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9


物员外郎顾擎正好知道,答曰:“正好填满我朝百姓和官府的粮仓。”

段仲秀笑道:“顾大人答的也妙极了。”

他心下道:大昭朝的使臣不可小视。当下老实恭敬起来,引他们去番馆下榻:“请在此歇息一夜,我王明日设宴为诸位接风。”

沈持:“有劳段大人。”

当夜,他们来不及欣赏鸭池城的春夜,在番馆之中各自梳理思绪,无人交谈,都在想明日立于大理国的朝堂之上,该如何说服大理王段思仓不要与安南国走的太近……而沈持,还有另外一个想法:除了安南国的事之外,他还想和大理王谈谈两国共同开发铜矿之事——大理国与安南国勾结,不就是图开矿一事吗。

让他来撬了这墙角。

他太馋了大理国了,但是一下子吃不了人家,只能想着先啃点儿滋味。

历史上的历朝历代,都不可能不觊觎西南这边土地。什么烟瘴之地呀南蛮之地呀,听他们说,比起大西北的荒漠,还是这里香,天暖,物产丰富。

……

当晚细细拾掇朝服顶戴,沐浴熏香,早早睡下,以确保明日相貌堂堂地出现在大理国的朝堂上,不能萎靡模样损了朝廷的脸面。

次日一早,沈持起床用过朝食后拾掇齐整,又在口中含了一枚鸡舌香,自觉吐气如兰后才吐出来用清水漱口。

巳时中,大理国的鸿胪寺卿段仲秀来了,他穿一身墨绿色衣袍,左鬓上簪一朵娇粉色的山茶花:“诸位大人,王上有请,请跟在下走吧。”

沈持:大理国买不到镜子了吗?这墨绿跟娇粉的颜色撞上挺抢眼的,这是去上朝吗?有点不严肃的样子。

他跟在段仲秀身后一路走一路留着心眼,生怕被带到别的什么地方去。好在很快便看见了大理王宫的丹陛,宫殿群与紫禁城的风格别无二致,同是红墙金瓦,放心了。

进入王宫,很快在宫殿的正殿里见到了大理王段思仓。

他五十岁上下,长的比较方,形状上的方,但眸中精光满溢,他不讲究什么繁文缛节,大大咧咧地东向坐,也就是自己坐在尊位上,环顾沈持一行人说道:“大昭皇帝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诸位远道而来的大人。”

他读书不多,别跟他掉书袋子,别废话连篇。

沈持说道:“今月王上的爱侄段郎君被我朝圣上请去一见的事,敢问王上听说了吗?”

段思仓的眼神极细微一变,哈哈大笑:“圣上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召见小侄,本王感激不尽。”

“在下一行人这次来,”沈持神闲气静地说道:“是礼尚往来,圣上一直说他宫中还陈列着大理王上多年以前的贡品,想着总要还了这份礼才好,如今总算想到一份厚礼,特遣在下来问问王上合不合意。”

“哦,”段思仓垂下又宽又有褶子的眼皮,从高高的王座上看下来:“沈大人说来听听?”

沈持:“我朝在毗邻贵国的铜仁县境内发掘朱砂矿时发现一处铜矿矿藏山脉,据我朝的工部官吏初步判定,矿区恰好在贵国的昭通郡境内,值此天时地利之时,倘若我朝来开铜矿,所得抽成分与王上,这厚礼不知王上意下如何?”

段思仓听了又是几声大笑,接着话风一转不谈开矿的事了:“本王听说沈大人曾是新科状元郎,学问第一,今日来了,有许多人想要向沈大人求教,不如先与他们切磋学问吧。”

说完,他拍手叫来三名大理国的臣子,一人是世子段清川,二十五六岁,生得俊如美玉,全然不像他爹段思仓那样方,一人是丞相段弼,是个中年美髯公,另一人是辅国大将军段若嫣,是个女子,柳眉入鬓,通身清朗而威重,一看便知这三人绝不是草包之流。

段清川谦和地与沈持四人—御林军校尉没来,他,加上任、顾两位大人及冯柏,执了礼后,端坐饮茶。

段弼则看着沈持问道:“大昭皇帝身边的丞相在做什么?”

沈持答曰:“我朝丞相,上辅佐天子顺应国运;下领百官仁爱子民,治理官员各司其职,恪尽职守;对外,镇抚四方诸侯,维护朝廷天威;以确保我朝风调雨顺,政通人和。”

“领教。”段弼拱手道:“沈大人真不愧是状元郎出身。”仅一席话就知他是有真才实学的。

段清川则问:“贵朝的太子读书用功吗?”

礼部员外郎顾擎说道:“我朝皇子皆自幼师从大儒习文,读万卷书。”

段清川:“贵朝治国人才济济,何须太子学富五车?”他看着沈持:“沈大人,请赐教。”

沈持说道:“世子殿下,太子读书是为知礼,知可为之事,也知不可为之事,他日为君,能为群臣之表率,有句话叫,‘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尺蠖食黄则黄,食仓则仓。③’,说的就是君与臣,常上行下效,君正则臣忠,方能治理好天下。”

“多谢沈大人赐教,”段清川起身为沈持斟了一盏茶:“受教了。”

他又问起一些礼仪,礼部员外郎顾擎同对答如流,一点儿都不失大国风范,真是神队友。

段若嫣则看着沈持,却与兵部侍郎任竹青攀谈起来。

过了晌午,双双说到口干舌燥之际,段思仓笑着说请他们在番馆多住几日,还说择日赐宴,请他们尝尝大理国的珍馐美味。

沈持与队友们对视一眼:聊是聊得甚欢,可他对开矿之事避而不谈,咱们这次不会无功而返吧。

此后,又这样费了三日口舌,当然,也吃了段氏王室几顿宴请。

一天,从大理王宫出来回到番馆,窗棂前有信鸽飞过的痕迹,兵部侍郎任竹青回屋后拿手指沾水在几上写道:圣上命西北沐琨大将军,长沙府守将朱长胜率十万精兵迂回兵临大理国东北,东南,与西北史将军,成三面合围大理国之势。

大有谈不成就打之意。

蓦地,沈持的手重重——不,随意放在几上,心道:给力,好极了。

细想此次怪不得遣兵部侍郎任竹青随行,原来,有这么一步棋。

第141章

棋下到这一步, 该反客为主了。

太监冯柏挺直胸膛:“明日再进大理王宫,不跟他们废话,就问咱们所提之事, 他们答应还是不答应吧。”

两件事,头一桩, 大理国不能跟安南国勾结串通,不能联姻, 不能来往频繁,再者, 允许我朝工部在大理国境内开矿, 或者合伙挖矿石, 一起分好处。

“这几日跟他们饶舌下来,”礼部员外郎顾擎背着手去番馆的庭院中欣赏春色:“本官的舌头足足瘦了三圈。”

“打明日起, 再不用跟他们浪费唇舌了。”

“等回到京城, ”兵部侍郎任竹青笑道:“吃一顿卤牛舌头补补。”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