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5


半的文武大臣都要求杀了他们,那么皇帝杀了他们,就不是皇帝是暴君,而是那些人该杀。”

朱标道:“不是悲观,只是现实。不过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刘基笑着摇摇头。他可没说谎,他当时真的只是想治那群人谋逆,说了你们还不信。

而且朱标给了这些人足够的利益。

叶铮道:“标儿不仅是一字一句事无巨细地告诉百姓,还专门用了一个大版面来分析这件事,引导百姓思考。”

把那些武将培训班中成绩优秀的武将们也用起来,朝堂要度过这场危机,不会太困难。

刘基差点把嘴里的茶喷出去,李善长也满脸无语。

南京,朱元璋看着报纸文字中的自己,不断啧啧道:“我真帅。啊不,朕真帅!”

朱元璋道:“朕一直很有形象。”

……

朱标将事情安排下去之后,很快报纸就发行了。

朱标顿了顿,笑道:“但投桃报李,他们愿意为皇帝承担污名,皇帝也能为他们心中的理想承担污名。”

朱标拉长声音道:“正哥!你是藩王!藩王!藩王无事不得离藩!”

他敲击的声音很轻,但现场更静,敲击的声音清楚地回响在大臣们耳边,就像是敲击在他们的心上。

虽然现在标儿干得很好,但需要一个老成之人将自己毕生的经验交给标儿,让标儿这条路走得更加轻松。

刘基和亲爹天生猫狗不合,见面就掐架。所以刘基的激将法,最为行之有效。

朱文正:“啧!”

“朕明白了。”朱元璋道,“但你们小看了朕。朕曾经说过很多次,朕就是暴君。”

这次彻查,大明官场确实会空出许多位置,有可能波及朝堂运作。

他们舍不得在北直隶当官所获得的正当利益,就不会把手伸到运输的陈芝麻烂谷子上。

朱文正和李文忠道:“我们需要做什么!”

“从朕还只是朱大帅开始,朕就已经背负了暴君之名。”朱元璋再次笑道,“朕从来不惧怕暴君之名。”

但他都说要帮标儿了,朱元璋深思熟虑后,只好放行。

刘基捋了捋胡须,笑道:“我本来真的只想治他们谋逆之罪。”

李文忠疑惑:“为什么是伯温先生想干什么?他不是阻止皇上彻查吗?”

“不知道,但又不是全砍了,有些人还是能戴罪继续干活嘛。”朱文正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看着欠扁极了。

跪在地上的大臣们猛地抬头,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们的皇帝陛下,他们的主公。

连朱文正都觉得有点哭笑不得:“标儿,你想事真悲观。”

当然,贪腐也很难断绝。但至少明面上,北直隶比其他地方好许多。

刘基真的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跟着自己出列,愿意替皇帝承担污名。

叶铮捋着胡须道:“这就是伯温你谦虚了,你难道没想到?”

李善长道:“这些百姓中一定有身怀理想,想要为大明办事的人。或许我们能短时间内聚集许多人才。标儿在军中也培养了许多人才,这些人也可以立刻就位。”

朱文正不满了:“啊?为什么是他去,不是我去?”

他们就知道,标儿一定会有办法!

朱元璋道:“李公既然担心,就不要致仕。你还能干下去,这么早离开干什么?”

李善长扶额:“你们俩都注意点形象好不好?我现在有点担心致仕后的事了。”

但标儿很早之前在军中推行教育,这几年已经培养出许多人。虽然这些人的学识可能当不上大官,补充最紧缺的文吏却绰绰有余。

“没想到标儿在北京,还能帮我们。”刘基道。

朱标翻白眼:“阻止?他是火上浇油!伯温先生和皇上一直吵吵闹闹,最了解皇上的脾气。他知道自己这么做,肯定会激将皇上彻查。”

刘基擦着嘴边的茶水:“是是是,你在龙椅上还是很有形象,已经不错了。”

刘基笑道:“那也不错。我这算是死谏,青史留名了。”

虽然朱文正不想回南京,也不想主持什么印刷工作,但他就是要杠一下。

知道亲爹就是朱元璋后,龙椅上皇帝可能会做什么事,朱标的推断就很准了。

朱元璋叹了口气。

朱文正和李文忠对视一眼,皆摩拳擦掌。

李善长去辅佐标儿,正好合适。

“彻查?”朱标瞠目结舌,“这一彻查,大明官场还能剩下多少官?”

一下,两下,三下。

李善长问道:“刘伯温,你在朝堂上说得那番话,是不是已经预料到了这件事?你怎么不提前和我们说说?”

第192章 你们会成为好官吗

李文忠无诏回京,当然没被朱元璋骂。

有标儿的命令,就算是朱文正回来,朱元璋都会同意。

朱元璋疑惑:“为什么文正不回来?他不想回来看热闹?不像他的性格啊。”

李文忠哭笑不得:“皇上,藩王无诏不得出藩啊。”

朱元璋道:“私下叫我舅舅,什么皇上。藩王无诏是不得出藩,但朱文正那臭小子会听话?不对啊,他是不是在做什么坏事?”

在朱元璋心中,亲侄子朱文正静悄悄,一定在作妖。

李文忠只好老实道:“他确实想回来,标儿不让他回来。”

“哦,标儿管住了他。”朱元璋乐呵呵道,“幸亏标儿是太子的事还得瞒着,否则朱文正肯定会缠着标儿,让标儿以太子的身份命令他回京。”

李文忠心道,朱文正那家伙真的这么干了,但标儿让他闭嘴,他就闭嘴了。

在燕王那里,太子的话可比皇上的话管用太多。

朱元璋道:“对了,你记得去汪府一趟,安慰安慰汪广洋。”

李文忠问道:“汪先生怎么了?”

朱元璋道:“他这次自愿当出头鸟,下朝就后悔,回家后琢磨出刘基那老小子在使坏,就气病了。”

李文忠:“……”

这件事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

李文忠把自己钻牛角尖的汪广洋抛到脑后,道:“舅舅,你要不要回北京一趟?”

朱元璋笑道:“你担心我也会钻牛角尖?”

李文忠赶紧道:“舅舅当然不会。但标儿可能很想让舅舅亲口告诉他朝堂的事。”

朱元璋抖了抖袖子,道:“我现在这一身血腥气,还是别吓着标儿了。等事情尘埃落定,我好好洗个澡换身衣服,再带着秀英去见标儿。”

李文忠苦笑:“舅舅,你又不是亲自执刀,哪有什么血腥气?”

朱元璋笑而不语。

李文忠只好不再劝。

他知道,即便标儿已经十七岁,在舅舅心中,标儿仍旧是能在他肚子上睡觉的小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