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


的觉得胡刚安说的有道理。

至于另一拨往外走的,十有八九还是舍不得国企的身份,或者畏惧考核的,想着还不如跟那些考核不通过的一样,回总厂去呢,至少还有一个编制。

于是各人的命运,也就流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慕清,这个制药厂的新老板,正站在制药车间里,规划着新的生产线。

原来的大部分设备肯定不足以应对新药的生产,但是慕清的实验室刚刚解决了工厂化的问题,临床实验,以及护肤品工厂那边对原料的需求又越来越迫切,只能先改造再引进,先把面前这一波难关度过去再说。

值得庆幸的是,厂里的旧机器虽然闲置好几年了,但是保养维护都做的很及时,稍微调试一下,马上就能投入生产。

胡刚安不好意思的笑:“这些维护都是我带人盯着的,就是想着有一天,要是厂里正式能投产了,马上就能用。”

只可惜,这一等就等了好多年。

慕清和他握握手:“辛苦你了,胡主任。”

胡刚安也没想到这个看起来高高在上的女老板,也有这么平易近人的时候,不由红了脸,很憨厚的说:“不辛苦,不辛苦的。”

那个金丝眼镜又对慕清低声说了胡刚安哥哥的事。

慕清微微动容,更认真的说:“胡主任放心,这个厂子以后会越做越大,你哥哥的名字,也会一直刻在厂里的功劳簿上。”

胡刚安更不好意思了,挠着头:“其实厂子只要能好好生产,别浪费了当初的血汗,我就知足了。”

“对了老板,”他这时候才想起来问,“咱们厂以后主打的是哪款药?我听说还是新药,批准文号下来了没?”

他还想着所谓的新药,十有八九就是国外专利过期的仿制药,或者是在原来药物结构上稍作改进的创新药——就算是实力雄厚的总厂,也没有实力研发原研药,只能在后两者上打转。

对于仿制药和创新药,国内的审批流程也简单得多,毕竟药物的剂量毒性还有副作用,在多年的研究和应用中已经发现得差不多了,所以临床实验期都很短,基本就是走个过场的事。

慕清却摇摇头:“还在临床二期,估计还要一段时间。”

“那也不用多长时间,”胡刚安很轻松的说,“咱们仿的是哪种过期药?有些副作用大的,药管局审核会稍微谨慎点,一般的很快就能过了。”

慕清古怪的看了他一眼:“不是,是原研药。”

“是创新药吧?”胡刚安愣了愣,又笑,“那审核也用不了多久,就比仿制药时间长一点点而已。”

所谓创新药,技术含量比仿制药高点,但打擦边球的也很多,以前总厂经常稍微改动一下成分,就是一款新药问世,他早见怪不怪了。

慕清还是摇头:“不是,是我实验室新发现的一种原料药,正在自主研发一种新的抗肿瘤药,所以二期三期估计时间要得比较久。”

胡刚安:???他刚才是不是听错了?还是新老板说错了?

全新的原料药?自主研发的抗肿瘤药?怎么可能?!

以前的总厂都没有这种魄力!

胡刚安呆在东湖这边,消息不太灵通,所以压根不知道,京城那边已经被这种新药搅出惊涛骇浪来了。

事实上,现在是她努力压着时间,反而药管局和医院那边急得不行,恨不得尽快把这种药推出市场就好。

蕤复康的二期临床试验,在各方极力争取下,又增加了一倍的人数——其实也就600人而已。

在偌大的京城里,这点人数原本压根掀不起什么水花。

但是,这可是癌症病人。

每个病人身后,都是一个心力交瘁的家庭,还有往外辐射,更加庞大的人际关系圈。

而且,癌症也是不分男女老少,身份贵贱的,碰上就是碰上了,唯一的区别是,穷人可能放弃,有钱有权的,却会想尽办法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

于是,这种新药的惊人效果,就这么从600个实验病人,他们的家人,实验病人的主管医生,或者医院的同事口中,以几何倍速,飞快的传播了出去。

京城出了一种治癌症的新药!效果特别好!能救命!

然后,就是山一样飞过来的申请函,想要成为这种新药的实验对象——有些申请函的签名,是药管局领导都压根拒绝不了那种。

然后,这种压力,也就传到实验室,传到了慕清身上。

当然,好处也是不少的,药厂的转让审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得了通过,还有各种设备的进口,也得到了某些方面的大力支持——不少有关部门的前领导,都关注着新药的进展呢。

但是,也是真累啊。

忙实验室的事情,忙新药,忙新厂的开工,慕清恨不得一人当做几个人用,还有各种开条子的,甚至直接过来问新药进展的,总而言之,就连她以前最忙的时候,都没有像现在这么紧张过。

虽然忙,但也前所未有的充实。

慕清忙,她女儿同样也很忙。

一边是国家集训队的选拔和培训,另一边,则是准备高考。

集训队的培训一共只有两次,每次为期两周,如今她已经经历过第一次培训,以及两次选拔,每次队内选拔成绩都是满分——非常稳定的维持着领先成绩。

不过能进国家集训队的,也都不是一般人——他们几乎是全国高中生里,最擅长数学的那一小撮学生,有的拥有顶尖的智商和反应力,也有的拥有极其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对数学的热爱。

相比起来,慕之云反而算是其中的异类了——除了她以外,其他人都已经提前锁定了A大或者B大的保送名额,绝大多数在数学系,也有少部分选择计算机或者金融的。

就连集训队的带队老师——也是一位A大数学系的教授,每次看到慕之云的时候都忍不住叹口气。

这么好的苗子,怎么就是不愿意进他们学校,好好走数学这条路呢?

集训队的成员,除了那个因为英语太差,无奈放弃哲学的宋元,其他人也基本都不太理解。

第一次培训结束,一直和慕之云住一间客房的莫蝉,好奇的看了一眼她桌边上的历史书:“离高考只有小半年了吧?你现在还要背这么多东西,来不来得及啊?”

莫蝉性格最是争强好胜,但是经历了几轮队内选拔赛,她对慕之云的竞争心也慢慢淡了——她只是有点好胜,又不是不识时务,这种天才中的天才,攀比多了,只会叫自己更容易灰心丧气,她才没有这么傻呢。

不过,慕之云选择文科,还是叫她有点遗憾——虽然少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到底算是件好事情。

慕之云顺手把书收进包里:“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