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5


满赶紧拿了三袋方便面、两根火腿肠,又去江家的菜园子里摘了一把青苋菜叶子。

这种青苋菜和学校里种的红苋菜一样,就是叶片颜色不一样,苋菜不容易生虫子,只要水肥充足,种一次就能反复采收,他们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菜园子里种苋菜。

江小满本来想用江家的大锅给她们煮泡面的,没想到揭开锅盖一看,里面还剩下大半锅的煮洋芋呢。不用想都知道,江灿灿不在家这几天,祖孙俩估计就一天煮一锅洋芋,连人带猪一起吃了。

盖上锅盖,江小满不得不拆了一口炒菜锅,洗干净之后,临时用石头在院子里搭了个炉灶,引火烧水,煮了一锅热腾腾的泡面。

泡面的香气飘出来的一瞬间,江月月忍不住吞了吞口水,就连江奶奶都在边上叹息:“怪不得娃娃们都要吃这方便面,真香啊!”

再香她也舍不得自己买来吃,一包方便面三块钱,要卖6斤洋芋才能换一包方便面呢。

一大锅加了火腿肠和苋菜叶子的红烧牛肉面,祖孙俩吃得干干净净,连面汤都喝完了。

江奶奶让江小满也吃点,江小满笑着摆了摆手:“不吃啦,我家里还在盖房子呢,我回去吃。月月,这方便面你学会做了吧?这里还剩下不少,你和奶奶要是饿了就自己煮来吃,过两天我给你们扛一袋米上来。”

刚才江小满做饭的时候顺便看了一眼,江灿灿家的米缸早就空了,怪不得祖孙俩只煮了一锅洋芋,想到江灿灿那么小小的个头,估计就算有钱买米也背不上来,江小满眼珠子一转,立刻在心里找好了背米的劳动力。

第60章

“去江灿灿家慰问?行啊!那咱们去赶场买点东西吧?什么时候去?”接到电话, 方星尘立刻就答应了。

“明天上午吧,你们下午去镇上买两袋米、那种批发的整捆的面条也买两袋,再扛一箱盐, 咱们学校食堂用的那种大袋的鸡精也买两袋。”

江小满报了一下江灿灿家现在最缺的东西,又叮嘱他们——

“别傻乎乎的自己往山上扛,我家到村里不是有滑索么?你去买包烟给村里值班的那个人,叫他帮忙给你们捎到我家, 我明天上午在家等你们, 送完东西,中午来我家吃饭!”

“太好了!”方星尘立刻欢呼起来,能去小满哥家蹭饭,爬山他也愿意。

“再买几包高粱饴跟玉米糖吧?我看到村里人都爱吃这个。”褚梦鸾在旁边附和道。

“把设备也带上, 咱们不是答应灿灿的粉丝多拍点生活日常吗?”方星尘突然想到了最近评论区里好多人都在说想看看江灿灿生活学习的地方, 好像对他们这儿还挺感兴趣的,正好最近也没啥好素材了。

下午三点钟放学后, 方星尘就找老乡借了一辆三轮电动车,和褚梦鸾一起去镇上采购。

“老方,我这辈子做梦也没想到,我特么居然也想买辆这样的电动三轮,这玩意儿可真方便!”褚梦鸾坐在三轮车后斗的小板凳上, 声音在三轮车的颠簸中变成了颤音。

“那你还是别想了,咱们省城好几年前就严禁这种电动三轮车上路了,你买了也开不出去!”

“那我就买一辆放在学校!说真的,老方,我喜欢这里!喜欢百川校长, 喜欢小满哥, 喜欢这里的孩子们, 我打算明年暑假还申请过来支教。”

“那咱俩继续搭档吧哈哈,我已经跟百川校长说好了,明年暑假我会提前根据小升初的必考科目做个教学大纲。”

“好啊~我今天要是不说,你是不是不打算带我一起?”

“哪能呢?我本来打算等支教结束再问你的,对了,我记得你们音乐系和美术系关系不错啊?咱们学校连个美术老师都没有,要是能再拉个美术系的过来就好了。”

“交给我!不用从咱们学校找,咱们学校美术系好像不咋地。”褚梦鸾颇为嫌弃母校的美术系,随即得意地炫耀道,“我找我发小,他是美院的高材生,有他在,何必舍近求远?”

俩人一路商量着明年暑假的支教计划,没一会儿就到了镇上。

郎山乡的乡镇不是赶场的时候非常冷清,只有街道两边的店铺还开着,也没什么人。这已经算是整个乡最繁华的CBD了,再往山里去,通常走上半个小时都不见得能找到一户人家,有的村子搬的就只剩下零星的几户人家,年轻人出去打工,孩子要是还在镇上住校的话,村里就只剩下几个老人,简直寂静的可怕……

刚开始跟着江百川去家访的时候,俩人都有些吓到了,这和他们来之前想象的宁静祥和、与世无争的山村生活完全不一样!

一个个没有生机、暮气沉沉的村庄,唯一鲜活的,就只有那些孩子们了,也难怪百川校长一直坚守着这个只有三十多个学生的乡村小学。

如果连学校都没有的话,那山里那些仅剩的村庄和住户,就真的要彻底消失了。

不过,也因为人少,杂货铺老板很容易就认出了这两个大学生是暑假去山里支教的老师,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算完账抹了零不说,还额外送了他们一袋新作的米花糖。

褚梦鸾他们在买东西的时候,江小满也没闲着,他带好了进山的柴刀和蛇药,准备去老山坳子那边买点岩蜜。

老山坳子不是一个村庄名字,而是一片零散村落的统称。也是板栗沟那位山荣村长祖上的同宗。

听说他们这一片的山民都是往前几百年里,因为逃避战乱、瘟疫、灾荒陆续逃到山里,又在这里定居下来的,听说古时候对于逃避兵役徭役的老百姓处罚特别严厉,所以一般逃进山里的人都不会再用原来的名字,都会重新给自己取个化名,指山为姓、指水为名什么的并不少见。

老山坳子那边住的就都是姓山或者姓沐的人家,山家人极其擅长捕猎攀岩,早年间还经常有山下的药商花钱雇人进山寻找一些名贵药材,后来这一片的山林都划入自然保护区了,各种名贵野生中草药也纳入了保护名录,随便盗挖被抓到是要吃牢饭的,所以这些年老山坳子那边都是靠攀岩采割岩蜜为生。

郎山一年四季多的是数不清的山花野草,蜜源丰富,野蜂在悬崖峭壁上筑起巨大的蜂巢,每年夏秋两季,老山坳子这边的的人都会进山割蜜。

这种野生的岩蜜品质好,卖的也贵,割下来就要一百块钱一斤了。

要不是欠了马悦楠和卫昇那么大个人情,打死江小满他也舍不得买这么贵的岩蜜啊,反正他是吃不出岩蜜和他们山下蜂桶里割下来的土蜂蜜有什么差别。

江小满有个高中同学就是老山坳里出来的,听说他堂哥是这一片出了名的找蜜高手,江小满找他要到了堂哥的电话,顺着堂哥给的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