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9




什么叫这一路暂时就到这里了,他们心里想,他们这辈子都要跟着苏老师一块干,她在哪里,他们就去哪!他们就是上了大学,学成之后也要回到上沟村!

林媛就这样说了出来,苏叶直摇头,“那可不行,等念完大学,你们应该去更有用的地方。”

令苏叶欣慰的是十一个学生报考的都是理工专业,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农业水利、电气工程、电子信息、能源动力……全都是祖国稀缺的专业人才,不应该困在上沟村这个小地方。

报农学的那几个学生可以学成之后倒是可以继续跟着阮儒良做研究,虽然阮儒良只是普普通通的中专退休教师,可是他在学术方面的成就比很多教授都要厉害。

刘刚忍不住问苏叶:“苏老师,我们走了,你和阮老师怎么办?”

刘刚报了全国最好的农业大学,但他决定留下来,苏叶当初是办了两年的休学,他也要办两年休学。他心里清楚要做阮老师的助手多么不容易,跟在他身边能学习到的知识有多珍贵。

他常常和阮儒良去X大的实验室,碰见了很多生物学和农学专业的大学生,一些基础的东西刘刚学得滚瓜烂熟,他们却不明白。大学生年年都有,可是阮老师却只有一个,他走了阮老师的一日三餐怎么办?

苏叶说,“这你不用担心。”

她打算去母校一中再选一批毕业生补充血液。念过高中的学生吸收和接受文化知识的速度比普通人快很多,周毅何老师他们费劲地扫盲,扫了快一年了只能基本扫除文盲,再想提升就难了。

去年苏叶要靠画大饼把学生骗下乡,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村里什么都不缺了,更容易招到优秀的毕业生下乡了。

秋收完后,苏叶去了一中一趟。

校长看到苏叶就头疼,拐走了三名优秀的老师不说,现在居然还打算每年来要毕业生。

“去年不是有12个学生跟你们下乡吗,还不够?”

苏叶高兴地说,“哪里能够呢,他们今年都考上大学了,12个里考上了11个,”

“校长,咱们上沟村现在发展得很不错,别的我不敢保证,毕业生下乡的福利待遇肯定比城里的工厂强很多。我们几个都是一中走出来的,有福利肯定是优先考虑一中的学生。”

这话说得,去穷山沟还反而变成了一件好事?校长打电话托人打听了隔壁市清溪县的考试成绩,听说上沟村今年真的考出了11个大学生,惊得半天说不出话。

去年跟着她下乡的学生,一个个都学成才了,她允许了苏叶在学校动员知青下乡。

苏叶把毕业生召集起来,做了一场简陋的宣讲。她说,“去年跟我一块下乡的12名学生,今年共有11名考上了大学,村委给每个大学生每月补贴10元,资助寒暑假往返的车票费,日常补助布票、肥皂票、棉花票。下乡的同学将会得到我以及周毅老师、何文清老师、何梅梅老师的高考辅导。”

“上沟村是省级的高产粮食试点村,机械化水平高、福利待遇好。M主席说农村有广阔的天地,知识青年去到那大有作为,上沟村很需要你们。

下乡,去建设祖国的新农村,去圆你的大学梦,上沟村欢迎大家。”

一中仍有很多学生都认得苏叶,报名非常踊跃,表格一下子就填满了。

正值饥荒年代,光是能让人吃饱饭这一点就足够吸引人。何况下乡之后还有老师辅导,能参加高考,考中了村里有很多福利补贴,退一步说就算落榜了也不亏,左右能吃饱饭。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现在下乡运动的热情大涨,哪里情况好、哪里不好,大伙心里跟揣着一把明镜似的。去年下乡了一批学生,从他们的嘴里没有听说过一句上沟村的不好,说明它确实不错。

宣讲结束后大家的报名的积极性空前高,苏叶从中挑了一批身体素质好、能吃苦耐劳的学生下乡,一共招了50名。

苏叶把学生招下乡后,何梅梅不无感叹地说:“竟然招到了那么多学生,我有点吃惊。”

虽然说在她心里上沟村是哪哪都好,它就像自己养的孩子似的,可是外面的人却不知道它好不好。

这批学生是放弃了进入工厂的机会来到乡下的,这年头当工人比当农民还要光荣,让这群“知识分子”放弃城里户口来到农村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她想到去年情况也是这样,不由地摇摇头笑了。

去年的情况更加糟糕,当时的上沟村还是一穷二白,刘刚李明他们还不是来了?

新的一批学生直到下了乡之后,震惊了好久,苏老师真没有糊弄人。

他们有宽敞的新宿舍住,不仅顿顿能吃饱饭,隔三差五吃顿精细粮,周末有时候还有一顿肉。吃得幸福极了,他们看着苏叶的眼睛都闪闪地发亮。

刘刚师兄让他们签了一份保密协议,不允许泄露实验数据,不允许向家里透露上沟村情况、不允许向任何人讨论上沟村。

签完之后他们才知道这个村子的特别之处,小小的村庄竟然有几个大型养殖场、每个月给供销社、省政府单位供应蛋肉,村里一半以上的耕地都是试验田,村子和X大有一个联合的实验室,他们的老师竟然是手里掌握着几项科研专利的研发人员。

村里的生产大队机械化水平也非常高,拖拉机、内燃机、电动机全都有。路上随便碰到的一个村民,没有一个文盲,连老人家都能颤巍巍地写出几个大字。

第111章

八月份, 山上的果实沉甸甸地压倒了枝稍。

马根生找苏叶解决问题,“苏老师,咱们村的水果要丰收了, 今年水果结得特别多,找不到销路, 烂在地里我看着心疼,拿去喂猪,猪都吃不完!”

去年阮儒良用猪、鸡鸭的粪便做了农肥,养殖场这么多粪便试验田用不完, 多的全往山上倒。阮儒良特意为此特意研究了适合水果的肥料, 他是一心奔着高产去研究的。

今年雨水充足、肥料也足, 水果的产量足足是往年的四倍之多。这还没算上秋末才成熟的橙子, 等橙子成熟后更夸张。

水果滞销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 它不易保存、不易运输, 短时间内找不到卖家就要烂在地里。

对于苏叶来说,水果多是一件好事, 水果产量低才是稀奇。今年风调雨顺,阮儒良年前就和苏叶提过, 上沟村的水果产量不会比粮食少。

活人还能被尿憋死?

苏叶面含笑意地问其他人, “大家有什么想法?”

何老师略微思考片刻,提议道:“咱们村自己弄个水果罐头厂?”

他去港城的时候发现欧美产的水果罐头可受欢迎了,在港城卖十元港币一个。罐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