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2


,俞和衷家也有院子,空着也是空着,用来种菜吧。

姜奶奶听说姜乐要把菜种子给俞和衷,想了想,没把西瓜种子种完,留了两颗给俞和衷。

俞和衷收到姜乐送来的种子,当天就翻了地,地晒了一天,第二天下午,就把菜种子都种下了。

姜乐还过来帮忙了,俞和衷第一次种菜,不太熟练要多大的距离,姜乐就在前面撒种子,俞和衷在后面埋上,然后浇水。

现在天越来越热了,即便是下午,两人还是热的出了一身的汗,等忙完天都黑了。

俞和衷早早晾了凉白开,姜乐拿着碗喝的一干二净,嘴巴才觉得没那么干了。

俞和衷看了眼姜乐头上的汗,起身去了厨房,往锅里添上水,开始烧水。

等姜乐休息好了要走,俞和衷走过来:“我烧好热水了,你洗个澡吧。”

姜乐确实打算洗个澡,但他准备回去洗。

这年头,洗澡也很麻烦,不像后世有淋浴,现在连自来水都没有,还需要人烧水,烧好之后打出来洗。

姜家没有浴桶,姜乐都是打一盆水,先用水冲一遍,然后打上肥皂,再用水冲干净。

因为要冲大量的水,姜乐又不好意思在外面洗,即便是晚上没人他也不好意思,一般都是脚下放一个盆,盛着冲下来的水。

他天天都要洗澡,实在折腾,好在很多时候身上并不脏,随便冲冲就行。

别问他身上不脏为什么还要洗,因为这样睡着舒服。

现在天气热,不怕冷,还能这样,等天气冷了,一盆热水冲下去,没一会儿就得瑟瑟发抖了。

姜乐打算天冷之前,一定要弄个浴桶。

听俞和衷说让他在这里洗,姜乐想了一下自己洗澡的样子,果断拒绝,虽然他和俞和衷已经够熟了,但是在对方家里洗澡,还是怪不好意思的。

好在俞和衷并没有强求,只是在姜乐回家的时候,提着一桶烧开的热水跟着他:“我用不了这么多热水,带回去你省得烧了。”

姜乐心情复杂:“你提过去不累得慌啊?”

俞和衷:“不累。”

姜乐感动不已:【瓜瓜,他是天使吧!】

瓜瓜:你说是就是吧。

俞和衷就这样提着一桶热水,跟着姜乐回家,姜乐要给他帮忙,被他拒绝了。

姜乐叹息:“这洗一次澡也太折腾了,要是有淋浴就好了。”

俞和衷好奇:“淋浴是什么?”

他说话都不怎么喘气,看起来是不累,姜乐放心了,就叭叭说起淋浴来,言语间对方便的淋浴格外想念。

俞和衷听他说,若有所思。

到了姜家,俞和衷知道姜乐要洗澡,把水放下之后就走了,回家的路上,他在想,姜乐好像很想要那个淋浴。

姜乐不知道俞和衷的想法,他怕耽搁下去水凉了,急急忙忙添了些凉水,洗了个澡,头发也洗的干干净净。

头发没干,他不敢睡,怕湿着头发睡醒了头疼,他拉开窗帘,——说是窗帘,其实就是一块旧的布,平时就是挡一挡太阳。

拉开窗帘,月光撒下来,姜乐便撑着下巴,看着外面的天空,如今污染不像后世那样严重,也没有高楼遮挡,天空缀着点点繁星,它们围绕着月亮,美得好像一幅画。

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这样望着天边,思想放空,都能让人心情放松下来,静谧的夜晚,偶尔还有几声虫鸣,并不会让人觉得吵。

姜乐打了个哈欠,伸手摸摸头发,觉得干的差不多了,他拉上窗帘,倒头就睡。

前一秒还在跟他说话的瓜瓜:【……】

年轻就是好,倒头就睡。

——

这几天村里热闹得很,到处都是人聊天的笑声,像是有什么大好事。

姜乐一问才知道,确实有大好事,村里要分粮了。

每年快过年会分一次,中间小麦收了之后也会分一次,这次是按上半年的工分分。

比起小麦丰收,分粮对他们来说,才是真正丰收的时候,村里到处都弥漫着喜悦的气氛,连带着吵架都少了。

分粮要自家准备袋子,因为收了小麦,村里会分一部分小麦或者面粉,两个自己选,选小麦就多点,面粉就少点。

再就是,按工分也会分钱,家里下半年就指着这些钱生活了。

现在是年中,快过年的时候,会更热闹,因为会分年猪,那真是家家户户都有肉吃。

年中是没有肉分的,过年给的猪仔还没养肥呢,要是杀了那要少老些肉呢!

在村人的期待中,这天村干部终于派人每家每户的喊,拿着袋子去麦场,要分粮了!

第45章

分粮一家去一两个人, 最好有一个力气大的,好把粮背回来。

但说是去一两个人,有的全家都出动了, 除了排队的那个, 家里其他人就远远看着,和村里其他人说说自家能分多少,光是看着那黄灿灿的小麦, 还有白生生的面粉, 都觉得开心。

这种时候, 家里壮劳力多的,勤快的都觉得脸上有光, 嗓门格外的大, 恨不得让全村人都知道他家能分多少。

那些家里劳力少的还好, 劳力少, 虽然分的少, 但是吃的也少啊。

不像有的人家, 劳力明明挺多的, 一个个却爱偷懒, 偷懒的时候挺开心的,等分粮的时候,就傻眼了。

分的粮还不够吃呢!

有的更惨, 过来领粮食,结果人家村干部给一算,发现他家上半年借了好几次粮, 这种家庭也不爱干活,最后一算,好家伙, 不但领不到粮,还要倒找村里粮食!

这时候这借粮的人家就不乐意了,他们家就借了几次粮,咋干了半年,还能倒欠村里的?是不是给他们瞎记了?

负责记录的记录员被他们气的脸色通红,非得当场给他们掰扯清楚。

虽然耽误了后面分粮,但是粮又不会跑了,大家都爱看热闹,也不催,就在一边看。

记录员掰扯了半天,大家竖着耳朵听,哎呦,这一家半年去村里借了五次粮,村里不想借也不行,总不能看着这一家懒鬼饿死。

本想着等年中分粮他们家就能还上,谁知道这一算,这一家夫妻两个,还有两个儿子,四个壮劳力,还没有勤快的人家一个壮劳力干的多。

这也怪不得他家分到的粮还不够还。

“王老六,不是我说你,你才四十多,咋还没人家六十多的挣得公分多?”有人就开口臊这一家懒汉。

说来也挺有意思,王老六一个懒汉,娶了个媳妇儿也是懒得,两人生了两个儿子,也是个懒得。

难不成这懒也能遗传?

当初王老六爹娘还活着的时候,王老六作为家里最小的那个,就算懒,也有爹娘撑着。

但他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