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3


一定的比例加水做成一块块生胚,放在太阳下暴晒,固定成型后就送进窑里烧制。

沐晚晴将十三岁以上的族人都带来干活了,依照之前的分组,各管一摊子事,流水线操作。

有过之前烧炭和做肥皂的经验,大家配合的很默契。

每天都很累,但充满了希望,干劲十足。

族人不分男女齐上阵,留下来的十个官差也干的热火朝天,这建的房子中有他们的一份子呀。

为自己建房怎么可能嫌累?

今天是第一窑开窑的日子,大家都没心情干活,时不时的看过来。“真的能烧出砖?”

“肯定能啊,你看族长什么时候失手过?”

“我就是觉得不可思议,她怎么什么都懂?感觉跟以前判若两人。”

“据说,她做梦梦到的。”大家平时就特别谈论沐晚晴的事,一点小事都津津乐道。

“哈哈哈,这笑话挺好笑的。”没人相信这话,太离谱了。

族人们说说笑笑,手脚也不停,忙着做干胚。

眼下的日子好啊,有吃有喝,彼此相互搭一把手,还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铺面,做点小生意,想想就很美好。

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不像在京城时,差别太大,隔阂也大,彼此之间关系冷漠。

有人惊咦一声,“咦,族长在干什么?”

在不远处,沐晚晴带着一群书院学生在捣鼓东西。

一个族人得意的笑道,“听说在研究砂浆,能让砖头粘合起来的砂浆,有专门的课程可学,叫……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

别人就不懂了,得意啥呢?

“数理化?那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那族人得瑟起来,“我女儿放学回来说的,他们现在学的就是这些东西,我是不懂,但孩子说的头头是道,书本上都写着呢。”

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完全不像是以前喝醉了就打老婆儿女的人。

别人默了默,“你女儿现在有出息了,考试经常考前几名,入了族长的眼,你可别再打妻女。”

那人一迭声的叫屈,“我哪敢啊?族规第三条,族人(包括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亲相爱,严禁肢体冲突,违反者当众吊打二十鞭。”

族规都得背出来,沐晚晴要抽查的。

有个瘦子头痛不已,他抽查了几次都没有背出来,被折腾的够呛。“族长管的太宽了,还很严苛,我一家之主的尊严都快没有了。”

他以前没上过学堂,不识字啊,既要背又要会写,这不是要他的命吗?

偏偏,家里的孩子和妻子都会了!他的脸都不知往哪里搁!

众人冲他直翻白眼,“你不满可以自请离开嘛,我们沐氏一族来去自由,从不强迫别人。”

瘦子呵呵一笑,“我才不走呢,你不会是挤走我,继承我的铺面吧?我告诉你,想都别想,我生是沐氏的人,死是沐氏的鬼。”

傻子才去军垦呢,不但辛苦,还得在别人手底下艰难求生存。

遇到一个不好的,命都保不住。

这么一想,沐晚晴虽然管的太多,但好处也多啊。

“开窑了,开窑了。“

大家扔下手中的活,一股脑的冲过去围观,最喜欢凑这种热闹了。

沐晚晴站在最前面,手一挥,开始啦。

只见一块块红砖整齐的排列着,还冒着热气。

“沐潭,你去试试坚硬度。”

“是。”一个学生出列,夹出一块红砖往地上一扔,没碎!

再用水浇,滴水不进。

等了一会儿再试验,还是很坚固。

试了三回后,终于确认没问题,学生们顿时欢呼起来。

原来,沐晚晴在课堂上教的东西这么有用!

“这是成了?”

沐晚晴笑眯眯的点头,“成了,我在学堂上教的怎么建房子,你们都听懂了吧?”

“懂了。”原理都懂,但缺实践操作。

沐晚晴就给他们补上这一课,“第一天,我现场指导,你们好好看着,到时大哥二哥,你们带着同学们一起做技术指导。”

其实,原理是一样的,很多东西一通万通。

“好的。”大家都很乐意。

这个学堂办的太值了,沐晚晴只需要教会了这一批年轻学生,就能将他们指挥的团团转。

放他们出去干活!去当社畜吧!

而学生们还很开心,感觉得到了重用呢,更何况,学以致用本身就很有成就感,让人忍不住心生欢喜。

他们一天天的成长,变的能干起来,家人们都高兴的不得了,特别感激沐晚晴教导自家孩子成才。

以前顽劣的男孩子只知道玩耍斗气,如今一手捧着书本,一手拎着算盘啪啪打。

数理化都要学起来,从零开始,起点是一样的,别人能学会,你为什么学不会?

女孩子们以前天天女红不离手,现在学方程式学报表学做实验,忙的团团转。

男孩子会的东西,她们也要学会,都是一样的人呀。

女孩子天生笨?那你盯着沐晚晴的眼睛,大声说出来!

至于小孩子们,九九乘法表个个能背。

沐晚晴这边准备的差不多了,跟官府那边打了一声招呼,官府就招募了一批匠人,直接送到沐晚晴这边。

沐晚晴给出的工钱是每天包三顿,顿顿白面馒头加肉汤,还有二十文。

这可把众人乐坏了,这边环境差,找不着什么活,就算接到了活,一天十文就不错了,吃的还不好。

行吧,东家公道,他们也不能糊弄,都使出全身的力气干活。

让他们怎么干就怎么干,东家说了算。

红砖建房,浆泥加固,建出来的房子冬暖夏凉,结实安全,而且宽敞舒适。

左右两边一起盖房子,大家齐力协力,进展神速。

自从小吃街开建起,每天都有官员跑来现场围观,亲眼见证了一幢幢房子拔地而起。

从无到有,建成了白墙灰瓦的徽式风格店铺,格式统一,极具美感,让人眼前一亮。

要不是亲眼所见,不相信两个月前还只是一个垃圾场。

负责管银粮的钱大人每天下衙后都要过来转一圈,每天都能发现不一样的新奇东西。

“沐小姐,你们这是在修路?”

沐晚晴白天都在现场坐镇,晚上还得给大家上各种课,忙的不行。

她身边永远围着一群人,是全场最热闹的地方,她每发一道指令,就有人飞快的跑出去。

“对,修一条水泥路。”

“水泥路?”钱大人好奇的不得了。

沐晚晴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对,我们建房子时无意中发现的泥浆配比,可以用来修路,坚固又平稳。”

虽然说,古色古香的建筑跟青砖路更搭,但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