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


有什么事吗?”系统应声出现。

俞妙则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下意识觉得心里有说不出的情绪在缠绕着。

系统却好像只是在被召唤后就冒了个泡,然后没有再问什么。

俞妙则也是维持着这样的动作,许久才听见系统很缓慢地问:“亲爱的宿主,你是想家了吗?”

“我又要好久都不能回家了。”俞妙则小声嘀咕着。

但是她心里还有对未来课程的担忧。

大学是未知的,并不像小学和中学一样是在已知的九门课程里面学习着。

只不过航空航天工程和她所熟悉的物理并不一样。

系统安慰着她:“亲爱的宿主,请不要担心,你已经是最厉害的孩子了。”

“所以你选择了我吗?”俞妙则轻声问道。

“是的。”系统回答,“你的未来应该在星辰大海。”

俞妙则躺在被窝里蜷缩成让自己觉得安心的姿势,便听见系统继续说道:“亲爱的宿主,你也不必有太大的压力。你已经长大了,在大学里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在阶段五的学习中,你的学习任务仅有一条。”

她听见很熟悉的系统发布任务提示音响起。

【叮咚~请宿主接收任务新进度】

【阶段五:主线任务-进入海市航天研究所】

主线任务:进入海市航天研究所

任务次数:1/1(进行中)

剩余时间:1830天

一千八百三十天,也就是五年后。

五年后,她将从上都大学毕业。

她的学业也被不同的任务分割成可视化的阶段,并在她还没到能感受到时光流速的年龄里,就以飞快的速度流走了。

“我努力,会在大学毕业后进入海市航天研究所的。”俞妙则说道,“但是,在此之前,你会回答我一个问题吗?”

系统的语气很平静:“亲爱的宿主,请讲。”

俞妙则却没有问出来。

因为系统绝对不会回答她的。

2016年到底会发生什么事?

在她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孩子的时候,这个疑问就已经在她的脑海里循环缠绕着。

在第二次获得漫游未来的奖励时,系统告诉过她,漫游未来的终点是2015年,她最多只能看到九年后的未来。

当时系统给出的答案是说,这是时空裂缝所造成的影响,为了防止对未来的过度预知有可能导致时空错乱,所以要对漫游未来进行限制。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那张纸条,那个密码笔记本。

关于未来的一切都笼罩在层层叠叠的迷雾之下。

未来到底会发生什么?

就连关于她对大学专业的选择,系统的解释都只有一句话。

“你将会在2016年7月完成学业取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而到那个时候,系统会告诉你原因的。”

这也是在选择专业的时候,系统的原话。

这一切就像解不开的线团,相互缠绕着,形成她所有的疑问和困惑。

俞妙则终于困得在迷迷糊糊中睡去。

第二天早上醒来后,面对和高中截然不同的新校园新生活,姑娘们在忙乱中将宿舍简单收拾一下,便换好衣服出去吃早餐,然后到教室参加预科班的开班仪式。

参加航院开班仪式的除了18位新学生,还有院系的老师主任及一部分学长学姐。

俞妙则来到教室后,坐在教室门口负责签到的学长看到她就跟她笑着道:“妙则学妹,来这里签个名吧。”

俞妙则拿起笔在花名册的最后一栏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进教室找座位坐下。

等到其他同学陆续过来 ,便开始进行开班仪式。

前面的领导老师发完言,给大家详细讲着预科班的学习安排,以及在未来四年他们在航院的学习安排;大学不应该只局限于本专业的学习生活,更应该在大学平台开拓视野,培养兴趣爱好,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也希望大家未来能在大学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然后是新生轮流上台做自我介绍,颇有从前俞妙则参加海大夏令营的感觉。

这是航院开设预科班的第三届,再加上航院的冷门系数,就连选择这个方向的竞赛生都远不如其他学院。

十八个同学当中,以数学保送生和物理保送生的数量最多,稀疏夹杂着两三个化生信保送进来的。

俞妙则见到航院预科班的另一个女同学,她是飞行器动力工程系的,名叫陈锦如,今年物竞国集保送进来的高三学生。

她说选择航院是觉得很酷。

俞妙则想着,航院确实很酷!

至少这是大部分大部分学生对航院的真实想法。

就像阿婆跟隔壁家老太闲聊时,隔壁老太问阿婆,听说你家妙妙要去上大学了,读是什么专业呀?

阿婆说了。

隔壁老太都是一副很了然的表情,哦,那是要造火箭嘞!

俞妙则虽然提前了解过这个专业,但相关的资料也并不多。

只是大部分人都说,无论你学航院的什么专业,基本都是什么专业的知识点都要有所涉略。

至少要到研究生阶段才能接触到更加深入的研究。

不仅是航院,其实大多数大学专业都是这样的。

学生们逐个上台自我介绍后,也算是对接下来这个学期将要共同相处的同学有初步的印象。

最后是学长学姐们分享他们在预科班的经历,以及在进入大学校园后如何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的经验。

俞妙则认真听着,默默记在心里。

除了学习,大学阶段就是应该不断尝试。她也深以为然。

开班仪式结束后,俞妙则出来站在走廊下等对面教室的南荣敏,就看见陈锦如出来,然后互相打着招呼。

陈锦如说记得她,因为去年CPhO决赛的时候见过她。

不过去年陈锦如只拿到国二,今年CPhO是二战。

俞妙则也跟陈锦如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直到计科院那边散了,才和陈锦如道别。

中午和南荣敏到饭堂吃过午饭,回到宿舍午休后,下午就正式开始上课。

尽管大学预科班是属于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阶段,但上课的安排却又和高中大学都不同。

在这半年主要培养的是学生们对大学的适应性,因此除了一部分和高中相似的文学阅读、英语学习等课程,还有对于大学课程的基础涉略。

并且大学还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让俞妙则觉得都很有意思。

大学社团的招生主力军是在秋学期开学后,但在预科班学生开学的这周,也有不同社团的学生在文化广场上进行新一轮的招生宣传,对社团感兴趣的新学生也可以在春学期加入社团。

俞妙则也拿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