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0


产队的长舌妇没少议论。

顾明南要是听见了,当面就要给怼回去,来回几次,再也没有人敢当着他们的面说了。

钱晓茹又说:“我都是两个孩子的妈了,小月还那么小,我要去了她怎么办?”

“小月都断奶了,难不成我还照顾不了?”顾明南说。

钱晓茹见他一个劲催自己,气呼呼的锤了他一下:“我要去参加高考了,最近的学校都在黛山市,到时候咱们不得分居两地,你就舍得我啊?”

她也不舍得离开丈夫,其实现在也挺好的,他们一家四口每天都在一起,不缺吃不缺穿。

顾明南抓住她的拳头亲了一口,笑嘻嘻的说:“不舍得,不过媳妇想考就考,再远也没事儿,到时候我带阿阳小月去看你。”

“你可别忘了,你男人可是运输队的,天南地北都能去,再不成我求总厂把我调过去,他们早就想把我调过去了。”

这一点顾明南倒是很有信心,这几年他修车的本事越发高超,要不是自己坚定留在溪源镇,这边早就留不住他了。

如今媳妇有心思,顾明南终于打算动一动了。

被他说着,钱晓茹又有些心动起来。

她性格单纯,又是不争不抢闷声干活的性子,不如孙淑梅那么会来事儿,在工厂里头那么多年,工龄慢慢涨上来了,却连个小组长都没当上。

眼看着顾明南一次次升职,被上头夸,得荣誉拿奖励,自己却一直不愠不火,偶尔钱晓茹也是有些自卑的。

尤其是老顾家的人特别出色,顾三妹在回收站呢,愣是也拿到了优秀员工。

顾四妹在学校也总是第一,顾亮晨和顾芸也是,就连爱调皮捣蛋的顾亮星,之前还拿过见义勇为奖。

顾明东一直在乡下,可他种地的本事一流,北京都是夸过的,连着好几年拿了先进个人。

对比起来,钱晓茹觉得自己像一只丑小鸭,生活在了天鹅群里,虽然他们并不嫌弃自己,但她也想变得厉害一点。

如果能去读大学,那等大学出来,怎么样也能当个干部吧?

钱晓茹有了打算,笑着说道:“那我去试试,要是考不中你可不准笑话我。”

“考不中就继续考呗,一年考不中就两年,两年考不中就三年,一直考不中将来还能跟儿子闺女一起考。”顾明南安慰道。

这安慰还不如不安慰,气得钱晓茹揪着他敲了一顿才算解气。

有了主意,钱晓茹第二天就找到了顾家姐妹,跟她们一块儿学习。

恢复高考的消息暗潮涌动,当年十月份,国家正式宣布恢复高考。

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以星火燎原的速度,迅速的点燃了整个中国。

第186章 振奋人心

晒谷场旁的电线杆上, 大喇叭不停的广播着:【凡是符合招生条件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均可自愿报名参加此次全国大、中专院校入学统一考试。】

恢复高考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落下骤雨, 一夜之间埋没在地下的种子都开始生根发芽, 并且注定要变成参天大树。

上河村的社员大部分只有小学学历,即使高考恢复了,他们也是想都不敢想, 但家里头但凡有个读了初中的,心思也跟着躁动起来。

更别提知青所那边了, 截止到今年,春天那时候还有一批知青下乡,这些人下来之后再想要回去就难上加难。

一听见恢复高考的消息, 知青们顿时将大队长家围了个水泄不通。

顾建国知道消息的时间, 比知青们还要更早一些, 顾明东确认消息之后,就透露给了自家三叔,让他做好准备。

当时顾三叔还想, 反正他不参加高考, 两个儿子媳妇也没戏,老大家的俩孩子倒是到了年纪,可他们读书不行,初中毕业早早的就回家种地了, 他没啥好准备的。

等大喇叭将消息撒播的到处都是,顾三叔才明白自己要准备什么。

这一天天的上门有人上门打听, 连吃饭睡觉都不安稳。

只是这样倒也罢了,随着时间越来越近,不管是社员还是知青们整天惦记着, 连劳动都开始不积极了。

顾三叔没法子,索性将社员们都集中起来,在晒谷场开了大会。

“我知道大伙儿都关心恢复高考的事情,今天有什么问题大家都可以问,能回答的我就回答,不能回答的回头我一块儿去镇上打听打听。”

话音未落,性子急的李明明就起身问:“大队长,我们都能参加高考吗?”

顾建国点头道:“广播里都说了,凡是符合招生条件的工人、农民、知青、复员军人以及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自愿报名。”

杜家兄弟对视一眼,开口问道:“大队长,咱生产队不限制名额吗?”

听说隔壁生产队已经闹起来了,无非是知青们想参加高考回城,当地的生产队不答应,不给开证明。

没有证明就没法报名,不报名就拿不到准考证,等于是断了知青们的回乡路。

一心想回城的知青们哪儿能答应,有些甚至闹到了公社的程度。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社那边也没个定论。

顾建国只说:“高考又不限制报名人数,只要你们想参加,我都可以开具证明。”

这话一说,知青们都松了口气。

顾建国看在眼里,他心底觉得顾明东说的对,知青们的心压根不在上河村,他们又不缺这么点劳动力,与其让他们整日惦记着,还不如放开手。

甚至顾建国觉得,知青们都走了,上河村反倒是干净了。

这也就是上河村知青与社员们的结合不多,相比起其他生产队遍地生花,上河村除了钱知一娶了刘大妮,其余知青都咬牙坚持下来了,并未跟村人结婚生子。

没有落户到本地的,那就没有婚姻纠纷。

其中固然有知青们有心气,但也跟顾建国对知青们宽容,上河村年年丰收,知青们只要肯干活就能坚持下来。

尤其是像是徐珍珍他们这样早年下乡的,如今年纪都快冒三十了,作为女性还能硬扛着不结婚,实在是不容易。

如今他们的坚持得到了回报,其他生产队闹得厉害的,基本都是这样的结合家庭。

顾建国又说道:“报纸上说了,这次招生会进行严格的考试,实现公平竞争,择忧录取,到时候由学校进行复审,最后到底能不能考上,考上了能不能去读大学,我这个大队长说了可不算数。”

他怕不提前说清楚,到时候知青们去参加了,没考上反倒是怪上他了。

果然这话一说,平日里爱读书的自信满满,没啥文化的愁眉苦脸。

李明明又问道:“大队长,这次高考不需要政审吗?”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