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
口传来了敲门的声音, 她先是惊了一下, 随即飞快跳下沙发光着脚就跑到门口。
她在门口咳了一声, 理了理衣领, 在原地停顿了三秒, 若无其事地开了门。
“你好, 我们是大洋保险公司的。您六年前在本公司购买了一款恋爱结婚保险, 公司查询现已符合条件。”
姜黎哦了一声, 兴致低了下来, 没什么兴奋劲的在合同页面签字。
可能她这副冷淡的态度让保险公司起了疑心, 于是保险人员不得不多问了一句,“那我们再确认一下哈,姜黎女士,您的先生是叫阮星蘅对吧?”
姜黎嗯了一声,想起来这个恋爱保险是怎么回事了。
是她刚和阮星蘅谈恋爱的那一会。
她骄傲又自负,觉得她和阮星蘅一定会天长地久,一路相守走到结婚这一步。
谁能想到中间的四年会是那么物是人非。
保险合同最后有两种项目可以选择。
一种是领取一万元奖金。
另一种是999朵红玫瑰。
姜黎不假思索选了999朵红玫瑰。
保险公司说花就在隔壁,下午就能开车给她送过来。
姜黎脑子里灵光一现,忽然就有了想法。
等到下午花送出来的时候,她前镜自拍,大大的比了个耶,顺手发了个朋友圈。
【下雪天虽冷,但玫瑰暖人(比心)】
朋友圈一发,底下瞬间多了不少评论,姜黎随便翻了两条,都在问她是不是谈恋爱了。
她哼了一声,挑了个和阮星蘅共同好友的,加了三个感叹号回复道:快了!!!
姜黎抱着手机翻了半个多小时。
消息提醒阮星蘅赞过。
她哼笑了一声,心满意足闭上眼睛开始午休。
而另一边接近国境线的某医学研究所,和京市大雪纷飞的严寒不同,这儿是毗邻阿非利加洲,气候类似于热带雨林,湿热且蚊虫多。
阮星蘅他们将新采来的草本植物放入无菌袋中,一一做好对照组实验观察。
出了试验舱摘下无菌面罩,他们的脸上都被闷出了满头的汗。
先出来的是尹浩中,试验舱里要保持恒温,他每天穿着厚厚的无菌服身上被捂出了一身的痱子。他一出来就迫不及待地拿了冰柜里的冰水降温,顺道把目光落在阮星蘅身上。
他和紧随其后的项天说:“咱们蘅哥干什么呢?一出来水也来不及喝就抱着手机看?”
研究所的项目是国家级机密项目,平时他们的手机都是被严格看管的。
这几天项目进行到尾声,每天晚上结束的时候会给他们半个小时的时间看看手机。
项天也奇怪:“昨天阿蘅看手机的时候还是笑着的,今天怎么就不大高兴了?”
尹浩中啧了一声,一副知道内情的样子,“家里小祖宗闹得呗。”
今天是项目的最后一天,在收尾的时候他们得到了堪称惊喜的实验数据,喻教授大喜过望,当即吩咐人定了两桌酒席,以表庆贺。
所有人都在欢呼,喜悦的氛围像是火把交递传播至每一个角落。
除了阮星蘅。
他独自坐在喧闹外的阴影,鸦羽黑睫垂下,脸上一丝波澜的表情也没有。
阮星蘅在想来半个月前的某一天。
他临时去医院拿资料的路上刚好撞见了从心理咨询室出来的姜黎。
她看上去很慌乱,有种秘密被撞破的感觉,忐忑又不安地试探着他。
阮星蘅当时假装什么也没看见。
事后他去找了方菱。
方菱笑眯眯告诉他:“阮医生,探听病人的隐私可是违规的哦。”
阮星蘅默了一下,情绪在冷静中到达顶峰,又被他按捺下去。
他问:“她是不是很不开心?”
方菱愣了下,惊讶的神色一闪而过,随即很快明白过来阮星蘅大概就是姜黎口中那个令她十分苦恼的“前任”。
清冷又疏离,温润却冷淡。
外表看着很清润周正,深沉的目光却有一种让人深陷的魔力,张力拉扯到极致。
难怪她会陷的无法自拔。
方菱笑了笑:“可能吧。她好像陷入一种自己无法解决的情绪里,你知道的,人的心理总是会因为缺爱而生出奇奇怪怪的毛病。”
阮星蘅想过无数个可能。
想过姜黎新鲜劲过了,厌烦了他;想过她从没爱过,只是彻头彻尾的一个小骗子。
但是他没想过,她会不开心。
夜色深沉,干燥闷热的空气紧紧包裹住他的身体,像是掐住了他的咽喉,阮星蘅在得出这个定论后有一瞬间的呼吸困难。
他想抽烟。
肆虐的情绪在这一刻到了顶峰。
他独自一人在夜色的长廊里灌着冷风,在无人应答的暮色里颓然地垂下头。
“要怎么办?”
夜色在下沉,黎明在破晓,他的心随着黑夜一寸一寸往下坠.落。
是很陌生的无力感。
过了一会儿,他慢慢抬起头,目光又恢复了那副清冷不世俗的样子。方菱在那头揶揄他是否也需要分手后的感情咨询服务,阮星蘅婉拒了她的好意,伸手抚平栏杆上被压出的水痕。
“没关系,在一些必要环节里她缺掉的爱,我都会慢慢弥补给她。”
-
接近凌晨,当地的一家特色酒楼里灯火掩映,热闹非凡。
尹浩中从第一桌喝到了最后一桌,摇摇晃晃从楼上下来的时候,就看见他蘅哥形影单只地站在楼道的尽头吹冷风。
他嘿了一声,站在原地看了一会儿。
秉持着对阮星蘅素来的仰慕,他上前主动拍了拍他的肩膀,“哥,怎么不上去玩?”
“太吵了。”
阮星蘅淡淡笑着,眉目敛下温柔的水气,半个身子都隐没在黑暗的阴影处,满堂的喧闹也藏不住他静默的孤寂。
别人说这话尹浩中兴许还觉得他装逼,但是阮星蘅说这话他听着丝毫不意外。
他和阮星蘅认识一晃也要十余年了。
他就是这样一个清清冷冷的人。
出生书香世家,在那个年代父母都是难得的知识分子。尹浩中还记得暑假自己第一回 去阮星蘅家里,几乎被他家的氛围吓了一跳。
要怎么形容呢?
就是一个字。
“冷”
饭桌上不会有谈笑的声音,阮父阮母都是严格不开玩笑的性子,偶有的几句交谈问的都是一些高深的话题。
譬如最近读的什么书,看的什么杂志报纸。
尹浩中也是那时候才知道,原来有的人身边从来不会有漫画小说,张口闭口就是论文数据,难怪阮星蘅会被养成这副冷淡又固执的样子。
后来上了大学,父母的管束渐渐少了。
有个明媚又张扬的姑娘闯进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