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5


有余悸地受到了教训,此后在面对妻子的时候,就多了些说不清的心虚和妥协。

这三家的媳妇愿意留下,不是为了感情就是为了孩子, 丈夫愿意退步,她们也愿意尝试着以后好好跟他们过日子。

于是祝家的气象就被分成了四派。

一派已经和离的, 生意忙碌受阻、家里又没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人,烦恼日渐增多的时候, 他们对家里人的怨怼也跟着增多了。

就连过得好的几个弟弟的家庭都会被他们迁怒, 更别说是首当其冲的、骄纵蛮横、不加收敛的祝英台了。

一派得了妻子给的机会, 在慢慢地熬过难关的, 在自己的小家庭的羁绊也跟着变得更加深刻, 并且开始反省起自己往日的作为来。

祝英亭自成一派, 他还没有娶妻呢。

不过有了邱玉婵的干扰, 在宠爱祝英台的时候,他本来就留有底线——虽然这个底线,不过是跟他的其他家人对比起来的罢了。

如今有四个哥哥的家庭因此而分崩离析,他们还动不动地就要上门来找他喝酒诉苦。

祝英亭费尽心力安慰他们之余,也对他们往日的行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第四派,就是祝夫人和祝老爷了。

谁也没想到,在感情上如此依赖祝老爷的祝夫人,竟然会选择与他和离。

朝廷政策变动,几个儿子都陆陆续续地赶了回来,祝老爷却仍然留在女儿的身边,跟女婿唠嗑、给跟他们八竿子打不着一块儿去的百姓们分发粮食、甚至还关照起梁山伯寡居多年的母亲来了。

祝夫人已然不关心,祝老爷到底为什么迟迟不肯回来。

她的这个丈夫,一向都是个没本事的男人。年轻的时候她图他对她好,她为他生儿育女、保持家务、甚至连生意上的事情、她都帮忙一起打理了。

可是临到老了,他却有了比她更重要的人。

祝夫人也是到了眼下才看清,不是不娶妻、不纳妾,男人就是对你好的。

祝英台是她千辛万苦、十月怀胎才生下的女儿,她当然疼爱她,当然也希望自己的丈夫可以像她一样地疼爱她。

可是她的丈夫却将女儿看得比她还要重要,她的儿子们也把妹妹看得比她更重要。

以前祝夫人从来都没有思量过这个问题,毕竟这个世界上,哪有娘亲会跟自己生下的女儿争宠的?

可是他们近日这一去,她大病一场,却是看得清楚了。

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哪个做娘的会跟自己的女儿争宠;可是又有哪个做娘的,会在教训自己的闺女的时候,被家里所有的男人当做是敌人一样的看待呢?

祝老爷哄她是为了女儿,冷落她是为了女儿,抛下她一去不回也是为了女儿。既然如此,那他就跟自己的女儿过去好了!

她不伺候了!

祝夫人是个一旦下定决心,就不会再回头的人。

所以祝老爷不回来,她也不会再写信去催他,只是把家里几个可怜的儿媳妇们的退路给安排好了。

最后还是祝英亭,给祝老爷写了一封信,把家中的变故告知了,让他赶紧回来陪陪母亲。

祝老爷只是最爱祝英台,又不是一点儿都不爱祝夫人了,他就心急火燎地赶回来了。

可是他一回来,将要面临的竟然就是祝夫人提出的和离。

祝老爷整个懵了,祝夫人却异常坚决。

先前她分家、帮助几个儿媳妇和离的事情,到底给几个儿子的心里留下了一点隔阂,所以祝老爷才只是祝英亭一个人叫回来的。

现在他们哪里还顾得上心里的一点隔阂?纷纷上门来劝。

祝夫人知道几个儿子之所以会养成这样的性子,跟自己的教育也是有着分不开的关系的,所以她也没拦着几个儿子上门来。

只是你上门叙旧可以、谴责可以、孝敬可以,唯有让她不要和丈夫和离一事——免谈!

就在祝家分崩离析、祝夫人和祝老爷两相僵持的时候,祝英台她又来了。

而且还是为了那么一件事儿——要粮!

这回不等祝夫人反应,祝老爷纠结,憋了这么久的气的祝家哥哥们终于忍不住了!

祝英台刚嫁出去没多久,朝廷的风向就变了,祝英台手里的嫁妆可以说是祝家最值钱、最没有风险的东西了。

本来她分走的嫁妆就多,少许铺子、大量金银、珠宝、古董……

是,祝家的立身之本是还在,可是那是他们剩下来八个人分的!

嫁妆银子是祝夫人一个人定的,那时候他们还没分家,就是几个哥哥当场清醒了,至多也只能道祝夫人一句偏心。

他们对妹妹的嫁妆心里没数,祝英台她自己还没数吗?

她哪来的脸?在拿走那么多东西以后,还上娘家这来打秋风的?

因为她每次上门都只拿了那一点点银子,几个哥哥还以为她嫁妆银子不够——肯定不是祝夫人给的少了,只是没想到祝夫人给了那么多,多到可以支撑她大手大脚的生活。

所以之前祝英台上门求援的时候,他们可以说是表现得异常大气。

到了梁山伯的任地才知道妹妹一家到底有多有钱!那大鱼大肉、那翻新过的府邸、那根本就没有改变过的生活习惯……

只是他们当时习惯了祝英台在家里独一份的宠爱、祝家也还没经历什么波折、之后要平账的也不是他们。他们也就没有意见,甚至还在那边帮起忙来了。

分家的时候,祝夫人直接公布了祝英台的嫁妆单子,他们才知道妹妹分走的远不止他们的想象。

碍于当时还存在着的兄妹情和放不下的面子,他们一没跟祝英台计较,二没让她补足那些粮食的差价,三没求她帮家里度过这个难关。

可是这都什么时候了?

以前他们对她不好过吗?她对这个家里没有感情吗?她是不知道她自己既得了嫁人的那一份好处、又来家里抠走了一部分他们应得的吗?

她到底是怎么敢的呀?

怎么敢在家里出事的时候,一不想着回报、二不想着帮他们度过难关,竟然还敢来找他们要粮!

八个哥哥,就连受气最少的祝英亭都忍不住说了她两句,更别说是那些间接地被她牵连得妻离子散的了。

祝老爷倒是想帮忙,甚至还近墨者黑地对祝夫人用起了道德绑架的那一套——你知道那些没饭吃的百姓有多可怜吗?

看透了一切的祝夫人对他没有半点耐心。你想帮忙?行!看到这份和离书了吗?签了它,你就有粮食可以帮到你的亲亲女儿了。

祝夫人真正如他所说地变得“铁心石肠”起来,祝老爷反而萎了,一个字不敢多说,只敢让祝英台先拿自己的嫁妆银子顶着。

祝英台哪里想得到?自己不过是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