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4


以及一封请求省亲的奏折,余下,无涉及任何同僚之言辞。

然而据他所知,当初原黔州知府焦砚就没少使手段为难他。但直到焦砚被免官押回京受审定罪——最后没发现他贪腐,只是庸碌罢了,贬为庶人让回老家了。

沈持都没有诋毁过他一句半句。

不似贺俊之那般睚眦必报。

“万岁爷看人最准了,”丁吉说道:“老奴跟在您身边二十多年,尽管学了个皮毛也看出来了,沈大人霁月光风,是真士子。”

皇帝轻笑:“这话却又太捧他了。”他说道:“眼下姑且算是吧。”

朝堂之上,宦海之中,浸淫久了,哪有什么霁月光风终然洒落之人。

这话说完未几,龙辇到了上书房内,他道:“传三位翰林来见朕,另外,去把七皇子带来。”

带七皇子萧承彧来与三位新科翰林见面——这才是皇帝萧敏今天的要事,为他的七皇子择一位侍讲学士。

原来他后宫的周淑妃得宠之后,虽给家中的兄弟要了高官厚禄,但是她不是个没有脑子的人,她非常精明,她不让家中的兄长们侄子们纳妾,对外称周家男子但凡娶妻的,都与爱妻伉俪情深,家中不会有妾室,也不会有庶子庶女。

这也让周家迅速和京城各大高门大家联姻——不用受妾室之扰,很多女子自愿下嫁给周氏的公子。

短短二十年,周家在宫内靠着周淑妃,宫外靠着各路亲家,以一个秀才之家跻身京城高门大户,富贵无人可及。

因为没有有众多的庶子庶女,周家的人口膨胀的没那么快,所以周贵妃的娘家至今不过几十人。

周家子孙出仕的也不多,即便有,也多在京外任职,通州知府周六河是离京城最近的一位族中的侄子了。

没有臃肿庞大的家族,也就没那么显眼的势力,因而不被君王猜忌。

生母周淑妃得宠,外祖家人少安分,故而七皇子萧承彧十分受器重。

……

???址?発?佈????ī????μ?????n????????5????????

到了开蒙之年,皇帝萧敏十分细致地为他挑选老师——从翰林院挑选进士及第出身的侍讲学士。

他比较中意的是沈持,因而这件事一直拖着未决,直等沈持回京后才一块儿召了薛、徐两位,让萧承彧来见见,也选选。

看看父子二人的眼光是不是一致。

……

耳房外传来脚步声,沈、薛、徐三位翰林登时起身。

“万岁爷召见,”丁吉步履匆匆进来:“三位大人快随老奴去面圣。”

“有劳丁公公。”

沈持一齐跟着他一起往上书房里走,进去后在珠帘外头隐隐看见身着玄黑龙袍的天子,三人跪拜施礼。

“三位爱卿平身,”皇帝萧敏声调温和:“进来吧,赐坐。”

三人走近前,这才发现天子的身边还站着一位圆脸黑眸的孩童,穿着贵气的绣龙爪的衣裳,不用说,便是七皇子萧承彧了。

忽然。

“沈大人。”时年六周岁的七皇子萧承彧迈着小短腿跑到他面前:“你留步。”

? 如?您?访?问?的?罓???????抪????不?是??????ū?w?è?n???????2?5???????м?则?为??????????点

七皇子已经拉扯住了他的衣袖,不由得他不驻足。

萧敏皱眉笑道:“皇儿认识沈爱卿?”

“儿子当然知道沈大人,”萧承彧伸出胖胖的小手松了松金线绣龙纹的抹额,撅着小嘴说道:“沈大人叫沈持,字归玉,今年甲辰科春闱被父皇钦点头名状元,后进翰林院做了修撰,而后去工部观政,又赴黔州府办差,对不对?”

沈持:“……”

小祖宗,听着这陈述生平的话我莫名有点害怕,感觉来日无多是怎么个回事。

“承彧,”皇帝向七皇子招招手:“你过来。”

萧承彧屁颠屁颠地跑到他面前,一下子跳到皇帝身上:“父皇还没回答我说的对不对呢?”

皇帝一手抱着萧承彧,一面看向沈持,但见这位少年翰林忽然跪地叩首,眼眶微红,微讶:“沈爱卿这是?”

第115章

一缕干净的冬日阳光从窗户透进来, 落在沈持身上,他哽声说道:“回陛下,微臣看到陛下将七殿下抱在膝上, 不由得想起微臣幼时也曾这般被一人放在膝头,他握着微臣的手, 教微臣在纸上写下一撇一捺,那人与微臣虽不是父子, 却情同父子……”

说到这里,他悲不自禁, 凄然泪下。

“沈大人说的那个人, ”皇帝萧敏还未开口, 七皇子萧承彧瞪圆了眼睛问:“不是你爹,那是谁?”

“回殿下的话, ”沈持说道:“是微臣的老师。”

他的话音甫落, 皇帝萧敏的手指轻轻在御案上叩击一下,心绪也随之飘到三十多年前, 彼时先皇萧似妃嫔子女众多, 他虽贵为皇后韦氏的养子, 但帝后仅仅是你帝我后,早没了夫妻之恩爱,先皇极少踏足韦氏宫中,他也不常见到父皇, 那时能让他牵衣袖的, 唯有他的老师王渊……

些许动情。

“沈大人的老师……”萧承彧从皇帝的腿上爬下来, 整了整衣袍问:“你见不到他了吗?”

不然怎么会哭得这么伤心。

“是,七殿下,”沈持又叩首:“微臣的老师如今是待罪之身, 被关押在大理寺的刑狱中,微臣无法与他见面。”

萧承彧昂起脸看着皇帝萧敏:“父皇,沈大人的老师犯了什么罪?他为何被关起来?”

他这一问把皇帝给问住了,萧敏沉声说道:“朕还未听贺爱卿提起过。”

大理寺还未就孟度一案上折子禀明此事。

“父皇,”萧承彧走到阶下来到沈持的脚边说道:“‘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①’,儿子听父皇和沈大人所说,大理寺并没有查出沈大人的老师犯了什么过错,是吗?”

“不知刑罚所加,又教别人如何畏惧刑狱呢?”

未等皇帝萧敏开口,薛溆和徐照真听了一齐赞道:“七殿真聪慧过人,敏而好学啊。”

作为父亲,谁听到别人夸自家儿子都会高兴,萧敏说道:“承彧已与三位大人见过面了,父皇还有事要同他们相商,回你母妃那里玩去吧。”

说完他示意丁吉唤来乳母等人将萧承彧接走。

萧承彧对着皇帝、三位翰林施了一礼,而后深深地看了沈持一眼,意犹未尽地从上书房出去。

萧敏:皇儿同朕一样,中意的是沈归玉,吾儿类我,心甚慰。

选侍讲学士之事有了着落,他随意问了薛、徐二人几句翰林院修书之事,便打发二人退下:“二位爱卿当怀仁心,当勤政,当与朕一道常思虑如何养百姓,致太平。”

“微臣谨记陛下教诲,”薛、徐二人再叩首:“必竭尽全力,不敢丝毫怠慢国事百姓事。”

他俩人退下后,只留皇帝萧敏和沈持君臣二人。

沈持依旧长跪不起,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