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1
夫子效力,自己是“太子门生”啊!
一想到自己是太子门生,官学的学生们连恐惧都忘记了。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他们都在想,朱夫子什么时候能莅临官学,以太子的身份给他们讲课,鼓励他们上进。
他们的朱夫子,现在正挤在朱皇帝身边,帮朱皇帝在名册上一个一个的圈人。
“侵吞税收,私立杂税,贪污五百多担粮食……六部官员皆有参与?!”朱标拿着笔的手微微颤抖。
朱标心里忍不住破口大骂,我x的!这不是郭恒案吗!我得庆幸提前发现了这件事,只是贪污五百多担,而不是两千多担吗!
郭恒案促使官方记账开始大规模使用大写数字,是华夏史上很重要的一次经济事件。所以他是朱标脑海中唯一能记得明初大事件。
他记得郭恒这个人,所以一直盯着郭恒,郭恒刚露出贪婪之相就被他弹劾辞官。
结果,大明朝廷里没了郭恒,大明朝廷到处都有郭恒。
这是历史的惯性还是贪官的惯性,一定要有一个“郭恒案”是吧?!
朱元璋勃然大怒:“剥皮充草,统统剥皮充草,游街示众!”
朱标:“……”该来的剥皮充草还是会来吗?
就在朱元璋勃然大怒,朱标也十分生气但还要劝阻自家爹扩大化的时候,一个侍卫急匆匆地进门禀报紧急军情。
“秉皇上、太子!永昌侯说是有人谋逆,率兵屠了沈家庄!还把苏州知府抓了!”
朱标:“永昌侯谁啊?!”
朱元璋:“谁谋逆?沈家庄是哪?”
父子二人面面相觑。
朱元璋:“标儿啊,你怎么会连永昌侯都不知道?永昌侯蓝玉,你媳妇的舅舅啊!”
朱标:“啊?!”
。
第238章
说永昌侯朱标脑海里没印象,一说蓝玉,朱标就知道了。
他一拍桌子,惊讶道:“蓝玉谋逆?!”
蓝玉还是谋逆了?!明初四大案的“蓝玉案”要来了?!
这是什么可怕的历史惯性,难道我还要紧盯着胡惟庸,免得“胡惟庸”也来凑热闹吗!
朱元璋本来听清了来人的禀报,朱标这么一喊,他立刻以为是自己听错了,跟着一拍桌子,愤怒道:“蓝玉那小子居然谋逆?!”
禀报的侍卫愣了一下,赶紧道:“不不不不,不是永昌侯谋逆,是永昌侯说别人谋逆!”
朱元璋挠挠头。啊,我没听错,是标儿听错了。
“标儿,蓝玉没谋逆。”朱元璋对朱标道。
朱标冷静下来:“我听到了。”
吓死我了,太子还没死,蓝玉就谋逆,这家伙就太不给我面子了。
“细说细说。”朱元璋对蓝玉印象极好,如果不是朱标听错,他肯定不会相信蓝玉谋逆,“他怎么气性这么大,又是屠庄子又是抓知府,谁惹到他了?”
朱标瞥了自家爹一眼。
爹啊!蓝玉他屠了村庄还抓了苏州知府!你知道这是多大的事吗!你怎么能一副“蓝玉这么做一定有原因”的态度?
听说蓝玉被杀的原因之一是过分猖狂。朱标看到现在爹的态度,心里嘀咕,蓝玉过分猖狂,原本历史中的洪武皇帝绝对得负一定责任。
“将军虽有自行带兵剿匪的权力,但永昌侯此举过了。他最好有充足的理由。”朱标沉声道,“他可有解释的折子送来?”
朱元璋本来条件反射信任蓝玉,听朱标的话,也点头:“对对对。”
朱标:“……爹,你只说一个‘对’字,会显得更有气势。”
朱元璋:“对!”
侍卫:“……”听了皇上太子父子俩一席话,他都紧张不起来了,甚至还有点想笑。
不能笑不能笑,笑了脑袋就掉了!
“永昌侯却有密信送来。”侍卫将一封厚厚的信呈上。
这封信用蜡封得很严实。朱标眉头一挑,这位永昌侯准备得很充分啊。
朱元璋催促朱标:“标儿,快拆开看看,蓝玉那小子写了什么东西。”
朱标:“……”你就不能自己拆吗?
他拆开信,把信纸铺平,父子二人脑袋凑一起看。
永昌侯准备得确实很充分。
他先在第一页信纸中详细写了自己发现沈家庄人谋逆的前因后果。
蓝玉说,他在路上听到了许多关于抨击屯田将军和宫中贵人的不好传闻,派人打探后,收缴了许多写着不堪之语的话本。
仔细甄别后,这些话本表面上是含沙射影抨击屯田将军和宫中贵人,实际上是动摇百姓对大明根基“井田制”的信心,侮辱大明的皇帝,蓝玉认为这是谋逆,于是派人侦查。
他很快就查到,这些话本都是在沈家庄印刷,便率兵前往沈家庄,却遭到了沈家庄的人的攻击。
蓝玉率兵反击时,有苏州的官员出来呵止。
蓝玉立刻感到此事事关重大,恐怕苏州官府和沈家庄有勾结,于是派人去要求苏州知府一同来严查沈家庄。
“苏州知府不但不同意,还派出官府差吏对蓝玉动手?”朱元璋皱眉,“苏州知府胆子这么大?”
朱标无奈:“爹,你装傻吗?这时候你不应该说蓝玉胆子这么大,居然不先给你写折子,就对一府长官动手?”
朱元璋笑道:“在我看来,就是苏州知府胆子大。”
朱标深呼吸了一下,继续看信:“好吧,我明白了。”
从“程序”上来说,蓝玉此举显然有大问题。但在封建时代,“程序”是否正当,是皇帝说了算。他爹说是苏州知府胆子大,那么蓝玉此举就是正当行为。
写完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后,蓝玉又在信纸后面附上了自己的发现,以及一些证据的摘要,并说已经在安抚苏州百姓,很快就会带着证据来向皇上请罪。
蓝玉在信纸后面用挺憨厚的语气对皇帝道歉,他是看到有人谋逆,实在是太过气氛,就起了杀性。他应该把人抓起来,让皇帝审判他们。
“他还说要我给他把永昌侯的爵位免了呢,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朱元璋频频点头,十分满意。
朱标又瞥了自家爹一眼:“你不用护得这么明显。不过永昌侯确实聪明,不愧是叶大先生的弟子。”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现在的蓝玉不仅是历史中的杀神,还是一个有文化有城府的杀神。他这封信,戳中自家爹的心坎,自家爹肯定会保他。
“如果他不出手,等苏州那群人毁掉证据,不知道会漏杀多少人。”朱元璋冷哼道,“如果提交朝议再做决定,我若判他们都去死,一定又会被骂草菅人命。哼,这次可是普通百姓,更坐实了我草菅人命。说不定会引起苏州百姓的恐慌。蓝玉是替我受过了。”
朱标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