没用上。现在我们有钱了,可以放泡菜坛子。到了冬日里,还能再放些红薯土豆之类的存着。小弟,你看,这就是其中一个,你小心些。”

容景蹲下身来,仔细的观察着。这个地窖不深,可以很轻易的爬下去,而且还设了两个颇大的通风口,平日里用盖子盖着,能灵活的控制地窖中的阳光与空气。

这么好的地窖,用来放泡菜坛子,似乎有些浪费。

忽然,她有了更好的主意,她或许可以利用这地窖种植菌子。

前世,为了忍受疼痛,为了排解寂寞,她看了不少科普记录片,其中就有蘑菇的种植。蘑菇在这个时代被称为山珍,是昂贵的珍馐佳肴,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价值不菲。在锦州城的集市中,普通的草菇一斤就要好几百文,更何况香菇。

要是可以成功种植并大面积推广,不仅可以实现菌子自由,还能继续发家致富奔小康。

她穿越之初就有这个想法,只是那时容家一穷二白,根本无法承担前期投入。

现在他们有钱了,可以试试!

容景立刻将这个想法同容泽讲了。容泽只稍微诧异了片刻,半信半疑的同意了。容婷和容娟虽然不太相信她能成功种出山珍,但她们觉得小妹读书压力太大,做点不着边际的事情消遣也好。

容景说做就做,她仔细回忆了前世自己看到的那些视频与资料。

将所需的原材料,包括蘑菇本身、培养基质;种植环境、要点;菌丝分离、养护过程等所有细节整理了一番。

然后,她开始发动一家人种蘑菇。

作者有话说:

《大学》初学入德之门,《中庸》孔门传授心法,是程颢程颐的观点。从他们开始,这两个变得重要,最后被朱熹光大,作章句集注,明清科考特别是八股以后都是指朱熹的集注版本。但本文架空,也没有八股。好吧,其实是我不懂八股……

下面女主边学习四书五经,边致富奔小康。时间大法开启,再过几章就进学堂了。

第15章 四书五经

在容景的指挥下,容泽和容娟寻了些枯木、杂草、麦秆、稻草、干粪等,又讨了些石灰。他们将地窖收拾清洗一番,隔出一块区域,喷洒石灰。然后将枯木稻草干粪等剁碎后捆扎,形成一个个草垛,喷洒酒水后暴晒。然后放入地窖。

在这期间,容景去锦州城的集市,将各种木耳、草菇、香菇、平菇、金针菇等各种山珍都挑选了些,一番操作后分别埋入不同的草垛子中。

她一有空就下到地窖,或是喷水或是松土。每次下地窖前,她都会带上布罩遮住口鼻。

一连过了好几天,什么都没发生,草垛子还是草垛子,别说长出一朵完整的蘑菇了,就是连个小芽也没冒出来。

半个月过去了,依然如此,甚至还出现了草垛子发霉的情况。但容景很平静,因为她既没种过蘑菇,也不是农学生,只能慢慢摸索。她只能不断清洗、扎草垛子、买蘑菇、分离、种植、养护、等待……

然后记录下每次失败的错误操作,比如换气不够,浇水太多或太少,菌种选用不合适……

在下一次的种植中避开这些错误。

两个月过去了,容景一朵蘑菇也没有种出来。她终于有点担忧了,因为她学完了《大学》和《中庸》,容泽要对她进行考核。

书房里,容泽看着面前站的笔直的小女儿,道,“先将《大学》、《中庸》完整背诵一遍。”

容景点点头,稚嫩清朗的声音在书房中响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两篇都不长,她早在前世就耳熟能详,加之现在儿童时期的良好记忆力,她可以轻松背完,一字不差。

背完后,容泽又让她默写了一遍。看着比起之前狗爬式工整了不少的字体,容泽眼中欣慰满溢。“景儿,从现在开始,你可以练习台阁体了。”

“好的,父亲。下回去锦州城我就让吴掌柜帮我找点字帖。”容景道。

台阁体又称馆阁体,是专门用于科举考试作答的字体,方正乌黑、光洁齐整、大小一致。

因为要全文默写,所以一个上午肯定不够。到了中午时分,容婷站在书房门口,犹豫道,“父亲,您和小弟还是用点饭吧。”

“不必!”容泽摆摆手,“就按我的吩咐。景儿以后在科场一考就是好多天,现在起就要让她慢慢适应。”

容婷只好端来两杯水和两个白面馒头。容泽和容景匆匆吃过,容景继续默写,容泽在一旁监督。

直到日暮西山,容景才写完了《大学》和《中庸》。

容泽看了看,没什么纰漏,满意的点点头。“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