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4
强大的姑娘,还厚脸皮地觉得,自己也是。所以,在看到郭晓春偷偷流泪后,祝繁星傻眼了。
她什么都不敢问,只能装作没看见。
陈念安煮好了两碗饺子,叫她俩去客厅吃。
饺子没做成干捞,陈念安说天气冷,吃汤饺子会更热乎,他在饺子汤里放了榨菜、葱花和紫菜,有点像馄饨汤的配料,祝繁星和郭晓春坐在桌边,配着一碟米醋,吃得津津有味。
“好吃吗?”陈大厨也坐在桌边,笑眯眯地看她们吃。
郭晓春说:“好吃。”
祝繁星向陈念安竖起大拇指:“小老虎,你好牛啊,第一次包就包得这么好。”
陈念安笑了笑,说:“我今天包得有点多,给爷爷也拿了一些。你上次让我问爷爷过年的事,我问了,爷爷说今年,他们是和奶奶家的兄弟姐妹一起过,去酒楼吃年夜饭,不和我们一起吃。”
“这样啊,行,问过就好。”祝繁星眼珠子一转,又问郭晓春,“晓春,今年年夜饭你在哪儿吃?我们店除夕那天四点半就关门了,你们呢?”
郭晓春说:“我们五点关门,年夜饭……我可能和店里的同事一起吃吧。”
“你来我家吃呗!”祝繁星说,“过年啊,我们家就三个人,楼上的爷爷奶奶也不和我们一起过,你过来嘛,晚上还可以和我一起睡,第二天再去店里。”
郭晓春愣愣地看着她。
陈念安说:“对啊,晓春姐,年夜饭要人多才热闹,你和我们一起吃吧,正好尝尝我的手艺。”
郭晓春说:“这……太麻烦你们了。”
“不麻烦的,我们家又没大人,随意得很。”祝繁星继续劝她,“来嘛,我弟弟做菜可好吃了,去年的年夜饭他做了一桌子菜,吃都吃不完,刚好,你来帮我们一起战斗。”
一户没有大人的家庭,的确不会给人太大的压力,郭晓春看着祝繁星,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好啊,那我就来蹭年夜饭了。”
祝繁星笑弯了眼,郭晓春心中五味杂陈,又咬了一口饺子,玉米鲜甜,猪肉劲道,汤汁咸香,热乎乎的真的很好吃。
是家的味道,她有多少年没品尝过了。
——
吃完饺子,洗完澡,两个女孩一人钻一个被窝,挤在祝繁星的床上准备睡觉。
台灯还没关,郭晓春睡外边,说自己早上六七点就要起床,会注意控制声量,尽量不吵醒祝繁星。
“干吗起这么早啊?”祝繁星侧卧着看她,问道。
郭晓春说:“我习惯了早上起来背书。”
“你这习惯和陈念安一样。”祝繁星说,“我们家大房间外面还带着一个院子,陈念安每天早上都会在院子里背书,这样就不会吵到满宝。”
郭晓春只见过陈念安两次,每一次,那个男孩的表现都让她叹为观止。第一次是报到那天,陈念安手脚利索地帮祝繁星收拾上铺,当时,不仅是郭晓春,张思彤一家人也看呆了。
今天是第二次见面,陈念安为她俩煮饺子,那饺子是他自己包的,白天他还晒了被子,套好被套,等她们吃完饺子,他又抢着去洗碗,祝繁星似乎一点儿也没觉得不妥,可在郭晓春看来,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你弟弟,一直是这样的吗?”郭晓春也侧卧着,和祝繁星凑得很近。
祝繁星一愣:“怎样?”
“就是……做家务,做饭,听你的话,照顾小弟。”郭晓春不知该怎么形容,“他几岁啊?” w?a?n?g?址?f?a?b?u?y?e?ⅰ????μ?ω?ε?n???????????﹒???ò??
祝繁星说:“过完年虚岁十五了,按周岁算,他现在正好十四岁半 。他一直是这样的,我爸妈还在的时候,他就很勤快了,我爸妈出事那会儿,他才十一岁,腿骨折了,打着石膏,每天还得支着两根拐杖在厨房做饭。“说到这儿,祝繁星忍不住笑,“现在回想起来,我好像一个周扒皮啊,让一个小瘸子天天给我做饭吃。”
“我也有一个弟弟。”郭晓春说,“他比小陈还大一岁,到三月份,满十六了。但他什么都不会干,长到这么大,连只袜子都没洗过,吃饭,要给他把饭盛好,喝水,他只要叫叫就行,自然会有人给他倒。你都想象不到,他去年才学会系鞋带,还是因为他想买一双阿迪达斯的鞋子,他为了能穿那个鞋,不得不学会系鞋带。他以前穿的鞋,就是那种套进去的,穿衣服也不爱穿有扣子的,嫌麻烦,只喜欢拉链。”
祝繁星迟疑着问:“你弟弟……是有残疾吗?脑瘫?”
※ 如?您?访?问?的?网?址?发?B?u?y?e?不?是??????????e?n???????2?5?????ò???则?为????寨?佔?点
“啊?不是,哈哈哈哈……”郭晓春躲在被窝里笑了起来,笑得全身都在抖,“他很健康,就是懒,非常非常懒,被我爸妈和爷爷奶奶宠坏了,有一个词形容他最贴切,就是好吃懒做。”
祝繁星:“……”
“一直以来,我看多了别人家的爸爸妈妈对孩子好,知道那很正常,我觉得我只是不够走运,碰到了一对不爱我的爸妈。这没什么,在我们那儿,很多人家都这样,女儿是可有可无的,养女儿的目的就是为了挣彩礼,再拿着那个彩礼,去给儿子娶媳妇。”郭晓春说,“我还是第一次看见,一个弟弟,会对姐姐这么好。”
祝繁星皱眉道:“晓春,你家里到底是什么情况啊?”
“你们三个是不是都很好奇?”郭晓春笑了一下,“其实没什么,一点儿也不新鲜,就是重男轻女呗。”
她第一次对祝繁星说了一些家里的事,J省某县城的一户普通人家,六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她和弟弟郭一鸣。
那个地方普遍重男轻女,每家每户程度不同罢了,郭晓春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已是习以为常。
“一鸣惊人”,是父母对郭家幺儿的期盼。
可最后真正一鸣惊人的,却是从小不被待见的郭晓春。
“你知道吗?高考的时候,我是我们那个县城的理科榜眼,有个大老板给我家发奖金了,状元两万,探花五千,我是一万,但那个钱全被我爸拿走了。”郭晓春说,“他让我填师范,说可以免学费,毕业了还能回家当老师。我当然不答应啊,他就揍我,用皮带抽,哪怕我承诺以后上班挣钱了,会把钱拿回家,他也不放我去外省。”
“因为他知道,我走了,可能就不会回来了。”
祝繁星问:“后来呢?”
郭晓春说:“后来,是我的班主任帮了我。”
她一开始填的是上海同济,被郭父改了,改成J省省会城市的一所师范院校。郭晓春发现了,又改回同济,她爸爸再改成师范,志愿填写的最后截止时间前,郭晓春跑去班主任家,哭着求班主任帮忙,总算把志愿修改成功。
班主任建议她报A大,理由是,钱塘的生活成本应该比上海低,郭晓春就这么填了A大,被顺利录取,付出的代价是一顿狠揍,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