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3


偶尔忍不住了,想要给祝英台传授一些治家的经验吧,这闺女的态度倒是好,但是她盘算完了她教给她的“必备”的花销以后,银子还是流水一样地花了出去。

梁母也不能谴责她,只能自己心梗了。

可还有一点,祝家庄能供得起祝英台这般奢靡的花销,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无数只能下金蛋的鸡。

现在它把攒下的金蛋分了一大部分给祝英台,祝英台却孵不出新的金鸡来。

那这些金蛋,又能供得起祝英台多久的花销呢?

祝英台不是算不清这笔账,只是她从小就被宠爱,就算嫁出去了,也不觉得那些金鸡就跟自己没关系了。

就比如说这一次,梁山伯想要筹备粮食。

他既没有门路,又不想利用妻子的嫁妆到市面上高价收购粮食,祝英台就拍着胸脯,将这事儿揽了下来。

没有门路怎么办?

——找她哥去啊!

不想利用妻子的嫁妆,但是又没有银子怎么办?

——让她哥把粮食低价卖给她啊!

一次还好,祝夫人心疼女儿,只当做是没有察觉。

第二次运粮,祝夫人是当场撞见。未免儿子们说她偏心,也担心天真单纯的小女儿拎不清,祝夫人当时就把女儿给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祝英台登时就面呈郁色,看得祝老爷和哥哥们心疼不已,倒是让祝夫人枉做小人了。?

第178章

祝英台当时就要离开, 连粮食都不准备要了。

反正就凭她的嫁妆底子,还真不用在家里受这份闲气。

祝老爷和祝家哥哥们慌啊,本来就连半卖半送都算不上的粮食, 这下子是彻底白给了。不止要给, 还要亲自送上门去,连哄带安慰地求祝英台收下。

落得个里外不是人的下场的祝夫人, 是彻底被这些人给气乐了。

祝老爷和祝家的几个哥哥知道心疼女儿和妹妹,难道她就不知道心疼了吗?

问题是她再心疼女儿, 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儿为了一个男人,把娘家的底子都给掏空了啊!

祝英台不善经营, 因此她出嫁, 祝夫人给她陪了许多的田产、房产和金银。

祝家八个儿子,只得了祝英台这么一个小闺女, 她更是祝家三代之中,唯一的一个女孩,受宠程度何止局限于他们一家?

祝夫人给她准备嫁妆,几乎把他们祝家泰半可以流动的资金、积攒的金银和收藏的古董都给随了进去。还给祝英台在梁山伯的族地和属地附近, 置办了不少的田产和房产。

担心她嫁了人以后没有归属感,非但家里那栋独属于她的小楼日日都有人打扫, 还给她在祝家周边分了一部分房产。

不善经营,所以铺子给得不多, 但是大多都在祝家庄的周边, 他们可以帮着照看一二。

……

可以说, 如果不算邱玉婵自己奋斗出来的产业, 那真是隔壁郡守家嫁女儿的阵仗都没有她们家的大了。

祝夫人此举已经惹了家中众儿媳的不少微词, 只是她是这个家的掌家人, 尚且还能弹压得住。

而且因为不方便和没有先例的缘故, 这年头相当金贵的粮食和祝家人赖以生存的土地,祝英台却是没有分得多少的,又有祝家哥哥们的维护,家里那些不和谐的声音才被渐渐地压制了下去。

如今女儿连置办粮食,都要回娘家来打秋风。祝夫人一是不想女儿被她的那个穷鬼丈夫蒙骗,二是不想几个儿子的家庭因此不睦。

结果可倒好,女儿为了她那个没担当的丈夫记恨上了她,几个儿子也觉得她不慈。

想要甩手不管这些人吧,女儿运走的那些粮食的亏空却要她来填补!

——谁让她是这个家的掌家人呢?

祝夫人就这么被自己最亲近的这些人气得病了。

这要是放在从前,祝老爷哄完了女儿,就会回来继续哄老婆,哄得祝夫人心情转好、勉强不跟他们计较。

只是这一次,朝廷却率先出手,料理起了他们这些垄断田地的世家大族。

他们收拢的那些流民,每一个都要被编制入户、开始纳税。

祝家庄之前借着收拢流民的举动,攒下了不少家业。

之前朝廷会给流民分田分地,因为只是一点薄田,流民完全无法借此支撑起自己的生计。

世家大族就借此机会出手,收拢流民和田地,得到免费的劳动力和积少成多的田地。

其中便以祝家为最,收拢的流民竟能以数万计!

如今要为这些流民入户缴税,弃之,恐流民暴动;置之,祝家嫁女已经耗去他们泰半的流动资金,他们哪来的银子?

祝夫人为了这件事情忙前忙后,忙得嘴角都要起泡了。

可是她的相公和儿子们呢?竟然在那个邪门的女婿和她自幼宠爱长大的女儿的带动下,置家中的家业于不顾,在梁山伯的任地上为那些百姓免费分发食物!

祝夫人气得病得更加严重了,最后还是她往日里薄待的那些儿媳妇们,对她照顾的照顾,帮忙给儿子去信、骂醒他们的骂醒他们,还有帮忙跑腿的,帮忙料理家务的……

虽然她们这样待她,并非出自于所谓的孝心和宽容——当然这些美好的品德肯定也是占了一部分的,可是她和祝老爷此前不贤,安能要求她们此时完全真心以待?

这些儿媳妇们,其实更多的还是怕大厦将倾,之后她们会失去容身之所。

但是不管她们的出发点如何,起码比那些在嘴上都要谴责她不慈和心狠的相公、女儿、儿子们好多了吧?

所以等祝家庄的那些男人们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陆陆续续地赶回家里来以后,祝夫人心中已经有了决议——她要跟他们分家。

这不仅仅是出于失望和赌气,这也是面对此前危机的并非最好、但却是最合适的办法。

分家以后,他们家的产业进行拆分,目标小了,朝廷的针对性就没有这么强了。

之后他们愿意为那些流民纳税,就变卖产业;不愿意为那些流民纳税,就承担风险。

总之,她是再不想管这些事情了。

因为朝廷新颁布的政策,祝家的这些孩子里面,祝英台竟然成了最大的赢家。

现在人手和田地,都成了烫手山芋。而祝家,竟然只剩下了这些东西。

其它的产业和家底当然也不至于一分不剩,但是八个儿子分呢!而且祝老爷和祝夫人如今亦在世,他们当然也要给自己留下一份。

粮食倒是不烫手,但是被祝英台用几两碎银源源不断地换走了不知道多少车!

祝家的哥哥们曾经宠爱她,一是因为家里真的就只有她这么一个妹妹,还是他们这些孩子里面最小的。

二是因为祝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