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52
国瑞一家忠心不变,人言也可谓。如果他们权力和声望太过,皇帝今后突然容不下他们了,岂不是枉杀忠臣?
哪怕开国皇帝容得下他们,太子又能容得下他们吗?
太子可没有皇帝那样的声望。史书中这样的悲剧还不够多吗?
朱标知道,朱标都知道。
但他还是为了自己的目的,用了这则阴谋诡计,将整个朝堂都玩弄在掌中。
无论是忠臣奸臣,此刻都只是朱标棋盘上的棋子。甚至连他和他爹,都亲自上了棋盘,鼓捣出可能能称得上历史中最荒诞之一的一幕戏剧。
“这样做好处很多,第一,关于朱国瑞一家的事,比什么孔家什么安南都重要,无论他们什么心思,都会全身心投入这一场战斗;第二,他们攻讦的是爹自己,爹看到他们攻讦的折子,才能理智客观地看出他们折子中背后的心思。”
朱标深呼吸了一下,脸上淡漠的表情还是没崩住。
“爹打仗很厉害,治国时也有天赋。许多在世家贵族眼中的荒诞主意,其实都极具先进性。爹最欠缺的,是对于王朝高层那诸多潜规则下权力斗争的经验。爹不懂那些大臣折子里的话中话,只坐在龙椅上的时候,他分不清忠奸,只能等后果出现后再弥补。”
“我快归位当太子了,没办法再给他提供臣子这一方的视野。所以爹得自己学会从加了无数层伪装的折子中,找出他想要的讯息。”
“这一场闹剧,好处大于坏处。”朱标反过来安慰哥哥们,“别垮着脸,我都没垮着脸,你们垮什么脸?”
朱文正一把抱住朱标,眼泪狂飙:“标儿啊,哥哥对不起你!四叔也对不起你!我们怎么这么没用!特别是四叔,他太没用了!他最对不起你!”
朱标:“……”他这时候是该感动吗?
李文忠本来眼眶也红了。朱文正嚎这一嗓子,把他的眼泪嚎了回去。
陈英单手捂脸,不知道该做出什么表情。
他真的很心疼标儿,但朱文正你别嚎了!闭嘴!
“闭嘴吧正哥,就算有我护着你,爹也能揍你。”朱标也十分无语,“其实我爹很厉害了,只是我希望我爹当皇帝当得更顺利一些。”
朱文正哭道:“标儿,那你不如不当太子,直接当皇帝,让四叔当太上皇,省得你还要教他做皇帝!”
朱标:“?”
朱标开始怀疑,自家堂哥朱文正打仗这么厉害,明朝寥寥无几的电视剧中他都没存在感,是因为早早谋反被他爹砍了。
第217章 三位兄长共同约定
朱标带来了红薯、土豆、玉米、辣椒、番茄等东大陆特产农作物,给哥哥们尝鲜。
朱文正开始胡言乱语,朱标顺手抄起一个熟透了的番茄塞进朱文正的嘴里,差点把朱文正呛到。
番茄不好储存,朱标为了让哥哥们尝鲜,特意在船上用大木桶装土,运的番茄盆栽来。
就像是贡品荔枝的运送方式一样。
“酸酸酸酸……”朱文正酸得直吐舌头,但舍不得吐掉,还是把番茄啃完了。
“下次再乱说话,罚你吃没熟的青色番茄。”朱标威胁道。
朱文正点头如捣蒜:“知道了知道了。标儿,这些东西怎么吃?”
朱文正在朱标面前,向来是诚恳认错,永不悔改。这次他认错也非常快,转移话题也非常快。
朱标道:“来,我给你们露一手。”
陈英犹豫:“标儿,你千里迢迢赶来,今日还是休息。做饭的事交给厨子。”
朱标道:“我做饭也是在厨房指手画脚指挥厨子做,不累。坐了这么长时间的船,我也想吃点好的。”
朱标说完,立刻起身跑走。
陈英扶额:“标儿真是一点都没变。”做事还是这么风风火火,性子特别急。
李文忠笑道:“性子活泼些才好……朱文正,你在干什么?”
朱文正道:“这个番茄虽然有点酸,还挺解渴,你们要不要来一个?”
朱文正话音刚落,朱标又冲了回来,把番茄抱走了:“今晚上吃番茄炒蛋和白糖凉拌番茄。”
朱文正大吼:“标儿,你给我留一个啊。”
朱标脚下和踩了风火轮似的,溜得飞快:“不留!”
朱标很快跑得没影。朱文正指着外面道:“他还是小孩吗?这么皮?”
陈英和李文忠异口同声道:“唯独你没有资格说标儿。”
朱文正冷哼一声,开始说正事:“朝中这些变化,你们有什么想法?现在以标儿的计划,我们肯定没仗打了,我可不想回去剿匪,无聊。”
李文忠开玩笑道:“怎么?你终于想通,想当文官了?”
朱文正抱着手臂道:“我要去西北,防备瓦剌和其他汗国。”
李文忠收起笑容,道:“去西北吃沙子?那里条件非常艰苦,标儿也无法来为你做后勤。你确定?”
朱文正道:“我不喜欢无聊的生活,就算是在西北吃沙子,也比在南京看那群人勾心斗角强。至于后勤,我会自己屯田和做生意,争取自给自足。汉唐的丝绸之路,若有强大的军队支撑,可以重启。”
陈英道:“要重启西北方向的丝绸之路,你可能有很多仗要打。”
朱文正笑道:“慢慢来。这次我不急了,用这一辈子的时间一步一步的开拓,这样这辈子才不会无聊。”
他们嘴上说的西北,并不是单指瓦剌,而是中亚地区,即世人口中的“四大汗国”。
“四大汗国”在成吉思汗时期和忽必烈时期是两个概念。
成吉思汗占领了大半个亚洲,分封诸子,将大蒙古国分成术赤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拖雷汗国,他为蒙古大汗,类似西欧或者商周时的分封制。拖雷汗国就是大元的前身。
这时“四大汗国”只是成吉思汗四个儿子所封的领土。
成吉思汗脑子里没有大一统的概念,他打下国土后遵循蒙古的“领土战功平分”部落作战制度,在分封儿子之前,就分封过兄弟甚至侄子。所以“大蒙古国”其实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其中是大大小小相对独立的汗国。
成吉思汗死后,子窝阔台继承汗位。窝阔台死后,分封制的弊端开始显现——拥有实权的藩王们并不愿意服从窝阔台的继承人,大蒙古国开启了传统艺能“内斗”。
窝阔台的弟弟拖雷虽然已经去世,但拖雷汗国军事实力最强,拖雷之子蒙哥夺得了蒙古大汗的位置。有汗国不服从蒙哥,于是大蒙古国开始分裂。
当蒙哥进攻南宋钓鱼台受挫逝世后,蒙哥的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再次内斗争夺汗位,并分别举行继任大典,出兵攻打对方。忽必烈获胜后,有汗国不服从忽必烈,大蒙古国持续分裂。
当忽必烈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