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4
决定给马秀英一个惊喜。
后宫又怎么了?他又没打算在后宫里增加多少人,以前怎么管,现在就怎么管。
标儿所在的地方就是陈家,虽然应天会成为暂时的都城,但别说皇后,就算他这个皇帝也不一定非要待在应天。
朱元璋已经翻烂了史书,知道历代皇帝平时能有三个月待在京城皇宫就算不错了,大部分时间不是避暑就是避寒,要么就去京郊园林待着。皇帝所在的地方,就是朝廷所在的地方。
他又不是不去享乐,只是去“镇守边疆”,大臣们不会说他,说他也不听。
让陈标没想到的是,自己带着弟弟们前往北平的时候,三位太子伴读带着应天小学第一批学员,也踏上了去北平的船,要和应天小学首任校长一同去北平开辟应天国子监分校。
宋璲道:“主公说,勋贵子弟们不能一直待在应天这个安稳的环境中,应该去吹吹北平的风,看看北边的战场。”
陈标脸都黑了:“如果出事了怎么办?!”
宋璲道:“主公让我们放心,他们的父辈会轮流去北平带队出征,出事了他们的父辈自己抗。”
陈标的脸立刻不黑了:“哦,那没事了。”
也就是说,自己到了北平还要操心这群勋贵子弟。罢了,都操心几年了。
陈标抱头哀叹:“主公还真是压榨人啊。这么压榨我,我会长不高!”
刘琏和朱同在那没心没肺的傻笑,唯一知道陈标身份的宋璲叹了口气。
那有什么办法,你是太子,主公不压榨你压榨谁?
陈标又问道:“这些人跟着我去北平,他们日常生活怎么办?”
宋璲心中更可怜陈标了:“主公说,你看着办,反正他们平日也多住校。”
陈标:“……”
陈标:“毁灭吧。我现在就挂印辞官,别拦着我。”
我要带自家四个弟弟就罢了,我还要管这群学生们的日常生活?!
“咳,标儿,别这么生气,我会帮你。”宋璲看着气疯了的陈标,安抚道。
刘琏道:“对啊对啊,放心,有我在。”
朱同严肃道:“我也可以。”
陈标怒道:“可以个头啊!你们单独生活过吗?离开过家吗?我需要照顾的人除了那群学生,还有你们仨!!!”
三人同时沉默。
他们虽然很想反驳,但他们心里真的没底。就算他们的父亲在外地奔波,他们留在家里的时候,也有母亲和长辈照看。现在独自出门生活……难道真的要被标儿照顾?
不,我们的自尊心不允许!
刘琏傲气道:“不要小瞧我!”
宋璲和朱同纷纷点头。
陈标“呵呵”一声,带走了他们的书童,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在船上过几日。
别说几日,就第二日,三人便因为穿不好衣服梳不好头发而不敢出门。
他们三人都算得上寒门。但寒门寒门,身边也是有仆人照顾的。
陈标面无表情道:“我先让人教你们独自穿衣梳头。”
陈樉陈棡:“什么,居然有人不会独自穿衣梳头!”
陈狗儿陈猫儿:“还不如我们?”
宋璲、朱同、刘琏三人羞愤欲绝。
第136章 常遇春千骑夺巴蜀
不止宋璲、朱同、刘琏三人,船上其他应天小学第一期学员虽然在文治武功上有了些许进展,但在生活上都是离开了仆人连衣服都不会穿的一级废物。
他们虽然住校,但他们年幼时便进入学校,学校算是半个托儿所,一直有伺候他们穿衣梳头的人。
陈标原本也没打算教导他们独自生活能力。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启蒙先生,教这群人学识和做人便罢了,生活该由父母来教。
这些人以后都随身有家仆伺候,自己没必要做那等徒劳的事,吃力不讨好,且教了也没用处。
陈标万万没想到,这些人居然能被朱元璋丢上自己的船,他们的父母居然也都同意。
更可怕的是,除了宋璲、朱同、刘琏三个“助教”,其他人都非常潇洒的独身一人跟随他去北平。
这件事,他们的船开动后陈标才知道。学生们试图给陈标一个惊喜。
陈标没有惊喜,只有惊吓无比:“你们就不能带一个家仆书童吗!”
学生们都讪笑。
显然,这群人对自己独自生活能力非常自信,甚至有几个学生和陈樉差不多大,他们也统统很自信。
更让陈标绝望的是,这群熊孩子如此自信,他们的父母也不知道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居然真的就这么把他们丢来了。
当这群人刚上学的时候,家中长辈还经常偷偷抹眼泪,站在围墙外垫着脚望眼欲穿,十分不放心。
现在自己是去北平,是去北边战场啊,你们怎么就放心了?
就算再放心孩子们跟着我远行,你们能不能带个伺候的人?!你们对自己孩子的独自生活能力心里一点逼数都没有吗?!
现代当父母不用考试,古代更不用。显然,这群学生的父母心里都一点逼数都没有。
在第一批学生中年纪最小,和他二弟陈樉同年的常茂小声道:“陈先生,我出发前娘亲教过我怎么照顾自己,请先生放心。”
其他学生们也纷纷点头。
陈标露出疲惫又慈祥的微笑:“哦,是吗?你们学会生活自理了?”
学生们的脑袋点得十分厉害,就像是小鸡啄米。
陈标收起笑容,面无表情道:“呵,我不信。”
学生们:“……”
陈标甩了一下袖子,将手背在背上,严肃道:“既然你们已经决定要去北平,那么就在船上临时加一趟课外教学。若能考试成功,你们就能留在北平;若船只靠岸时你们仍旧没能考试合格,那就随船只返航。”
陈标扫了一眼学生们,道:“你们以为北平是什么地方?和应天一样繁华的城池?它还是元大都的时候或许如此,但现在,它是大明和残元战争第一线,是战场!你们来了北平,不是在城内好吃好喝地被供着,都要上战场!”
“你们肯定都从父辈口中听过战场的残酷和艰苦。以你们娇生惯养的性子,真的能受得了?”
陈标的视线再次扫过一脸不服气的学生们,冷笑道:“我不信你们,除非你们向我证明!听懂了吗?回答是与否!”
学生们高声道:“是!”
陈标嘴角勾起残忍的幅度:“好,很有精神。今日再让你们休息一天,从明日起,希望你们也这么有精神。”
学生们回答地非常热血,心里却直打鼓。
他们当了陈标这么多年学生,都知道陈标露出这种笑容时,他们之后会有多倒霉。
但他们就算明白,谁也不愿意退缩。
学生们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