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
在一起的杂
合面饽饽。李三梅擅长做粗粮,做出来的饽饽松软、香甜。曲灵吃过很多人做的饽饽,顶数李三梅做得最好吃。
她将锅里面放上水,把一个成人拳头大小的饽饽还有盛放着炖菜的粗瓷碗放到高粱杆篦子上,盖好锅盖,又去墙边的麻袋里抓一把松毛,抱一捆干柴禾回来。
将柴禾蓬松地塞进灶糖里,再划根火柴,点燃松毛,塞进柴禾下面,松毛上有油脂,一点就着,着起来的火很快将柴禾引燃,灶糖里的火就快速地燃烧起来。曲灵又往灶糖里面塞了两根稍微粗些的柴禾,凭着灶塘里的这些柴禾,就足以将饭蒸好。
不管是做饭,还是洗衣,亦或是其他的家务活,曲灵以前基本上没干过。
李三梅干了大半儿,曲铁军也会帮忙,而曲灵就是那个擎吃擎喝的,偶尔帮着递个火柴、拿副碗筷,就被曲铁军夸个不停,说我姑娘有眼力价,会干活了云云。
虽然没怎么干过,但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从小看到大,自己动起手来,倒也是能够应付。
又将柴禾往灶堂里推了推,曲灵便回了屋里,去洗脸刷牙。
脸盆架子上方的镜子里,映照出了自己的脸庞,十四五岁的姑娘,被养得很白净,浓眉大眼,鼻翘唇红,两边脸蛋有些肥嘟嘟的、身材高挑,是谁见到都要夸一声“漂亮”的样貌。只是,头发油乎乎,乱糟糟,两边的太阳穴上,一左一右一撮头发翘着,像是树立的两根天线,嘴唇上一块黑乎乎的痂,脸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沾了一抹锅底灰,脏兮兮的,像是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折损了这幅长相。
曲灵将毛巾投入到凉水里,又用打湿的毛巾将脸擦拭干净,而后将乱七八糟的头发简单梳理一下。
这时候,锅里面的饭菜蒸得差不多了,她将粗瓷碗和饽饽垫着抹布拿出来,又往锅里添些热水,利用余温烧热,准备一会儿好好地洗个头。
她要趁着今天,把自己打理干净,明天就销假上学去。
她今年上初二,上的是均州铁矿子弟中学,还有一个月,就要期末考试了。
从66年开始,全国所有的大学都停课关门。而曲灵升入初中后,课业还没有小学时候紧张,老师只简单教授些浅显的知识,甚至都不正经上课,不是一起学习语录,就是带着学生们去学农、学工。
曲灵因着能歌善舞,形象好,参加了学校里的宣传队,上初中这三年,她经常会跟着宣传队,到各个生产大队、均州市的各个单位去宣传思想,表演节目。因着她有这份特长,别的同学参加劳动的时间里,她都在表演节目。
小铁梅是她最常扮演的角色,大辫子一扎,红花棉袄一穿,精神抖擞,一身气势往舞台上一站,就是活生生的铁梅。
她不光是家里的小公主,在学校里,亦是备受瞩目的焦点。
今天的事情很多,家里的粮食不多了,得拿着粮食本去粮站买粮食。曲铁军的户口注销,粮食本也换了新的,如今的粮食本上,只有她一个人的名字了。
李三梅是农业户口,但曲灵却是非农业户口,按理说,子女的户口是随着母亲走的,曲灵也不知道当年是怎么操作的。也幸好她是非农业户口,曲铁军去世后,她还能享受到一个月28市斤的粮食供应。
※ 如?您?访?问?的?网?阯?f?a?布?y?e?不?是?ì???ù???ē?n????????????????ō?м?则?为?山?寨?佔?点
她跟着宣传队出去慰问演出的时候,绝大多出情况,慰问单位都会管饭,乡下奶奶也经常送粮食过来。虽然她正处于长身体,饭量大的时候,但这28市斤的粮食供应足够她吃饱,还有结余的了。
用粮食本购买的话,大米跟白面不到两毛一斤,玉米面八分多一斤,李三梅给的那350块钱,算计着花的话,足够她上完高中的了。
老师们提前给她透露过,学校推荐上高中的名额里,有她一个。对这个结果,曲灵毫无意外,毕竟,不管是论成绩,还是论成分、思想觉悟,还是平时的表现,她都不比任何人差,学校不推荐她,那才是意外的。
父亲曲铁军也是希望她上完高中,到时候,她也十八岁,算是个大人了,到时候再去矿上工作也不迟。
对于她的未来,曲铁军也有规划,觉得她就像现在这样唱唱跳跳的就很好,工作体面,不用受累,还能是干部身份,正好厂里有自己的文工团。
文工团这种清闲又体面的工作岗位,可不是光有实力就能得到的。曲铁军一直在有意地和铁矿负责文工团工作的工会主席搞好关系,为着三年后,曲灵能被招进文工团打基础。
换上一件干净的白色衬衫,小心将黑色的孝牌取下来,用别针别在右胳膊上,拿好崭新的粮食本,还有零钱放在军绿色的挎包里,临出门之前,对着镜子扯了扯嘴角,见自己的脸色虽然还有些苍白,但已经恢复了几分往日的精神气,又小心将衬衫领子整理好,这才拿了面袋子,推了院子中,曲铁军留下的自行车出门。
她还不会骑自行车,小学和初中都在步行范围内,平时都和同学们一块结伴上下学。本来打算着,放暑假的时候学骑车子,爸爸答应着,等学会了,会给她买一辆女士的飞鸽自行车,上高中的时候,就可以骑自行车上下学了。
女士飞鸽自行车不会有了,以后这辆自行车就是她的交通工具了,她会尽快学会骑车,不过今天,还只能推着走。
第6章
买粮这片区域是均州铁矿家属院,左邻……
这片区域是均州铁矿家属院,左邻右舍住的都是矿上的干部,白天里,巷子里来往的人不多,曲灵有些怕见到那些熟识的叔叔、阿姨,她不喜欢那些怜悯、同情的目光和话语,即便他们都是一片好意。
可惜,曲灵到底还是碰上了熟人。
住在巷子口的李奶奶,端着洋漆盆子出来,将水泼洒在路面上,转头一看,就看见曲灵,忙将盆子放在门口的大石头上,奔着她而来。
“哎呦,小灵啊,你这是要出去啊?”李奶奶迅速上下打量她一番,脸上露出笑容,说:“好孩子,别难过了,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一遭的,总得要想开才行。你爸不在了,咱们这些老邻居还在,有啥事,你就招呼一声,都能搭把手。”
曲灵勉强笑笑,点着头,说:“以后少不了麻烦奶奶。”
李奶奶脸上的笑容更大了些,说:“你这孩子,几天不见,长大了许多,会说话了。看着你看你能打起精神来,我就放心了!”
她想到曲铁军出事那天,曲灵的样子,真担心这孩子悲伤之下,有个好歹的,这孩子也是刚强,没几天就挺过来了。
李奶奶看了看车筐里的粮食口袋,一下子就猜出了曲灵要去做啥,不由得很是奇怪,特地往曲家的方向看了看,问道:“你去买粮食?你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