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3


定就回来了。”

这只是巡幸,又不是出征打仗,皇阿玛肯定是要回到紫禁城过年的。

他伸手拉着顾幺幺的手,握在自己的手心里用力捏了捏。

顾幺幺刚想说话,忽然脖子上一暖,一个小小的热热的身子趴到了自己背上,原来是弘昀也过来了:“额娘!”

二格格这时候很懂事,看着阿玛和额娘似乎是有话要说的样子,于是过去就哄着弘昀和三格格到旁边去玩了。

她自己还是个小孩,给人当起姐姐来却有模有样,一手拉着弘昀,一手拉着三格格:“去看狗狗!”

三格格重重地跺着脚,虎头虎脑地喊着:“看狗狗!狗狗!”

墩墩趴在门口,本来是昏昏沉沉快睡着的样子,听见“狗狗”两个字,耳朵就灵敏的转了一下。

它吐着舌头,转过头来看见小主人朝自己走过来,于是开心的翻了个肚皮朝天。

……

屋子里,四阿哥的话倒是比平常多了不少。

毕竟这一次出去不一样,顾氏不再是挺着大肚子的孕妇,三格格和弘昀现在也已经是可以开口讲话的小娃娃了,二格格更是个小姑娘了。

还有弘昐,弘晖,一个在上书房,一个在前面书房。

孩子们都在长大。

乌拉那拉氏看着儿子弘晖长大,难保她的心思也不会跟着长大。

“爷不在你身边,无论出了什么事情,千万不能别人指责几句,你就傻乎乎的往自己身上揽。要学会把问题都往外推——尽管推!等爷回来了给你撑腰,”

四阿哥语重心长的点了她这一句。

很怕她吃亏!

顾幺幺先是微微张了张嘴,然后就用力点了点头。

不用问,这“别人”指的就是福晋了。

四阿哥看着她,怎么看怎么觉得不放心,于是又细细地叮嘱了一番。

顾幺幺简直想让四阿哥干脆把他们母子三人也全部都给带上算了。

不过,也就是想想。

还是罢了罢了!

塞外的条件是一回事,最关键是倘若这一次真的是康师傅废太子之行,太子当真对康师傅有谋逆之举……那,说不准会有兵戎相见,血光之灾。

就是一滩浑水!

还是不要趟浑水的好。

“爷也要处处当心啊!”顾幺幺握住了四阿哥的手,想到这儿,忍不住嘱咐道。

……

福晋那边,这几天也因为巡幸的事情而忙的团团转。

四爷已经说了,除了伺候生活起居的婢女以外,府里的几个都不带。

乌拉那拉氏放下了一颗心,却也没有多么高兴——本来就是意料之中。

倒是沁秋斋那边,耿格格和几个侍妾很是翘首盼望了一阵子。

毕竟,侧福晋有三个孩子需要照顾,是肯定出不去的了。

直到给福晋请安的时候,听说主子爷没准备带人,耿格格和另外几个侍妾失望地收回了眼神。

第264章 惊险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万岁携太子与诸皇子,从京城出发,向塞外而去。

临走之前,四阿哥也单独将弘昐叫到了前院书房:“万岁虽然离宫,上书房一切照旧,只管好好读书就是。”

弘昐低头行礼:“儿子谨遵阿玛的嘱咐, 请阿玛放心,阿玛路上也要一切保重。”

四阿哥点了点头,走过去伸手在儿子肩膀上拍了拍:“虽然是在前院住着,但你随身的奴才——也要都约束好。还有你那些伴读……”

伴读原本一般都是小阿哥们母族的人,李氏因为被四阿哥所不喜,这些找来伴读的孩子自然也就是都是四阿哥另外挑的。

弘昐道:“伴读们很知规矩,都劝勉儿子勤学努力,儿子也从不纵容他们调皮。”

四阿哥本来想说的就是这个, 听弘昐已经猜到了自己的心意, 他欣慰地笑了笑,用力捏了捏弘昐的肩膀。

……

塞外巡幸,风光与京城里自是大不相同。

转眼间,几十天的光景已经过去了。

这天晚上,夜空昏暗,没有丝毫月光星辰,如往常一般,扎营之后,皇子们各自歇下,四阿哥正在帐子里看着福晋寄来的家书,忽然直郡王身边的侍卫就过来了,说是王爷有事想与四贝勒相商,还请四贝勒过去一趟。

四阿哥放下书信,扫了来人好几眼,心想直郡王有什么大事不能白天里说,非要等到大家都安营下来才说?

这侍卫看着眼神、语气, 也不像是有急事的样子。

他过去了直郡王那边,结果才刚刚进了帐子,就被直郡王一把给搂了过去:“老四,过来!”

四阿哥这才看见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都坐在这儿,身着草原打扮的婢女正在添上奶茶。

看见四哥过来了,两个小皇子都站了起来,对着四阿哥恭恭敬敬行礼儿:“四哥!”

直郡王压着四阿哥的肩膀,让他坐下来了。

熊熊的火苗舔舐着炉边,烤羊肉带着微微焦香的香气,弥漫了整个空间。

……

康熙这几天睡得都不太踏实。

事实上,他已经连续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

一个像年轻时候,身强力壮之时的好觉。

当然,这也不是巡幸的原因——在紫禁城里的时候,康熙也是一样。

或许是年纪上去了。

他紧紧皱着眉头,躺在一片明黄色的床褥子上,有时候忍不住低声的哼哼一声

梁九功跟雕塑一样守在帘子下面,恨不得自己连呼吸都没声,指挥起下面的奴才们,用的都是眼神和手势。

伺候的太监和宫女们行动越发轻手轻脚, 生怕闹出了动静, 破坏了万岁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那一点可怜的睡意。

天子雷霆之怒, 谁承受得起?

对于容易失眠的人来说, 屋子里有一丁点儿光线都会成为影响睡眠的因素——康熙年轻的时候不觉得,自从康熙四十年之后,寝宫的帘帏便全部换上了最沉重的质料

经纬密密织,看着是一片金灿灿的明黄,却比最深沉的黑色还要不透光,彻底笼罩住了帝皇的权威。

伺候的奴才们都退下去了,大帐之中陷入了一片黑暗,康熙翻了个身,又哼哼了一声。

凭借着多年伺候的经验,梁九功明白——万岁这一声哼哼,是表示口渴了,想喝茶。

他摸着黑悄无声息的走过去,将茶盏准确无误的献到了龙榻之前,悄声道:“万岁。”

就在这时,茶盏外侧的瓷面上,忽然反射过一道森幽的、带着凉意的光线。

只是那么微弱的一瞬间,梁九功抬起脸,居然在黑暗中看清了万岁憔悴而疲惫的面容。

哪来的光线?

奴才们早就已经按规矩退下去了,不遇传召,不得入内。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