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5
发生过什么事情、有着怎样的过往,姑母一概不知。”
“但姑母还是想和你说一句,不管你们曾经怎样,这往后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你嫁给了他,便是将命运,交托到了他的手里。”
“不过也好在,你是公主,你有底气,不必受他的欺负。”
“你嫁过去以后,一定要记着,永远都有我们为你撑腰。”
长公主没有子女,她是真的将初沅,当做了自己的孩子在疼惜。
如今,初沅即将出嫁,她的心里,自然也是免不了的伤怀。
顺着灯光,初沅望着面前的长公主。
四目相对之时,她的鼻尖不禁有些发酸。
她知道,姑母今晚对她说的这些话,都是为了她好。
让她不必有后顾之忧,走向她和他的未来。
赶在落泪之前,初沅靠到长公主肩上,双眸微阖,唇畔却翘起淡淡的笑意,“……姑母放心,我会努力,一直幸福的。”
***
翌日,二月十六。
宜嫁娶。
是钦天监择定的,初沅和谢言岐大婚的日子。
尽管驸马亲迎是在傍晚,但这一大早的,宫里还是忙碌了起来。
初沅出降的地方,定在光顺门。
到底是公主的大婚,京中名门的女眷,大都得诏进宫,前来贺喜。
初沅身着褕翟纁袖,鬓发如云绾成惊鸿髻,端坐镜前。
流萤和其他宫婢忙着为她上妆,整理髻鬟。
旁边,长公主和太子妃仔细盯着,以防有何疏漏之处。
与此同时,镇国公府亲迎的队伍,也浩浩汤汤地行至宫门。
听着外头的热闹,流萤边是在初沅的鬓边插上花钗,定住她头上的十二钿花树冠,笑道:“殿下,是驸马来了。”
初沅在光顺门的东楼,自是无法瞧见外头的情形。
但宫门处的喧阗,还是时有时无地传来。
谢言岐身骑乌骓马,穿着绛公服。
他本就面容清隽,这样的深绯,更是给他添了几分倜傥。
他在紧阖的宫门前掣住缰绳,迫使骏马止步。
旋即,便听见里头的傧者朗声笑着,让他作催妆诗。
谢言岐自知今日这关难过,倒也不急于一时,语调疏懒地念道:“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
话音甫落,他也漫不经心地抬首,望向宫墙之里,那幢宏丽阁楼。
从始至终,他的眸里都噙着些微的笑意,满面春风,势在必得。
宫里的人得了长公主的吩咐,听完,自是不肯轻易地放过他,催着他再作。
谢言岐顺着他们的意思再念,和亲迎的傧相直做了十来首,宫门还是没有启开的迹象——看样子,势要将他们准备的诗句悉数耗尽。
候在里头的圣人本想由着他们折腾,怎知这时间不等人,眼见得天色将晚,恐要误了吉时,圣人方才笑着摆摆手,道:“罢了罢了,就让先他进来吧。”
这一关,便算是过了。
得知此事,长公主和太子妃对视一眼,到底轻叹一声,将缀着珍珠的纨扇递到初沅手里,“阿妧,谢三郎来接你了。”
其实这些时日,初沅一直有些恍惚,没有什么真切感。
她还以为,往后的日子是照过,她还是可以时不时地回宫。
可这时,她接过扇柄,突然就意识到,她这回一走,再回来,便是谢家妇。
和从前,是不一样的。
初沅望着面前的姑母和阿嫂,眸里浮起水汽,开始有泪光打转。
太子妃忙是捻起绢帕,轻拭她眼尾,道:“大喜的日子可不兴哭啊,当心花了妆。”
初沅虽是点着头,但还是泪盈盈的,我见犹怜。
只是,再不舍,她也该走了。
长公主扶着她的肘臂,走在她身旁,送她出室登堂。
堂上张挂着一重重的屏风和帐帘,再加上遮面的纨扇挡着,影影绰绰之间,初沅只能瞧见尽头,那道颀长挺拔的身影。
她知道是他。
抬脚向他走近。
他们隔着行障行过奠雁礼,旋即,一双童男童女撤去他们中间的屏风。
初沅终得以和他相见。
他们牵起红绸,向高座之上的帝后辞别。
从此,荣辱与共。
起身之际,谢言岐侧目看向她,唇畔牵起无奈的笑。
此情此境,他又该如何安慰,他的新娘?
……
最后,初沅还是在姑嫂的相送之下,走到亲迎的垂穗辂车前。
她回首望向宫门前的圣人和太子,金豆子呼之欲出。
宫门前,内侍和宫婢如云。
太子搀着圣人,眸里神情黯然。
圣人倒是欣慰笑着,只是这笑意之中,藏着落寞——他失而复得的女儿,不到三年的时间,又要嫁与旁人了。
圣人嘱咐道:“蕴川,朕可是将初沅交给你了。她是真的金枝玉叶,你切莫让她受到半点的委屈,否则,朕定然拿你是问。”
闻言,谢言岐无奈笑着,颔了下首:“臣,谨遵陛下圣旨。”
她有着这么多人撑腰,往后也不知,究竟是谁让谁受委屈。
辂车踩着辚辚辘辘的声响,满载着鼓乐之音,朝着新建的府邸而去。
门前铺着锦绣毡褥,随着初沅和谢言岐并肩踩过,仆从们也有条不紊地转席,将前边的毡褥接着放到后头,直至这双新人走进屋内。
寓意传宗接代,前途似锦。
再之后,初沅迈过门前的马鞍。
意为,婚后平安。
繁琐的礼节过后,初沅终是持着手中纨扇,和谢言岐相伴着,进到青庐。
这一路,谢言岐都因为团扇的遮挡,未能见着她的容颜。
如今,却扇诗成。
初沅也轻微转动手腕,移开面前的团扇。
烛光摇曳,她轻抬睫羽朝他望去。
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
谢言岐慢慢地看清她的眉眼。
四目相对之时,命运也似乎在此刻回溯。
他仿佛越过岁月时光,看见他们三年前,在水上画舫、冲天火光之中的初见,他们一错过、便是三年的那次诀别,还有,他们在承恩侯府的重逢。
最后,时光流转,宿命天定,他们终于在高朋满座、欢歌笑语之中,夫妻并拜,共结镜纽。
谢言岐忽然提了下唇角,笑得格外好看。
满室的红,似乎也将初沅的双颊晕染。
她迎上谢言岐的逼视,复又颤着眼睫,羞赧地回避着。
一时间,屋内的傧相,和谢家这边的女眷,都禁不住屏息。
阿穗由衷地称叹道:“三婶真美!”
说罢,她看向谢言岐,“三叔,你是不是背着我们去烧高香啦!”
不然的话,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