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91
牌坊,旌德树善,立牌坊,彰其节烈,韶懿郡主打小,就是在老夫人跟前教养长大,与祖母一般,养了一副菩萨心肠……”
“对对对,韶懿郡主打小就开善堂,收容孤寡,时常施粥舍米,赈济百姓,早前浙江水患,韶懿郡主捐了一百万两白银,襄助朝廷赈济灾民……”
“韶懿郡主以祖母的名义,捐了一笔银子,赈济北境旱灾……”
“年前还捐了一批药材……”
“番薯缓解了北境的旱情……”
“人人都说,韶懿郡主圣善仁德,最见不得百姓受苦、含冤,今儿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
七嘴八舌地议论声音,从虞氏族祖德光耀,到虞老夫人旌德树善,再到虞幼懿善仁德,都做了哪些善事,事事桩桩,钜细无遗。
不消片刻,就将虞幼窈的“懿善”形象,拔到了一个新高度。
最后,还给虞幼窈扣了一顶,见不得百姓“受苦”,“含冤”,“为百姓伸张正义”伟光正的大帽。
虞幼窈听了一会,也听出了端倪。
老百姓们不通礼法,在他们看来,韶懿郡主出身大家族,不仅身份尊贵,而且有权有势,想要帮助一个普通的农妇,是轻而易举的事。
这种心理,其实很好利用。
安排苦命的张氏演了这场戏,故意大肆宣扬,虞氏祖德光耀,祖母旌德树善,韶懿郡主“活菩萨”的名声,撺唆周遭的百姓,跟着一起起哄,让百姓们误以为,她已经答应要帮助张氏。
大庭广众之中,众目睽睽之下,利用百姓“威逼”她,插手张氏一事。
她若是答应帮了,固然是虞氏祖德光耀,祖母旌德树善,她圣善仁德,名不虚传。
她若拒绝,虞氏族、祖母、包括她自己,就成了浪得虚名。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名高妒起,宠极谤生,韶懿郡主千好万好,又如何抵得了,眼见为实呢?
还真是好算计!
士族是要给她一个下马威,虞幼窈轻弯了一下唇角,眼底透出一缕幽凉。
这时,春晓已经领着张氏上前。
张氏抖着身子,方才她只想着把事情闹得越大,韶懿郡主碍于“善名”,就一定会帮她,可这会儿,到了郡主跟前,便是隔着纱帘,也能瞧见里头,影影绰绰的人影,高高在上地端坐着,倨高临下地审视着她。
那种与生俱来的高贵与威仪,压得她自惭形秽,无地自容,打心眼里觉得惶恐害怕,顿时双腿一软,“扑通”一声,就跪到了地上,哆嗦着嘴:“民妇见、见过韶懿郡、郡主,郡、郡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虞幼窈淡声道:“我听你方才喊冤,似乎和幽军有些牵连?”
张氏连忙答道:“民妇先头的男人参了军,早些年就战死了,民妇是活不下去,这才改嫁了……”
虞幼窈打断她的话,唏嘘道:“先夫为国捐躯,全了家国大义,却是苦了你一个妇道人家,也是可怜,”说到这儿,她话锋一转,就问:“我记得,大周朝律令有明文规定,凡战死者,据其功大小,给予其家人恩赏,抚恤,朝廷的抚恤,没有发放到你手中?”
张氏脑子有些发懵,下意识道:“先夫跟着周厉王打仗,立了不少功劳,按照规定是要发放五十七两抚恤金,当时只发了五两银子,欠下的五十二两,说是等战事过了,再行补发,只是后来……”
站在二楼包厢里的韩六公子一听这话,就觉得有些不对,不由皱了眉。
虞幼窈愣了一下,半晌才问:“你先夫是什么时候战死的?”
张氏下意识回答:“七前年秋末……”
“难怪了,”虞幼窈轻叹一声:“秋末那一场战事过后不久,狄人就大肆进犯北境,并且以拖延战术,险些拖垮了,因士绅不思辅战,意图卷物私逃,而导致物资缺乏,粮晌不足的幽军,以致于北境伤亡惨重,战事连连失利。”
提及这桩,难免就要提一提周厉王之死。
韩六公子终于知道,到底是哪里不对了。
韶懿郡主这是要祸水东引。
张氏因何改嫁?
追根究底是日子过不下去。
为什么日子过不下去?
果然!
虞幼窈话锋一转,就道:“为了逃脱罪责,北境士绅互相勾结,给周厉王扣了一顶谋逆的罪名,随后周厉王一家惨死,唯有重伤在战场上的世子得以逃脱,自此之后,长兴侯执掌幽军,原幽军的一些名册,账簿,也都因为各种原因损坏、遗失,却是苦了你们这些烈士家属,本该属于你们的抚恤,本该受幽军的照拂,最终也是不了了之,若非如此,何至于日子过不下去呢?”
包厢里的韩六公子,脸色顿时铁青。
真是好一招祸水东引啊!
第878章 弄巧成拙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和周厉王之死有关,倘若周厉王还活着,补发了属于张氏的怃恤,幽军再多加照拂,张氏何至于连日子也过不下去?
韩六公子横瞪了贺大人一眼:“你找的好人!”
寻个普通命苦的妇人就得了,何苦多此一举,特意寻了一个与幽军有关的?平白给了韶懿郡主借题发挥的机会。
真正世家大族,没有重男轻女一说,男儿和女儿都是一样教养,包括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科举必考的《四书五经》、《三纲五常》、《四书注解》等,甚至还要学各种女书、女学,精通女功技艺。
见识涵养是打小就薰陶培养的,一点也不比家中男儿差。
韩六公子对韶懿郡主一介女流,却不知安分守已,掺合男人的事嗤之以鼻,但他却不敢小瞧了韶懿郡主。
也很清楚,聪明之人交锋,往往差之分毫,失之千里。
贺大人也是暗暗叫苦:“我也是担心,寻个普通妇人,韶懿郡主不上当啊,您是不知道,北境家家户户皆有人参军,和幽军有些牵连,也更能挑动民心,哪知道,韶懿郡主竟然……”不按设好的套路来?!
眼下好了?
岂不是弄巧成拙了?
韩六公子阴沉着脸:“张氏是个没见识的粗鄙妇人,乍然见韶懿郡主通身气派,就被唬了胆子,就被韶懿郡主牵了鼻子走,”他深吸了一口气,看向了贺知县:“张氏拦截了韶懿郡主的车驾,原是为了替丈夫伸冤,韶懿郡主避重就轻,只提了张氏的先夫,该怎么做,还需要本公子来教你?”
贺大人吓了一跳,连忙喊来了小厮:“吩咐早前安排好的人,将话儿往张氏喊冤上头带。”
小厮悄悄出了客栈,混进了人群里。
不一会儿,人群里就有人,喊话——
“张氏拦截郡主车驾,是为了替夫鸣冤,郡主何不问一问张氏冤情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