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
民宿换了新老板。
其实那家民宿环境真不错。
户型面积不小,风格也极简个性,尤其二楼露天大平台直对沙滩海景,上面放置了两台吊篮秋千。
可听风观云。
但上届主人似乎不善经营,一直没什么顾客,那换人是意料之中的事。
新老板也没重新翻修,添了些明亮温暖的装饰,只换了店铺招牌。
五月底。
民宿重新开业。
邻里乡亲闲聊最多的,不是她家文艺不通的店名,而是那位白肤朱唇,眉眼冷淡却性子温和的老板娘。
像极了藏尽故事的一轮皎皎月光。
-
“枝枝姐,好热好热啊!”
陶婉一路小跑着推开玻璃门,扑面迎来一股凉爽的空调气,她顿时清爽了。
“回家吃个午饭差点没把我热死,”看向端坐在前台的老板娘,陶婉抱怨道:“枝枝姐你看,我胳膊都晒红了。”
姜温枝正处理着网上预订客房的信息,闻言,抬睫瞥了眼她晒得通红的手臂,笑道:“这么夸张,坐下歇会儿。”
陶婉是她招聘来的管家,小姑娘十九岁,本地人,职高没去读。姜温枝见她活泼机灵,就留了下来。
许是假期快到了,也可能姜温枝在网上发的宣传有效果了,最近民宿入住的客人多了起来,岛上也热闹了不少。
“不夸张,一点都不夸张!”
陶婉从休息室拿出瓶矿泉水,喝了大半后,抽了张纸擦嘴,“听说好多地方都限电了呢,大家都说今年夏天贼难熬!”
“是吗。”
姜温枝的目光扫向门外艳红的骄阳,淡淡说:“又到夏天了?”
从前,三百六十五天尚有四季轮回。
后来,满载只是初、中、末的分别。
到现在,世界万般,就余她生熬着无趣看不到头的,一年又一年。
“嗯呐,枝枝姐你迷糊啦!这不马上放暑假了嘛。”
今天一早,店里的房客们租了电动车环岛去了,此时无事,陶婉惬意地坐在沙发上,遥控音响调出一首歌曲,偶尔跟着唱两句。
姜温枝敲着键盘回复新客咨询,意识到什么,她好笑道:“这么喜欢这首歌,还单曲循环。”
辨认出旋律,她十分感兴趣问:“老歌了吧,你们00后也听?”
如果没记错,这首歌应该比陶婉年纪还大。
听闻她的话,陶婉立马站起来,神秘兮兮凑到前台桌子边,“是老歌,但最近特别火。”
姜温枝知道这个歌手,摇头,“不是最近,他一直火。”
“不不不,不一样的。”陶婉小眼神都在发光,夸张渲染:“枝枝姐,网上都说‘这首歌听1000遍后,有缘之人可以逆转时光回到过去。’”
“......”
对上小姑娘亮晶晶的瞳孔,姜温枝一噎。
十八九岁的女孩子,对世界抱有美好幻想确实没什么错。
可她不是小姑娘了。
关掉网页,姜温枝拿了钥匙往楼上走,“你看着店。我在宋叔那里定了水果,他一会儿送来。”
“嗯!”陶婉捧着脸看她。
姜温枝笑:“有客人的,也有你的。我让宋叔分开包装了。”
“哇哦哇哦。”陶婉顺势比了个心,连续抛飞吻,“枝枝姐我爱死你了!你怎么这么好,你就是我亲姐!”
“走了。”姜温枝说。
三楼卧室。
姜温枝手撑着阳台栏杆,看了会儿沙滩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默了默,她打开手机里的音乐软件。
须臾,轻快忧伤的旋律响起。
“穿梭时间的画面的钟
从反方向开始移动
回到当初爱你的时空
......
所有回忆对着我进攻”
......
七月,旅游高峰期。
民宿接待了一批刚参加完高考的少年。晚上,朝气蓬勃的少年们嚷着要在观景大平台上投放电影。
姜温枝随手放了个十多前的老片子。
一群小年轻也不挑,看得津津有味,更是对开放性的结局展开了激烈讨论。
最后,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个美好的大团圆ending。
时间不早了,众人叽叽喳喳散去,陶婉和新来兼职的表姐,杨乐乐,一起打扫卫生。
杨乐乐是大一学生,放假闲在家,正好旺季民宿缺人手,通过陶婉这层关系来做两天兼职,轻松也能赚生活费。
陶婉收拾桌子,杨乐乐负责扫地。她刚来不久,对什么还都很新奇,尤其是现在坐在秋千上的老板娘。
杨乐乐眼神不自觉瞟过去。
老板娘雪肤红唇,细眉下一双潋滟不见底的浅瞳。
她穿着黑缎面衬衫和红色鱼尾裙,上面漏出纤长的脖颈,秋千下晃着半截莹白的小腿,细瘦的脚踝踩进白色帆布鞋。
长卷发随意挽落在肩上,风一过,脸边的碎刘海在一字锁骨纷飞。
加上观景台半昏暗半光亮的氛围,杨乐乐只觉得她又幽冷又乖戾。
“表姐,你看啥呢?”一旁的陶婉见杨乐乐快把脚下的地砖扫出花了,好奇问。
杨乐乐回神,不好意思道:“就是看枝枝姐好漂亮,性格也超级温柔。”
明明看着这么冷,这么不好接近。
“那是!”
陶婉自豪地仰起脖子,仿若被夸的人是她自己,“枝枝姐绝对是我见过最好的人了,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她都留给我!”
“是吧,那婉婉我问一件事儿。”像突然想到了什么,杨乐乐小声说,“上次咱俩去枝枝姐房间打牌,我看到她床头有个好贵重的保险箱。”
杨乐乐皱眉,担忧道:“怎么这么值钱的东西不放好呢?我们提醒一下枝枝姐,让她收到隐蔽的地方吧!”
财不外露,这个道理老板娘没理由不知道啊。
“害,你说那个啊。”
陶婉无所谓地摆手,甚至略嫌弃地挑起眉,“我知道那里面装得是什么,估摸着所有东西加起来还没保险箱贵呢。”
“......”
杨乐乐愣了。
看她不解,陶婉笑说:“那个保险箱寄来的时候,我和枝枝姐一起拆的快递。她也没避着我,从库房里抱出个纸箱子。”
“然后就开始往保险箱里转移。”
这就是一两个月前的事情,不怪陶婉记忆深刻。
她甚至还记得,那时,枝枝姐放东西的手都在抖,神色也是她没见过的谨慎,小心得好像在放传世珠宝或一沓沓现金呢。
“那到底装了啥?”杨乐乐有点好奇了。
“没啥啊,就......”陶婉撇了撇嘴,像在遗憾不菲的保险箱大材小用,“三个信封,看着年代都挺长了,颜色浅不说,有封还皱巴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