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
宫里赏赐下来的,有的是周府她待字闺中时惯使的;第二类人是嫁进府后再买回来的。
第一类人自然是忠心耿耿,可是姑爷左右瞧不过眼,甚至以“想多跟妻子相处些时候”为由,要求换掉一部分宫里出来的人。
怀宁郡主那时候还是初嫁,夫君体贴英俊,小意儿服侍着她,又不是要纳妾,只是开口要多裁撤些侍女,她有什么不愿意的呢?
还是周嬷嬷觉得不对,去回禀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亲自将明殊叫了去过问。
明殊就恭恭敬敬回答:
大宋历朝历代出嫁公主身边都有嬷嬷跟着,把持着公主,有时候驸马要见公主一面,还要贿赂公主身边的人。
怀宁郡主虽然不是公主,可她成婚用的是公主府,加之太皇太后宠爱她,她比公主差不离。也因此他担心有宫里出来的人从中作梗,阻碍他们夫妻亲密。
他言笑晏晏、温文尔雅,耐心想太皇太后解释着,太皇太后就觉得是自己多了心,反倒向他陪了不是。
可太皇太后到底留了个心眼,没遣散了那些宫中的侍女嬷嬷,反倒都在郡主陪嫁的庄子上待着。
过几个月郡主有了喜,孕吐得厉害,明殊就生气于身边人侍奉的不周到,又说动她迁出了一批。
等生下大郎和月奴以后郡主身子受了亏空,明殊就以“不想让郡主操劳那些琐事”为由,接手了家里的庶务。
管事换成了明殊的人,打理着郡主府上下,自然也就逐渐买进了不少新面孔。
难道郡主怀疑这些人?
周嬷嬷忙答:“三个正在□□的小丫鬟、二等丫鬟身边的一个使唤丫鬟、庭院里洒扫的一个婆子、跑腿的一个小厮,还有看管花木的两个花农。”
没想到有这么多外人!
居然还有一个混到二等丫鬟身边的。豪门世家里体面些的女使也有丫鬟伺候,平日里做主子的也许会注意二等丫鬟换了个人,可断断不会怀疑伺候二等丫鬟的小丫鬟。
这一切都是官人的安排还是巧合?
怀宁郡主此时不想去追究,她皱皱眉头:“都关起来,一一审问。”
周嬷嬷忙应是。心里却掀起惊涛骇浪,莫非有人要借助这些耳目打探郡主?想起昨天里哭哭啼啼那位外室,莫不是她的手笔?
周嬷嬷惭愧不已,想起郡主固然向着姑爷,可自己太平日子过久了,竟也惫懒起来,要不是郡主和气,只怕要被逐出去。她忙肃了脸,要将功赎过,好好整治那些人一番。
那边厢明殊派去内院打探的小厮战战兢兢来回话:“枕云院那边用的都是郡主的陪房,如今紧闭了院门,小的什么都打探不到。”
明殊气急,问他:“喜儿呢?”
喜儿是明殊特意安插在枕云院的小厮,平日里管一些琐事,让他在枕云院和外院之间跑腿,平日里没少帮他打听郡主府的阴私。
小厮抬起头,不安的看他一眼:“一个时辰前喜儿说枕云院在找三娘子,之后就再无音讯。”
明殊要顿一下才想起来三娘子是自己的女儿,他不由得暗恨:果然是乡下出来的,见了京中繁华便迷乱了眼,到处乱跑,平白给人添了多少事!
转念又想,娘子对那不在身边养大的女儿颇为溺爱,或许是为着这个缘故才封锁了院门,让人四处寻找。
既然这样,他正好不用费心去讨好娘子,横竖过了明日一切便能尘埃落定。
想到这里,他心里安心不少,只盼着明日早点到来。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再次做了云南野菌子,还是同五花肉同炒。
口感偏肥美些,有嚼劲,还带着些鲜美的滋味,其实我想如果不是焯水的话会更好吃,但惜命……
见手青也好,鸡枞也好,都不是很贵,可是运费好贵,90块钱,心疼。
下一步想挑战一下三文鱼,现在店里都撤了,我忽然就很馋这一口,所以人还是很奇怪的动物,之前猪肉涨价,我本来对猪肉没啥感觉,但那段时间就疯狂想吃各种猪肉,什么脆皮烧肉,糖醋排骨。
之前我对三文鱼一般,觉得太肥了口感,更喜欢金枪鱼,但是!但是说不能吃把我就忽然很渴望吃,日思夜想!
!啊人类!
第13章 、三位皇后
说起当朝官家,他也算是命途多舛,此生一共迎娶了三位娘子。
据说他还是太子时,手下的人献上来一位
蜀地少妇刘美人,她歌女出身,不但歌声婉转动听,还善于播鼗,虽然嫁过人,却仍旧娇媚可人身娇体柔,不免引得太子床笫间放纵了些。
太/宗他老人家见三儿子日益憔悴消瘦,就问太子身边伺候的人是怎么回事?(不是汤圆GHS,这是真实事件哈哈哈)
太子乳母一直觉得刘美人将好好的王爷勾得神魂不守,很是不忿,于是抓住这个机会添油加醋一番。
堂堂皇子,居然与个出身卑贱的银匠娘子厮混?!
太/宗闻言大怒,命儿子将美人赶出王府。又赶紧在出身高贵的皇亲贵胄中为太子选妃。
在江山与美人之间太子自然毫不犹豫选择了江山,他不得已将刘美人远远送到了幕僚府上,金屋藏娇的同时迎娶了太子妃。
可怜太子妃潘氏谨小慎微嫁进天家,却至死都不知道为何夫君从来都不喜自己。她父亲是当年跟着太/祖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倘若将她嫁入寻常功勋人家,只怕也不会抑郁而终早逝。
太子却没有表现得太伤心,熬到太/宗驾崩太子承继大统后,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将刘美人接入宫中,并就此独宠刘美人。
他想将刘美人立为皇后,朝中大臣岂是摆设?寇相公、李迪、向敏中、王旦等一系列重臣日日死谏,以“刘氏出身微贱,不可以为一国之母”为由坚决反对。
新君上位,朝政不稳,官家到底还是做了妥协,他只好立了做太子时的秦国夫人郭氏为后。
郭氏当时虽然是太子侧妃,但她背后的郭家从汉魏时是当地名门望族,延续到本朝更是手握军权,郭氏父亲更是平蜀抚寇、灭汉降唐,立下了不世的功勋,这样的显赫地位,封后以后自然是众望所归,平息了争端。
可刘美人颇有心计,她初期时强烈要求官家不予自己名分,也从不参与后妃争宠,这样“懂事”的她,在后宫一众争奇斗艳嫔妃的独树一帜,反而更得官家宠爱。
于是她一路高升,至道三年不过是一介小小宫女,七年后已经晋升为德妃。
更让月奴赞叹不已的是她居然与自己的银匠前夫龚美结为兄妹,对外宣称两人是兄妹,以努力掩饰过去的污点,月奴也是为了做好世子夫人死下过一阵功夫才能发掘到这段往事。
龚美不但心甘情愿,甚至自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