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8
豁口,手执农具、刀具、木棍的民众大批大批向竺法成的方向涌来。
实际上,也是朝李琮的方向涌来。
忠心耿耿的王城卫士早就护送紧那罗王和她最宠爱的奴隶离开暴动现场,面对这群失控百姓的,只剩大唐使团诸人而已。
“殿下,这可如何是好?”
总没有使团动手杀害异国平民百姓的道理,可要她们平白无故地受着这口气也不是那么回事。
李琮无奈地看了眼神色落寞的竺法成和瑟瑟发抖的罗枝枝,吩咐道:“不要闹出人命。”
说完,她背过手去,挽过竺法成的衣袖,纵身一跃,轻巧地将人带出人流之外。
她是公主,又是主使。
紧那罗早早离去,作壁上观,断无她亲自动手的道理。
然而,要人不死比要人死难得多。
赵乐儿率领一队老将,与龟兹人周旋良久,她们束手束脚的,有什么招数都使不出来,动几下兵器都要害怕伤了人。
磨烦许久。
最后,赵乐儿被逼急了,随手抓来路人,从人家穿的胡服上扯出几十条长绳,把闹得最狠的十来个人擒住,怒喝骂道:
“够了!殿下威仪岂是你等胡夫可犯?若再闹事休怪赵某人冷血无情!”
她手里的龟兹人还在挣扎,赵乐儿用刀背猛地一敲,把那人直接给敲晕了。
赵乐儿知道人没死,旁的人却不知道,见她出刀迅猛,被她压住的人又一动不动,只以为是出了人命,不由得呜呜大叫,直喊:“杀人了——杀人了——”
赵乐儿不耐,甩了一个耳光过去,骂道:“要不是殿下不让我早就把你们这帮癞皮狗全宰了!”
好在闹事的人只是些平民百姓,空有一腔对佛法的热情,却没有多少力气。
闹了这么一场之后,这些人也只是吵嚷,再没了暴动初时的凶神恶煞。
“帛蜜罗王子,看来你的臣民似乎并不欢迎你。”
与李琮预想的不同,竺法成的神情中有痛苦,有慈悲,有心疼,独独没有任何怨怼和不满。
“贫僧从未尽过龟兹国王子的责任。”
“背弃佛子身份,亦有十年之久。”
“今日种种,是前日果。”
李琮对竺法成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还是蛮欣赏的,但问题是,如果龟兹国已经不想要这位王子了,她又该拿这个人怎么办才好呢?
第一百三十二章被欺负得惨兮兮的王子和不配
“殿下,紧那罗王对驸马的态度实在是太……”
李琮捧着地图,在上面画来画去,标注好近叁个月来使团经过的城镇和市场。左手边摆着一本厚簿子,里面记录的是商路上所涉及到的货物、价格、特产、各国商人以及风土人情的基本情况。
说来也算收获不小。
若不是她写这本册子是为了开辟商路赚钱,所载内容不好公之于众,否则,她还真想托女师的无忧书局帮她出本书。
不过,依乌有子的性格,她估计会取个《从长安到西域:我和龟兹国国王一家不得不说的故事》之类的书名。
李琮想到这儿,情不自禁笑了一下。
“紧那罗王很不喜欢这个说走就走,说回就回的王兄呢。”
赵乐儿一板一眼地答道:“据情报来看,驸马从前在龟兹当王子的时候很受器重,尽管他的心思不在政治之上,可因着佛子的身份,西域诸国对龟兹国都很敬重。”
除此之外,龟兹国素以生产铁矿,制造铁器闻名于西域诸国,其国虽小,可西域之中却很少有国家愿意与龟兹交恶。
“殿下,佛子之位空悬多年,这次驸马又回到龟兹,属下听闻诸国有重推驸马当选佛子之意。”
李琮的手指渐次敲击在书案之上,制造出清晰而有节奏的响声。
“假若法成恢复佛子身份,那么……”
对于普遍信仰佛教的西域叁十六国而言,竺法成又会变回极复威信与权柄的帛蜜罗王子。
因此,李琮很理解紧那罗王为什么会对这位归来的王兄如此忌惮。
甚至不惜在他刚回王城的时候就来这么一出下马威。
在紧那罗王眼中,昭阳公主自然是王兄坚不可摧的后盾。如果她公开表明立场不欢迎王子回宫,那么,紧那罗就必须面对昭阳公主发怒泄愤的风险。
可是,假如不是龟兹国国王反对王子复位呢?假如是整个国家的人民都已经厌弃了这位王子呢?
那昭阳公主就算找麻烦也找不到她的头上来。
“王子,王子。王位早就换人坐了,哪里还有什么王子呢?”
李琮低低笑着,像是在嘲讽些什么。赵乐儿抱剑立在一侧,道:“驸马十年前对王位不屑一顾,十年后更是毫无权欲之心。龟兹女王为何还要如此耿耿于怀?”
“乐儿,连你都习惯称呼紧那罗为龟兹女王,可见一国之君是个女人是件多么稀奇的事。”
从来只有女王女皇女帝,没听过几个男王男皇男帝的。
说穿了,只是默认王、皇、帝都是男人,偶有女人做了,才要特意标注出来以示区别。
“纵使法成无心回来当什么佛子,亦或国王,可总有人想打着帛蜜罗王子的名头推翻紧那罗的统治。”
紧那罗呕心沥血稳定下来的政权,却因王兄的回归而出现动摇与裂痕。
尽管她是一个不错的国王,尽管她迅速结束朝代更迭之际产生的战乱,可在她是一个女人的前提之下,龟兹国内时不时就会传出各种对紧那罗不利的传闻。
何况是王子归国这么大的事?
打使团从长安出发的第一天起,龟兹国内就有传言说荧惑乱离,彗星归位。
直白一点就是,紧那罗的王位得之不正,而那个有着名正言顺继承权的人马上就要回来了。
“如此说来,紧那罗王倒是很聪明。”
赵乐儿不禁感叹。
趁大唐使团还没到龟兹国的时候,紧那罗下命叫人暗中将昭阳公主和道融和尚的风流韵事传播一番。
至于国人是如何看待这位破了戒、做驸马的佛子,那就不是紧那罗王可以控制的了。
某种程度上来讲,紧那罗的做法倒和李琮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尽管昭阳公主在朝堂中毁誉参半,可她在民间和军中的声望很高。在太子和柴老侯爷接连败于阿史那多摩之手后,李琮的威望更是到达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
如果,如果是昭阳公主领兵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