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1


当其他大臣在殚精竭虑想着如何保住全府的性命时,尚书大人他——

在面对两个儿子的诘问。

立后的消息,是怎么瞒也瞒不住的。

虽然姜大人也很奇怪如此紧迫的时间里,他们到底是从哪听来的风声。

但总之这一夜,姜家府上的火烛亦如京中其余人家一般,是彻夜未熄。

幸而此下大家眼底的青紫一个比一个深,倒也显不出他什么来。

姜淮掩在人群里,一边掐着自己虎口,一边不着痕迹地瞪了两个逆子一眼。

唯有这样,他才不至于彻底睡过去。

正当这时,一道近乎沙哑的声音响在了他耳边:

“礼部已筹大典多时,后位不稳则人心不安...”

赵惑跪在那,高举着手中奏章,一字一句道:“为我大雍长治久安计,臣请奏,求圣上下旨,册姜氏以后位。”

方才还耷拉着眼皮的姜尚书骤然瞪圆了眼。

不是?你刚刚不还在声泪俱下地说自己有罪么?

怎么突然就开始扒拉起他女儿了!

被冷刀砍了个正着的姜大人眼下是真真不困了。甚至清醒得过了头。

就像你看戏看的好好的,正瞧到高潮处呢,好嘛,突然发现自己也是戏里的那个。

姜淮看着那厢正跪呈奏章于上的臣子,不知怎的,心中突然又涌起一种四面楚歌之感。

何其熟悉啊。

第92章 封后

姜尚书怔愣着, 却是打了个寒颤。

而此时站于后侧的姜卓卿抿直唇,往左一行,直接出列弓身道:

“回圣上, 子不语怪力乱神。立后事关江山社稷,乃国之根本, 又岂是能因观星监“吉星”一语、空口白牙就定下的?”

姜卓卿心知, 凭京中如今的局势, 想要再以岁岁才疏学浅为缘由推掉这份皇恩已是不可能之事。

剩下唯一的破局之法, 便只剩下观星监。

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咬死观星监卦象为虚,方才有一丝机会。

“姜少卿,你...”闻他出言驳斥,跪于阶下的宰辅呼吸一紧, 本就惨白的面色更难看了些。

少卿, 换做几日前他原不该这么称呼对方的。

但豫州之劳,救驾之功, 现下对方已是圣旨明任的大理寺少卿了。

距姜氏子获封状元入朝才过去几载?如今竟已是正四品之位了。位极人臣并非是什么妄言。

更何况还是未来帝后长兄。

已认清形势的赵惑也不敢明着跟他呛起声。

宰辅只能放低姿态小声劝和道:“立后本是大喜,这等福分, 少卿又何必推拒呢?”

可他话音刚落呢,那边就又有人站了出来。

“大喜?赵相如此热衷此事, 何不干脆自己嫁过去。”自昨夜起便一直沉默的姜二公子眼神一厉,冷冷言道:“这福分若赵氏想要, 尽管拿去。”

赵惑被他说得险些气晕而亡。

是他不想要这福分吗?

淑妃身死, 两妃禁足。若叫旁人见了, 或许还会以为他们赵家才是最后的赢家。可...

赵惑知道, 就凭太后那道让禄儿共同监国的懿旨, 在雍渊帝龙体无恙的那一霎, 他们赵家便已是那砧板上的鱼肉了。

而不止赵大人一个,几乎所有出列奏请立后的官员都被人挨个怼了回去。

姜卓卿二人一左一右立着,就如昨夜冲入太和那般——不过那时为救人,如今为杀人。

言辞犀利如刃,颇有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架势。

偌大的殿宇就这么一点点静了下来,落针可闻。

姜淮在后面都看懵了。

眼下之景当真像极了那日众臣初请立后之时,他被群臣围堵的场景。

只是攻守易势。

姜尚书现在很难用言语形容出自己的心情,就恍惚一直哽在心头的那口气,终是散了那么一点点。

那高座上的人淡淡旁观着阶下所发生的一切,始终未曾表过态。

而侍在龙椅边的大太监看着这一面倒的局势,却有些慌了。

这局面怎么跟他想象不大一样啊,姜公子他们...

一抹焦急之色在曹陌眼中划过,大太监咽了咽口水,唇边生出个不起眼的小泡来。

就在他以为要出了什么岔子时,殿中却是骤然生变。

立于众臣之首的宰辅忽而往前跪挪数步,猛地一叩首,用所有人都可清晰闻得的音量声道:

“臣以为,观星监所言必有其理,但确如大理寺少卿所言,空口白牙之事不可尽信。”

本已准备好下一番说辞驳斥的姜南君二人顿了下,心中的弦微松了几分。

唯有姜尚书听着对方一反常态的用词,突然生出了一种不妙的预感。

他想上去阻止,却是迟了。

“然,姜氏女才貌双绝、心怀苍生,即便其无吉星命格,臣私觉其亦堪为后。”

这位一品大员此刻哪还有身为宰辅的意气风发,他跪在那,落地有声:

“臣愿以命为谏,求圣上下旨,册姜氏为皇后。”

只要剥离吉星之名,将优处尽归姜氏己身,那唯一的一条生路便也断了。

他求的是大雍的帝后,不是吉星。

随着话音渐落,跪在殿下的人将奏章放于地,又一次俯首一叩,然后在众人惊惧的眼神中,毫无预料地撞向了前头的金阶。

事情发展到如今这般田地,难道赵惑就当真没有窥出一点端倪?

为何本是抱恙的君王毫发无伤?

又为何坠下高崖生死不知的人不仅活着从豫州回了京,还恰恰好率兵入了皇城?

可他不敢想,也不能想。

他唯有顺着那上位之人的心意,将姜氏推上后位。或许这一点微不足道的功劳,能为他赵氏满族换得一线生机。

哪怕搭上他自己的性命。

从一开始,他就在局中了。

众臣之首、妃子母族。满朝上下,他是那块最好的铺路石。

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赵惑闭着眼,赴死赴得决绝。

在痛意传来的那一刹,他心中万绪化为乌有。

他昏了过去,金銮殿上却未曾有什么别的颜色。

一方奏本静静躺在了那殿阶之上。

大太监挥了挥手,刚刚由人指间轻掷而出的奏章就这么被宫人捡回,并着他先前那本奏请立后的折子,也一同给拿了回来。

变故只在瞬息之间。

众臣怔怔回过神,眼中的死惧尚仍未能褪去。

看着殿中被救下的宰辅,人们像是被卸去棍的皮影,再也无力站住了。

他们屈下膝,如潮水翻涌一般,先后俯身拜下。

“臣等附议。”

“求圣上下旨,册姜氏为皇后。”

万寿之变看似留有余地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