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47




虞园虽然不错,也确实比不上京里精致,也比不得漪水园幽致,但这也是没法子的事,他们来得太过仓促,也只能先入住,后头再慢慢来修整。

原先就打算扩大虞园。

只是,小幼儿一直不赞同,总觉得一来襄平,就大兴土木,有些不太好,而且北境还在闹饥荒,辽东一带收容了不少难民,不宜大动干戈。

她一想也确实如此,就暂时打消了这念头,可李公公今儿,对虞园瞧不上眼的态度,却刺激了老太太。

王氏几个儿媳妇,也都十分赞成。

他们家买这处宅子时,就是瞧中了,宅子后面的空地大得很,无论是扩建,还是修园子,都是极好。

谢府在泉州的老宅,也不是一开始就那样,也是随着家里不断添丁,人口慢慢变多,不停地扩大,修整,才有了后面的规模。

虞幼窈知道,老太太是心疼她,总觉得虞园不够精致:“外祖母,李公公是打宫里出来的,眼光也是随了宫里,什么都是最好得,自然对民间的事物瞧不上眼,南北建筑各有风格,不能一概而论,虞园疏朗开阔,却是寸土是金的京里所不能比的,我一个人,也住不了太大的院子。”

在虞园里住了一段时候,她也渐渐体会到了,虞园一景一物的妙处,园子里大开大合,丝毫不显得拘促,住着也舒心。

只是,外祖母她们总认为,辽东一带比较苦寒,认为委屈她了,又觉得她如今的位份,住三进的院子,确实有些不合适。

一早就要张罗了,要扩大虞园。

让她拒绝了几回。

几個舅舅纷纷表示赞同:

“你如今身份又有不同,若是在京里,指不定还要赐长郡主府,最差也是五进大宅,保不定连六进七进都住得,虞园确实该修一修,不能委屈了你。”

“不错,往后要在这边,住很长一段时候,长郡主该有的体面和规制,也该显摆上了,今日不同往日,可不能再推辞了。”

“你如今贵为长郡主,便是大兴土木,旁人也不会多说什么,虞园的格局,原就适合扩建,再加两进院子,寻得力的工匠,最多一年半载,差不多也能修建完成,后面山包大得很,施工也吵不到你,对你没什么影响……”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话题立马就变成了,宅子该怎么扩建,用什么材料等等。

虞幼窈抿着嘴儿一笑,也没再说拒绝的话。

说完了话,谢府一众人回到了隔壁。

虞幼窈想到了,皇后娘娘赐的第一件东西,是一对翡翠玉如意,那么太后娘娘赐的第一件金丝楠阴沉木镶宝盒子里,又是什么东西?

太后娘娘既然能猜到皇后娘娘的算计,就该知道,敲打对皇后娘娘的约束十分有限,

连她都能瞧出,皇后娘娘自开了宫门之后,一言一行皆有搅乱朝纲的嫌疑,太后娘娘如何猜不到?

皇后娘娘既然将算计,对准了她。

太后娘娘也做了相应的化解。

但,皇后娘娘真的会就此收手?

她看未必。

皇后娘娘算计如此阴狠,分明就是对皇位势在必得。

一计不成,还有后招。

太后娘娘会不清楚?

还有,当年宁国公府获罪,皇长子夭折,皇后娘娘就真的一点也不怨恨?

太后娘娘就真放心,皇后娘娘争那至高之位?

虞幼窈总觉得,太后娘娘还有后招。

回到房中,虞幼窈摒退了下人,坐到桌旁,小心翼翼地打开,挂在金丝楠阴沉木盒上的鎏金锁片。

盒子里摆放的东西,让虞幼窈倒吸了一口凉。

果真如此!

虞幼窈轻叹一声,取出盒子里明黄绣凤的懿旨,神色凝重地展开,果真是赐婚武穆定北王的懿旨。

太后娘娘已然看透了北境将来的局面。

早早就打算用一纸赐婚,利用妻族,来牵制武穆定北王,虞幼窈有襄助武穆王,在北境推广国策之功,又有助武穆定北王,破除西安韩氏陷害之恩义,武穆定北王将来,无论如何是要善待韶懿长郡主。

那么,利用韶懿长郡主制约武穆定北王的野心,再顺理成章不过了。

只眼下,朝局十分微妙。

不好大张旗鼓了赐婚,为免皇后娘娘不依不挠,太后娘娘只得先下秘旨,皇后娘娘后头再多的算计,也将胎死腹中。

皇后娘娘要把持保皇党,过继四皇子,文虞武宋必不或缺,然而虞宋两家,是世交,也是姻亲,同气连枝多年,二者皆是保守派,唯太后娘娘马首是瞻。

最大的突破口,就是韶懿长郡主的婚事。

只要将韶懿长郡主的亲事堵死了,皇后娘娘的“青云路”,只怕大事难成。

果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只是虞幼窈尚有疑虑,不知太后娘娘对四皇子态度如何?

第940章 丹书铁契

虞幼窈深吸了一口气,也不想其他,又拿起了摆在秘旨下方的“丹书铁契”,这才是重中之重。

一时间心惊胆颤。

戏曲里经常提到“免死金牌”。

但实际上,历朝历代没有所谓的“免死金牌”,只有丹书铁契(劵)。

故名思议,它是一本“书”,不是金牌,是由精铁制作,不是金子制作,是仿照了书页,上面刻写了很多字。

因汉代时期,此契皆由丹砂书写,所以称之为“丹书”,后世多以金粉或刻字。

上面详细记载了,赐契的时间、赐予对象的姓名、官爵、邑地;

其次,会写下被赐券者,为朝廷立下的功劳;

再后面,写出皇帝给予被赐者的特权,比如【免死】就是其中一项,当然免死是有前提条件的;

末尾处,还会写下皇帝的誓言,大约就是善待功臣的意思。

“丹书铁契”形同一本翻开的书,一分为二,右契收藏于太庙,左券赐给功臣,以供功臣家族世代传承。

如果功臣或其后代犯罪,还要把颁赐的“铁契”与太庙所藏的“铁契”合在一起进行验证,然后才能得到赦减。

但虞幼窈很清楚,“丹书铁契”并无实际上那么靠谱。

首先从末尾处,皇上的誓言:“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周有宗庙,尔无绝世。”

大意不外乎是:除非黄河干涸,太山崩毁,只要大周朝存在一天,此契始终有效。

皇上誓言的,是黄河和泰山,确实是泰山之诺,可别忘记了,普天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无论是黄河,还是泰山,皆是皇上治下。

不过,“丹书铁契”虽然并不那么有保障,却也算是一种承诺,只要没有损害到天家的利益,厌恶于君前,基本上还是很靠谱的。

只是,丹书铁契不是赐给她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