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


香。”

妇人点点头,眼睛看着碗里的豆腐脑,尝了一口,眼睛立马亮了一下。

妈呀,这个也好香啊!

赶紧让儿子也尝尝!

随即跟她们点了一下头,转身急急的进店去了。

其他观望的人也陆续动起来了。

好像,还不错?

原本他们还觉得豆腐脑有点贵,毕竟大肉包子才五文一个,这个豆腐脑就要五文。

但现在看了那妇人的反应之后,也不在意了,都想尝尝到底是什么味儿。

毕竟都住在县城,经济实力自然是不差的。

于是纷纷凑上前来,你要一碗,我要一碗的买着。

有人还买了馒头,发现个头大不说,还又香又软,一买就是好几个走。

正是吃早食的时候,买的人不少。

有不知道咋回事的,看摊子前面这么多人,也过来跟着凑趣挤着,一眼望过来,显得周家这小生意越发红火。

这下可把三个人忙个够呛,周娇娇在一旁疯狂烙饼,何氏和王氏面对一堆客人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忙的直冒汗。

但三个人都乐不得的辛苦。

就这一天,这个东街卖早点的就在县里出了名。

那个小摊卖的豆腐脑啊,又嫩又滑,比豆腐好吃多了!还给你淋上一勺卤汁!你必须得尝尝!

还有酱香饼啊,酥脆咸香!吃起来直掉渣!特别好吃!

在哪儿摆摊?

你就去东街那个小桥边上,那小娘子说了明早还来,到时候我带你一起去!

对了对了,记得带碗装!

吃过的人四处宣传,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给周家带来了更多的客人。

当然,他们现在还不知道。

何氏几个人高兴坏了,东西很快就卖完了,码头的活得忙很久,她们三个就先回去了。

到了家,何氏坐在床上就开始数钱,发现今天这一天就赚回了一小半的本钱!

等晚上吃饭,全家知道了这个消息都很高兴,脸上的笑容久久都下不去,何氏就连睡着的时候嘴角还含着笑。

有了第一天的激励,周家人接下来的日子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努力赚钱,每天早早就睡觉,第二天天不亮就爬起来揉面蒸馒头,做豆腐脑。

几天下来,他们这个小摊在县里也收获了不少稳定的顾客。

一天傍晚,周娇娇正和何氏坐在院子里摘菜,讨论今天的生意,转头看见了大门外远远的有人走近。

何氏也注意到了,走到门口迎接。

“顾云来啦?吃饭了没有?”

顾云手里提着一条肉和一条鱼,另外还有一包油纸包的点心,份量都不小。

顾云回答说吃过了,又对何氏笑着说:“之前多亏您和周叔帮忙,一直没来得及道谢,这点东西您收着做了吃。”

何氏一下子变了脸色:“你这孩子,你这是磕碜我和你周叔呢,我们那帮的忙根本不算什么,这得花多少钱,你快拿回去留着自己吃!”

顾云就知道周婶会拒绝,忙说:“周婶你就收下吧,这些并不算什么,你要是不收,回去我娘可饶不了我。”

何氏摆手,心意领了,但东西还是说不要。

顾云一时没了办法,看到院子里的周娇娇,朝她眨了下眼。

周娇娇好笑的站起来,走过来劝何氏道:“娘,你就收下吧。你要是不收,顾婶是不会饶了顾云哥的,说不定还得再让他来!”

何氏犹豫了一下,顾云赶紧说:“是啊周婶,我要拿回去我娘肯定饶不了我,我肯定还是要来的,您就收下吧,这都是我的一片心意。”

何氏无奈,只好接了过来,警告他再也不许有下次,不然她就要生气了。

顾云笑说好,何氏叫他进来坐,人去灶房放东西去了。

顾云看着周娇娇,从怀里拿出了一小包东西塞给她。

周娇娇接住,看到里面装着的是糖,看向顾云。

顾云对她笑了一下,说:“我记得你以前最爱吃糖,这是我从封州那边带回来的牛乳糖,一共也没带多少,你留着自己吃。”

周娇娇一时间竟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听我娘说了,没想到娇娇现在这么厉害,那天多亏你救了她。这些年我不在家,麻烦你们一家帮忙了,你就不要跟我客气了。”

顾云从小就跟周家哥几个一起玩儿,自然也跟周娇娇关系好的很,有好吃的也记得留给她。

听到他的话周娇娇也在不多想,笑着说:“谢谢顾云哥!”

周娇娇把牛乳糖放好,何氏也出来了,顾云就要告辞,何氏给他装了一些豆腐脑出来,叫他带回家去尝尝。

顾云还没听说过豆腐脑,知道是周娇娇做的之后,立马惊讶的夸她厉害,回去品尝了。

周娇娇把牛乳糖的事告诉了何氏,何氏笑着说顾云是怕你哥哥们眼馋跟你抢,也叫她自己收起来。

有了肉,何氏也不抠搜,当天晚上就切了一小块做了吃,还切了一块让周大哥给周二叔家送去。

想起这些天的辛劳,周娇娇把肉切成肉丝、做成肉丝酱。又去揉面,做了好些手擀面。

晚上吃饭时一人一大碗面,淋上肉丝酱,再加上周娇娇准备的黄瓜丝,撒上葱花和香菜碎,全家人痛痛快快的吃了一顿。

周小虎觉得自己实在太幸福了!

每天都能跟着蹭吃馒头、饼和豆腐脑,今天还吃到了肉酱面,饭后小姑还给了他牛乳糖,简直快乐的要飞起来啦。

要是能一直这样就好了!

何氏没去关心周小虎的小心思,她这几天一直在留意家里的鸡。看到新买的大公鸡和家里的母鸡相处的很好,她满意的笑了,告诉家里人不要再去捡鸡窝里的蛋,等着母鸡自己抱窝。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一家人努力搬砖赚钱。何氏又陆陆续续的买了些米、面回来,早上卖出的早点就更多。好在周二嫂也跟着一起去县里帮忙,几个人才忙的过来。

随着周家人去县里频繁起来,村里头的人也渐渐的知道他们家在做生意了。

都挺佩服周娇娇的,觉得她饭食手艺是厉害,啥都会做,还能挣钱。没闺女的人羡慕,有闺女的就天天拿她做例子,让自家闺女苦练饭食手艺。

大部分都没什么恶意,但总有人例外。

几乎每个村子里,都会有那么个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人家,而王有泉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说起来这一家,跟周家还能扯上那么点关系。

这王有泉是周大嫂王氏的亲戚,不过也是远亲,八辈子都不联系一回那种,唯一一样的也就是姓了。

王有泉娶了个婆娘李氏,两个人如出一辙,一样的懒,生了个儿子王大贵,完美继承两个人的缺点。

家里地不多,但年年都最晚种完。也就是娶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