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8
次曲灵的事情,他只起到了一点推波助澜,锦上添花的作用,对于曲灵的帮助不大,心里头一直存着些内疚之心。这次,他想实实在在地帮曲灵使一把力。
曲灵摇摇头,说:“我服从组织上的安排,让我去哪个岗位我就去哪个岗位。”
张九钢:“真的?你有啥想法就跟大爷说,我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曲灵笑着说:“我真是这么想的,对于去哪个部门工作,没有什么想法,去办公室,或者留在电工组,我都没有意见。大爷,我不会跟你客气的,以后有的是麻烦你的时候。”
张九钢半信半疑,说:“我想起来,以前跟你爸爸喝酒的时候,你爸爸说过,你会唱歌又会跳舞,想让你进厂里的文工团。你爸虽然不在了,但你要是想进,大爷也能想想办法。”
曲灵抿抿嘴唇,说:“是啊,我爸一直想让我有个舒心、不累的工作,我又喜欢唱歌跳舞,进文工团再好不过。可是,如今他不在了,文工团那种地方也不适合我了,我还是干些踏实的工作吧。”
说得张九钢有些心酸,他自然也非常清楚能进文工团的都是有关系,有背景的,以他的职级自然是够的,但曲灵到底不是他亲生女儿,要进文工团还得卖他的脸面。
张九钢下定决心想要帮曲灵这一回,但听她拒绝了,却无端心头一松,进而内疚感却更强了。
好一会儿,他说:“那行,既然你有了决定,就按照你的来,以后有啥需要大爷帮忙的,你尽管开口。你记住,你爸不在了,你大爷还在!”
曲灵点点头,笑着说:“大爷,我记住了!”
一周后,也就是1974年的8月初,“青工营”解散,曲灵被分配到档案室,当了一名档案保管员,干部待遇,工资是31元。
还是因着退房事件的影响力,在她自己没走任何后门的情况下,把这么清闲、事少的好岗位分配给了她。
不知道招来多少羡慕的目光。
但是对于曲灵来说,这个岗位好也不好,好处自然就是清闲,她在“青工营”这一年着实累坏了,正好可以好好休息休息,养养身体,但坏处就是不容易出成绩。还有一年的时间,她就有上大学的资格了,这一年,光靠着退房事件的影响力,不知道能不能优于别人。
这次在电工组的实习,刘师傅给她的评价非常之高,什么人品优秀,是值得将后背相托的好同志,吃苦耐劳、忠于人民,忠于主席……恨不能把所有美好的词语堆砌在她身上。这些评价,计入到曲灵档案上的,将会伴随她的一生。
在推荐上大学时,自然也是加分项,但曲灵还是想要更多的荣誉,心里头才能安稳。
档案室在办公楼的最顶层,三层,旁边是个专供领导干部使用的阅览室,里面的报刊架上夹着最新几期的报纸,靠墙的位置,放着几张豆绿色的布面沙发,旁边有个跟沙发扶手颜色一致的茶几,上面摆放着茶盘还有玻璃杯,下面整齐地摆放着两个双喜暖瓶。墙面上张贴着主席语录,窗台处,摆了几盆墨绿色,像是抹了油一般的绿萝,整体布置得淡雅、舒适。
在曲灵来之前,档案室是由阅览室负责人张姐代管的,曲灵来了之后,两人各管一摊。
简单交接之后,张姐将一大串钥匙递给了她,说:“我怎么交接过来的,就怎么交接给你。这里面的那些柜子、抽屉,我从来就没打开过,也没人来找过。”
曲灵瞧着钥匙圈,上面锈迹斑斑,摸上去沾了一手的黄,而柜子上的锁头也是如此,想来张姐说得没错。
张姐是个三十多不到四十岁的富态女性,人很健谈,大概平时阅览室就她自己,好不容易来了个
活人,一下子就兴奋了,拉着曲灵聊起来没完,只一两句是工作上的正经事儿,剩下的都是些杂七杂八的。
这倒让曲灵一下子就把整个三楼的情况搞清楚了。
三楼除了阅览室和档案室外,还有两小一大,三个会议室,另外就是工会办公室和他们的库房,妇女主任邱卫东的办公室也在这一层,不过在走廊的另外一头。
整个三楼办公的人员,加上曲灵和张姐,也就不到十人,不开会的时候清净得很。
张姐的工作自在得很,每天早上卡着上班点过来,打扫阅览室卫生,通风散气,打开水,有人来阅览室了,如果是大领导,她就给续上些茶水--大家通常都会自己带着杯子来,而她则躲到档案室,听见召唤再进去,用她的话来说,就是领导们需要安静的阅读环境。想也是,跟领导们在同一环境中,得把存在感降到最低,大气都不敢出,多难受啊,再说,要是来的是男领导,男女有别,也得避嫌。
所以,张姐一天有事没事的,就来曲灵这里串门,两人迅速熟识起来。
别看张姐整天憋在这个阅览室里,但因着来矿上的年头厂,认识的人多,又爱聊天,对矿上的事情知道得不少。
曲灵不动声色地往72年、73年,还有今年推荐上大学的那几个人身上引着,了解着他们的情况。
72年,刚开始有推荐上大学名额时,矿领导并没有把这一消息向全矿通报,直接就内定了人选,73年之后,消息传开,便有人主动来厂里咨询上大学的资格、条件,这下矿上就瞒不住了,便将报名条件贴在了公告栏是,让自由报名,由矿上审查资格,最后确定上学人选。
根据张姐的话,曲灵总结出来,上大学的人里头,一半是找关系走后门的,一半是各方面确实优秀的。
曲灵想,自己两者都算沾点边儿,那能成功上大学的几率又增加了几分。
暂时将上大学的事情放下,曲灵专注起了自己的工作。
她这个档案管理员,守着一间大概二十平米左右的办公室,屋里面除了上锁的柜子外,桌子上、凳子上、矮柜上,到处都堆放着乱七八糟的图纸资料。
据张姐说,她接手时就是这样子的,幸好她经常开窗通风,才没让这些资料发霉长虫。
曲灵随手翻了翻,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资料,有矿井图纸、设备图纸、文书、科研成果等等。这本该都是保密的资料才是,可惜66年运动爆发后,档案室也受到了冲击,这些资料丢的丢,毁的毁,剩下的也就成了这个样子。
本来,矿上的技术工程师们查可以到档案室里查阅旧档案,但如今是不可能的,档案室完全失去了作用。曲灵想,领导将自己调来档案室,应该是有让自己重新将档案室建立起来的意思,也从侧面证明了,领导很认可自己的能力。
当了一次档案管理员,总也得留下点什么。
想清楚了,她便开始行动起来。
上锁了的柜子除了边沿上有些打砸的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