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9
衣裙,过一阵热了她就穿。
柳叶诶了一声,周娇娇问她年糕去了哪里。
“今天是花朝节,县里头很热闹,二少爷带着小姐逛街去了。夫人放心,木生和元喜跟着他们呢,不会有事的。”
“他们也那么大了,也没什么让我担心的。县里真是一年比一年热闹,现在百姓都过起这个节日了,往年根本都想不起来。”
“可不是嘛,奴婢早年也去过府城,现在想想一对比起来,咱们小小一个县城都快要有府城热闹了。大街上人来人往的,出去一趟鞋被踩丢了都不知道。”
柳叶这话虽然有点夸张的意思,但确实也不无道理。
如今的奉元县早就已经不是当初的奉元县了,面积大了两倍,大大小小吃喝玩乐的铺子数都数不清。人来人往、摩肩擦踵,早就已经成了青州一个重要的城池。
“花朝节街上都是人,三哥又要辛苦维持秩序了。”
“三舅爷身为县尉老爷,吩咐底下的官差巡逻就好了,想必也累不着什么。”
一年前,奉元县的老县尉告老归家,周三哥因为表现优异、屡破大案,被他和谢县令推荐做了下一任县尉,现在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四处巡逻的小官差了。
周娇娇点头同意了柳叶的话,把冬瓜放到了地上。
“娘!”
外头传来年糕咋咋呼呼的喊声,周娇娇转头向窗外看去,看到他一阵风似的跑了进来,后头还跟着闺女糯米。
“娘,你看这是什么?”
年糕笑着跑进了屋子,他今年才十岁,个子就已经比柳叶还要高了。
穿着一身银白色的衣衫,大长腿一迈,年糕跨过了面前挡路的凳子,给周娇娇看他手里拎着的东西。
“这是什么?耳环?”
“不是耳环,是耳坠。娘你看多漂亮啊,这个是用琉璃珠子穿成的,那个西北的商人大叔说,他们那里还有用宝石和珍珠做的耳坠呢!”
周娇娇把他手里的东西接过来,纯蓝色的琉璃耳坠阳光下反射着光辉,银环上头雕刻着一些看不懂的图腾,非常有异域风情。
“是很好看,一看就不是咱们这儿的东西。”
年糕嘿嘿一笑,道:“这耳坠娘戴起来一定很漂亮,可惜我们从前都没见过。等儿子长大了,儿子就组建一个商队,走南闯北,把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给娘和妹妹搜罗来!”
年糕一周岁抓周的时候抓的就是算盘,这些年来逐渐长大,他对做生意也越来越感兴趣。
平常没少跟在顾云后头看他忙活生意,也记不清是哪天,他突然就跟两人说他以后也要做一个商人做生意。
他这个性子,做生意也的确适合他。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做父母的支持就是了。
年糕想做商人,周娇娇和顾云并没反对。只告诉他需得先认真读书,认字明理之后才能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听见他说的话,周娇娇捏了捏他的小脸,含笑道:“我儿是个有孝心的好孩子,既然你这么说,娘可就等着了。”
年糕开心地嗯了一声,元喜进来跟周娇娇报信。
“夫人,今天我们在路上遇见了您娘家二婶,她说她家摆席的日子定下来了,让您后天晌午把糯米和年糕都带着,和老爷一起到她家去吃席。”
辛苦多年,周二叔和周二婶今年终于在县里买了铺子,这几日正预备着搬到县上来,办乔迁宴的日子也刚定下。
周娇娇听见很高兴,回他道:“知道了,到时候我会去的。”
………
周二婶办酒席的那天,周娇娇和顾云没直接到她那去。
一早起来换好衣裳吃完饭,两个人带着孩子先去周记早点跟何氏和周老爹汇合,在那坐了坐,等着周家兄弟几个都来了,一群人才浩浩荡荡往周二婶家里去。
周二婶正在门口招待客人,老远看到了他们,咧嘴一笑,上山跟他们说话。
众人给她道喜,周二婶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让他们赶紧进院,带着他们入了座。
院子里已经来了很多人,周老爹他们在主桌跟周二叔、周大姑一起坐,周娇娇跟周大嫂她们坐在旁边一桌。
妯娌长辈们互相闲聊,周娇娇也跟回娘家吃席的周二妮和周大妮聊天。
糯米和雪莲从她们跟前匆匆跑过,周二妮脸上略带一丝感叹。
“看看这满院的孩子,不知不觉中,咱们这一代已经老了。”
听见她的话,周娇娇也把目光投向了院里的孩子们。
不算她、周二妮和周大妮的孩子,院里光周姓的孩子就已经站了一堆。
吴莹这几年又添了个儿子,冯英兰生育了一儿一女。不算周二叔家的五个堂侄子侄女,周娇娇亲兄弟家的侄子侄女就有十个。
而且这些还只是周家第三代,前一阵周小虎生了儿子,周家第四代也降生了。
周娇娇也是无限感慨,悠悠道:“岁月不饶人啊。”
周大妮在一边笑着插话:“咱们周家子嗣多,人丁兴旺,一大家子又和和睦睦的,以后日子一定能过得特别好。”
周娇娇笑说那倒是,想起周大妮的女儿银杏正月里头把出了喜了,和周二妮问起她相关的事…
周娇娇她们聊的热烈,周老爹和周二叔他们也在聊着天。这个时候时辰也到了,灶房里开始往外端菜,他们便边吃边聊。
“想想我们小时候,哪吃得起这么好的东西。我记得那时候娘做了个粗面馍馍,咱们兄妹三个抢的跟什么似的,生怕吃不着这口干的粮食。”
瞅着一桌子色香味全的鸡鸭鱼肉,周老爹回想起从前的苦日子。
周二叔呵呵笑,“是啊!那时候能吃上顶饱的干饭就不错了,吃肉想都不敢想。”
周大姑在一边接话:“别说是咱们小时候,就是娇娇他们小时候,大哥和二哥家里的日子不也过得紧巴巴的?尤其是那年饥荒,那一个个都饿的面黄肌瘦的,来阵风都能吹倒了。”
众人呵呵笑,一边的周二婶问何氏:“大嫂什么时候启程去小虎那里?走的那天告诉我们一声,我们去送你。”
“对,去送去送。”想起这茬,周二叔也赶忙道。
何氏咽下嘴里的饭摆摆手,回他们:“不用去送,我们一共也没多少东西,有老二老三他们几个送就够了。定下的日子是后天,我本来想再等半个月的,可是小虎非得急着叫我们现在去。”
周小虎去年终于中了举,他名次不错,还没继续去参加下一场考试,就补了空缺,被赏识他的贵人举荐进入了仕途。
如今他已经是一县的主簿,虽然官不太大,但是未来的升职空间却不小。
寒门子弟哪有几个能上来就做了大官的,还不是要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熬。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