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3


“突然就走了?”

“是。”首领太监不敢瞒报:“说是穆祯的夫人有了喜,为此回鹿京贺喜去了。”

神宗靠在龙椅上,瞧着面前写了一半的圣旨,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写下去。

如今大王爷五王爷和七王爷都回来了,朝廷收拢到手里的兵权到底要怎么划分,他还想再问问明仪的。

“皇上,高大人在外面候着呢。”首领太监提醒他。

神宗沉默不语,首领太监心领神会,悄悄退出来。

“高大人,皇上正忙着,怕是不得空传召高大人,高大人若有折子,奴才便送进去。”

高维拱手:“还请公公通禀,本官是为了舒娘子来的。”

舒氏?

首领太监想了想,进去通禀,很快就让高维进去说话。

第560章 两老头儿暗戳戳的撕

神宗又在写圣旨,高维自行见了礼,瞧了他一眼才说道:“皇上,舒娘子如今,也有五个多月的身孕了,臣以为,若是以此身份诞下皇嗣,会惹人非议。”

“嗯。”神宗继续写着:“继续说。”

高维斟酌了一下:“舒娘子有孕,即便不能复位,也该给个名分,以此才好留在华仪阁休养,否则,若是以废妃的身份长居华仪阁,只怕大臣们会有闲言碎语,届时连累了皇上。”

“你说的在理。”神宗沾磨的间隙看了他一眼:“不过,这事朕自有主意,不会委屈了她,但也不是现在。”

他竟然不着急给舒氏复位?

高维稍稍吃惊。

“皇后产期将至。”神宗笔尖稍稍一顿:“舒氏因为大火受惊也还没恢复,便不要闹什么事出来了,让她们都好好歇歇,等舒氏平安生产,朕自会给她一个交代。”

因为皇后?

高维听出来他的意思了,他不想给皇后找事,什么舒氏受惊分明就是借口。

“是。”高维应了声。

“还有。”神宗提着笔细细的瞧圣旨:“朕传了陆相进宫,有关兵权的事,朕要与你们一同商议。”

兵权?

高维动了心,也留了意。

很快,陆相来了,瞧见高维就是一副臭脸,高维也没给他好脸色。

“如今,朝廷手里有夏侯家的十万私军以及定北侯府的十万私军,定北侯府的十万私军已经由兵部交涉,充入朝廷,交由定北侯府调度戍边,剩下的十万人,你们觉得该如何安置?”

陆相没说话,像是在思考,高维倒是吭声了:“朝中尚有不少年轻武将,可堪大用。”

他要提拔寒门出身的武将,来巩固自己的势力。

神宗明白他的意思,可是被夏侯家挑衅了三次,他已经晓得寒门大臣关键时刻靠不住了,而且明仪提前就和他讲了该怎么安排,他心里有数,只是不太确定。

“皇上。”陆相白了高维一眼:“夏侯家的私军,得寻一个有战功的人协领才是,而且必定不能有倾向夏侯家的苗头。”

他又在暗戳戳的提醒神宗,不少寒门大臣在夏侯家针对定北侯府的时候倒向了夏侯家。

高维冷眼看过去,和陆相目光交汇,然后两人都是一脸冷漠的移开目光。

神宗靠在龙案上微微仰头琢磨了一下:“朕想,让大王爷协领夏侯家的私军,把他们带到金陵去,一来大王爷是绝对不会和夏侯家有纠葛的,二来离着陇西也远,到了南方,十万大军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皇上英明。”陆相麻溜的拍马屁:“那大王爷手里的兵权,皇上准备移交何人?”

高维立刻抢话:“皇上,齐伯侯府的兵权交给了三王爷,五王爷任巡政之职,也有调度军队的权利,七王爷随同去了渭东,也待了些许的日子,护国公府的兵权也交给了定北侯的连襟李勋南,依臣看,不防择朝中得力的武将,来接管大王爷的兵权。”

他也要提醒神宗,你兄弟们手里的权利已经够大了,不能给了。

第561章 皇帝长脑子了吗

陆相差点一个眼神戳死他:“朝中得力武将?高大人说的是谁?先帝朝的老将们都在边关戍守,皇上登基之后,大魏几乎没有大战,如今在盛京待着的武将,说是从军,只怕连山匪都没杀过,如何能节制兵权?”

“大魏无战,是皇上仁德,此乃大喜之事,怎么到了陆大人嘴里,就成了可惜的事了?”

“高大人,说话还是就事论事的好,节制兵权不是小事,可不是随便拎出一个人来都能胜任的。”

“那陆大人觉得谁是好的人选?”高维反问:“不妨陆大人举荐一位出来。”

陆相根本不怕他,抬手就道:“皇上,臣”

“朕有意。”神宗听见他们俩吵就烦的很:“将夏侯家的私军交给大王爷带去金陵,大王爷的兵权交给七王爷驻守陇南,渭东依旧由段玉柏领军驻守,调回五王爷,接领三王爷手里的兵权驻守盛京以南,由三王爷辅政,华凌调回定北侯麾下,由他安排。”

他说完就看着陆相和高维,他们俩都沉默了。

绕来绕去,兵权全被王爷掌握了,世家大族和寒门大臣,谁都没捞到。

而且,神宗这么安排挺有意思。

大王爷恨死夏侯家了,带了他们家的私军,肯定是你不服我我也懒得拉拢你,在金陵铁定是闹个鸡飞狗跳,完全没有为我所用的可能性,如此还能顺理成章的削了大王爷的实力。

七王爷这次被俘,消息也传开了,跟着大王爷的人也不会看得上他,他要想完全接管也有难度,而且还在陇南,对面就是夏侯家,作为大王爷的老部下,肯定会对夏侯家百般不满,也闹不起事。

让没了外祖家支持的五王爷守在盛京南边提防大王爷,既是一道屏障,也是一条保障,一旦陇西出现动乱,朝廷要退,只能南退金陵,这个时候五王爷的位置就格外重要。

再让这几次都力刚夏侯家的三王爷辅政,分明就是有震慑寒门大臣和世家大族的意思,三王爷人品敦厚,在朝中从未树敌,这样的人来缓和两方关系再好不过。

定北侯府人手不够,定北侯和穆祯两人没办法顾全两支大军,把暗处的穆珏拔了,再把明面上的华凌还回去,帮着定北侯府镇守边关,也是很合理的考虑,不会让外人把手伸进去。

皇帝长脑子了?

他们俩都在心里打转。

“圣旨,朕已经写好了。”神宗示意首领太监拿下去交给他们:“去传旨吧。”

他们俩领旨离开,招呼都不愿意和对方打一个。

不经早朝就把兵权定下,晓得消息后百官都有些吃惊。

神宗登基之后是最防备自己的手足兄弟的,怎么突然之间就把兵权给他们了?

外面议论纷纷,神宗则来了凤来殿。

赵秋容的身子越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