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0
总找你们买东西,原来你们就是这么做事的。”
男人气愤的把鸡腿往桌子上一摔。
周围的人也都是起哄的,见人真闹起来,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更是吆喝起来。
这些,连于小丽都不知道怎么办了,王明明更是手足无措。
这个时候萌萌突然开口道:“鸡腿不是我们店里的。”
雯雯闻了一下:“对对,不是我们店里的。”
这两个小孩子,整天吃店里的东西,鼻子也最灵,最开始王明明大嫂偷走了一部分的卤料,往里面加了水,也是这两个孩子一闻就知道了,萌萌说这口锅里面的味道没有以前香。
大人的味觉跟嗅觉都相对迟钝,王明明仔细一尝才发现卤料锅里面被人加进去了新卤,有人把她的老卤兑走了。
所以两个孩子这样一说,王明明顿时身上一个激灵,抓住女儿的肩膀问:“什么叫不是店里的鸡腿,你跟姐姐学话说的吗?”
这话问的又急又凶,雯雯哪里见过这样的。
所以王明明这样急着问,雯雯这小心脏就不行了,然后就被吓哭了。
哇哇哇,孩子的哭声在店里响彻屋顶,夹杂着看热闹的议论声,男人的怒斥声,真真是好不热闹,跟进了菜市场一样的热闹。
雯雯一哭,王明明就心疼,这个女儿自小胆子就不大,她还从没跟女儿高声说过话呢。
混乱中,有个小小童音响起:“鸡腿不是我们店里的鸡腿,卤料却是我们店的卤料。”
童音清脆动听,在这混乱的地方听着自然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所以乱糟糟跟菜市场一样的地方安静了一瞬,众人还没弄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见老板娘过去了,拍拍自家女儿的肩膀。
“萌萌,你跟妈妈说说,什么叫鸡腿不是咱们的鸡腿,卤料却是咱们的卤料。”她又跟店里的人解释:“我这女儿鼻子好,味觉也是一流,能不能听她说说看?”
萌萌指着那只鸡腿直皱眉:“就是这个鸡腿不是咱们家的啊,咱们家的鸡腿都是厂里面的新鲜鸡腿,可是这个鸡腿有一股血腥味,妈妈你说过冻过太久的鸡腿,如果解冻不好才会这样,这个鸡腿是不是冻过的呢?”
于小丽皱了皱眉,她家店里的鸡腿哪怕冻过,也只是隔夜,不会留血水,而这男人带过来的鸡腿,仔细一看从骨头缝里面渗出来一些黑黑的东西,早先没有注意到是因为被浓郁的卤料所掩盖,可仔细一看就能看出来,细如线一样的东西,那是血水。
凝固了的血水沿着骨头跟肉的接缝处留出来了,在锅里面煮过以后不能轻易察觉,但是小孩儿的味觉跟嗅觉都敏锐,特别是肠胃和味觉脆弱敏感的孩子,吃了就会不舒服,也有孩子像萌萌这样吃多了肉的,都能区分新鲜的跟冷冻太久了的肉的区别。
于小丽问:“请问您住在哪里,这个鸡腿是从哪里买的呢?”
“我单位在水利局。”
“可是水利局那一片没有我们的代理。”于小丽心里一下子明了,那边以前是她店里的代理,可自从几个月前,就不是了。
“可是味道——”
“实话跟您讲,那边以前确实是我们的代理,可后来那边的代理找其他人拿货了,所以那边的代理也不是找我们拿的货,我们店的代理都是有标识的,车身上是红色的,上面画了小鸡,现在外头模仿我们做的很多,但是这种有标识的车子,只有我们店的代理出去才会推,而且刚才我女儿都说了,我们店里只用新鲜鸡腿,而您的这个鸡腿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冷冻鸡腿,而且还是冷冻太久的那种鸡腿。”
人群里面有人也是做菜的行家里手,一眼就瞧见了鸡腿缝隙里面的暗红色。
讽刺的是,一般大人吃的鸡腿都会拌上辣椒油,而这位父亲为了迁就女儿的口味,买的是卤过没有加调料的鸡腿,这样一来骨头缝隙里面的血水细看便能看得出来,也幸好没有凉拌,否则一丁点线索都没有了。
男人也是讲道理的,于小丽这样一说,他就想起来了,妻子每次买鸡腿都是下班以后路过这店里在店里买的,而他单位门口也有个推着小车卖的,味道又是一样,他就理所当然的当成一家人在卖。
“水利局门口的车子上好像真的没有小鸡的图样。”
“那就不是我们店里的东西。”
“可是之前——”男人脑子转不过来了:“我觉得味道差不多啊。”
王明明也松了一口气,那边是她大嫂拉走的代理在做。
之前断掉了王大嫂的鸡腿鸡翅的供应,没想到她自己找来了货源,但这个货源似乎也不太靠谱啊。
“味道差不多是因为那边的人偷走了我们点的卤料,至于鸡腿,我们是跟火腿肠厂家合作的,我们拿走鸡腿鸡翅鸡爪鸡内脏,那边用剩下的鸡肉做火腿肠,厂里每天都有新鲜宰杀的鸡,我们店是绝对不会做隔夜的肉的。”
第218章
“对对对,那家以前是卖老板娘家里的鸡肉,后面不知道是不是不在老板娘这里拿货了,后来我也买了一次,鸡腿不放调料,那味道腥的不行,都是靠调料盖住腥味的。”
“真的吗,那个大嫂以前不是也是店里的?”
这些,于小丽就不去补充了,王大嫂以前从店里拿走的卤味,做出来的卤肉的味道确实跟他们店里一样,后来断了鸡肉的货源,王大嫂的生意一下子打了对折,光卖猪头肉很多客人都要跑了,以前店里卖的最好的是鸡腿。
断了半个月货源以后,王大嫂才知道,原来火腿肠厂的大股东就是于小丽。
人家手里还有生鲜的进货资源。
这下王大嫂才慌了,就连被她拉出去的代理也有了意见。
原本出去的时候王大嫂说的极好,承诺给大家多一成的利润,还说自己全家都是大厨子,做的肯定比王明明要好,结果出去还没一周,生意直线下滑,以前一个月怎么着都有一两百的利润,现在直接干到了一半不到,好几个代理都想跑路,要不是于小丽这店里不收这些人了,说不定王大嫂现在真成了光杆司令。
可王家到底是做这一行的,没过多久,王家人找到了一家冷冻货源,生意才渐渐回温了一些,谁知道这些冷冻鸡肉冻了多久,王大嫂那边又不像于小丽这店里卫生条件靠谱,没过几天又有新的问题。
起初王大嫂以为单干有多美好,结果等自己做生意才发现简直是一地鸡毛。
原本想的很好,家里头男人是厨子,小叔子跟公公都是厨子,这全家都是大厨,怎么都能比王明明干的好了吧,结果真干了才知道想法有多好,现在就有多蛋疼,可是拉着这么多人出来干了,如果干不成气候,以后谁还会信她,王大嫂只能咬牙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