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5
不过她理都没理,简单和几位老师打了一圈招呼,然后潇潇洒洒就走了。
那几个老师反而有些不好意思,等到慕之云走了,才长吁了一口气。
“那丫头看起来可真不像个学生,气势比咱们都足。”一个老师叹气。
“你要是有这个本事,气势肯定比她更足。”另一个老师乐。
其他老师也都没什么话好说了。
最后一场选拔赛的成绩当天下午就出来了,慕之云依然毫无疑问的拿了满分,一路领跑,没有出现任何失误。
紧跟在她后头的是莫蝉,名次虽然是第二名,但分数比慕之云整整少了100分。
这次国家代表队的头两名竟然都是女将,叫带队老师忍不住大跌了一回眼镜。
慕之云倒是不让人意外,莫蝉却是到了后几场才异军突起的黑马选手,她后几场选拔赛发挥得相当稳,尤其是最后一场,也拿了个满分,成绩贴出来的时候,吓了不少人一大跳。
“这回的女生怎么都这么强了,”原本对自己进入六强信心十足的一个男生,看着自己第七名的名次,不由灰心丧气,“我还以为自己终于有机会出国看看了呢。”
集训队里失落的当然是大多数,区区六个名额,对这群在十几亿人中都一样显得出类拔萃的孩子来说,既然是十分残酷的淘汰赛。
不过要说多伤心也不至于,毕竟他们都已经被全国最顶尖的两所大学提前录取,以后进入大学,还有得是机会再较量。
当然,最好不要再碰上慕之云那个文科生了——这是所有人最衷心的愿望。
毕竟这种变态,碰见一回就足够了,压根就不想还有第二回 !
“还好慕之云是读文科,”有个人就私底下说,“虽然是有点可惜,不过,一想到以后再也不用跟她同场比赛了,我就忍不住高兴。”
另一个队友同情的看了他一眼,也心有余悸的点点头。
谁还不是呢?再多比几场,估计就要被虐的彻底没信心了。
但一样也有泼凉水的,冷冷问:“你们就确定,文科生一定不会参加大学里的比赛?想想她那几篇数学论文。”
人群中忽然又沉默下来。
“或者,她到时候说不定还能成为我们导师呢……”这就是另一个题都不愿意提的话题了。
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为什么就这么大!
第二天,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国家代表队的入围名单最终向外公布,附中又一次忍不住敲锣打鼓起来,还把鲜红的条幅直接挂在了校门口。
“恭喜本校高三学生慕之云,成为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国家代表队成员,祝她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国争光!”
柴立强回家拿钱的时候,路过附中,无意间就看到了这一条鲜红的条幅。
慕之云,国家代表队,那两个词就像苍蝇一样在他的头上嗡嗡飞着,然后,他再次失禁了。
的士司机忽然闻到一阵尿骚味,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可又过了一阵他才意识到,后头那个高高大大,体体面面的中年男人,竟然尿裤子了!
的士司机忍不住勃然大怒,又跟这个有病的乘客要了几十块钱洗车钱,还有今天的误工费,才勉强作罢。
“老子接了你这一单还要去洗车,也不知道耽误了多少事!”临走前,的士司机还朝着柴立强呸了一口,“有病就快去治病,别随便出来祸害人!”
这句话又被总厂宿舍楼附近的大妈给听到了,第二天,柴立强得了不治之症的消息就在厂里流传开了,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暗地里呸了一句,骂这家伙就是活该。
毕竟之前慕清确诊癌症的时候,柴家人可还跟别人笑过,说他们家找了个丧门星,是自找苦吃。
“这就是没良心不认自己女儿的代价,”也不知道有多少厂里职工借机教训自己家的人,“你看看,没良心的人有天收,好人得了好报,这才是公理。”
慕清就是葳蕤制药厂老板的事情也慢慢传了出去,厂里还有得了病的,实实在在受了她的恩惠,自然巴不得看到柴立强倒霉,都打心眼儿里都替慕清高兴。
管森原本以为自己没多久就要死了。
他今年16岁,刚上高中就查出了T淋巴细胞白血病,因为化疗头发大把大把的掉,也吃不下东西,很快,他的体重就从健康时候的120斤掉到了70斤。
可即便如此,也没能挡住病情恶化的速度。
在被选为蕤复康第三期临床实验病人之前,管森其实已经被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家人是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心情,一边哭一边签了实验合同。
那时候,管森已经躺在ICU里,感觉整个世界只剩下了一片纯白,纯白后头,是更加无穷无尽的灰暗。
他的脚步轻飘飘的,正跟着一道细细的光,慢慢往那灰暗中走。
然后,医生给他注射了第一支蕤复康。
注射用的蕤复康跟口服类不同,据说对危急重症效果更好,甚至能把人直接从濒死状态里拉回来。
然后,管森突然觉得脚步一沉,就这么重新被拉回了阳间。
在医生的视角,则是这个病人各项数据忽然就开始变化,又过了半个小时,第二针下去,他彻底脱离了危急状态,不至于随时要丧命了。
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即便蕤复康已经在很多晚期病人身上证明了它奇迹般的效果,但是急救医生依然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奇迹。
人类终于成功发明一种,能够直接跟死神抢人的药了。
而他们,正是这种新药诞生的见证者之一!
事实上,第三期临床试验的实验病人不再局限于癌症病人,隔壁的抢救室里,另一个刚从车祸现场送过来的二十三岁女生,也成为了这种药的受益者。
她是内脏大出血,各项生理数据接近于无,要是在平时,象征性抢救一段时间以后,医生就可以直接宣告死亡了。
但是今天,这间抢救室的医生和护士再次见证了一场奇迹。
第一针针剂下去,这个女生的心率忽然得到了短暂的加强,血压也终于回升到了一个相对值,给了医护及其宝贵的抢救时间。
经过快速缝合和大量输血,女生的情况终于暂时稳定,然后被推进ICU继续观察。
半个小时后的第二针药剂,女生原本还在濒危线上徘徊的数据,终于再一次上升,回到了一个更加可喜的范围。
这种药的效果,终于彻底瞒不住了。
急救,在世界各国都是最辛苦最艰难领域,但是,同样也是各种新药新设备普及得最快的领域。
这里的医生,都是能直接和死神抢命的人。
而但凡同行间有什么新的治疗手段,顷刻间,消息就能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