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7
最优解是用刘达警告佟侍郎,再用佟侍郎警告朝堂中隐藏的‘佟侍郎’们。
纪新雪决定,以罚钱不动官的方式警告佟侍郎。
五万两银子,足以让佟侍郎伤筋动骨。
没动官品,既能避免佟侍郎狗急跳墙,也能安抚‘佟侍郎’们。
让这些人不至于为在外面收孝敬的事,做出杀人灭口甚至是灭门的惨案。
长平帝见到纪新雪的折子,眼底皆是的满意。
他因长子的平易近人发愁时,同样会担心次子过刚易折。
随着五万两银子充入户部,御史台又换了茬御史,长安朝堂的剑拔弩张悄无声息的恢复平静。
从京畿到周围道府的乱象却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京畿乡绅、商人与平民因为对新政有不同的看法当街械斗的事。
纪新雪被长平帝牢牢按在长安,只能将心思都放在与朝臣虚与委蛇上,将京畿的事托付给姐姐们。
明里暗里吸引住朝臣所有注意力的同时,纪新雪悄悄动用在江南留下的人手。
这是他两年前,将江南商圈从江南剥离时攒下的人。
只有包括长平帝和虞珩在内的极少数人知道这些人手的存在,保证不会引起朝臣的警惕。
新政牵扯甚大,又有朝臣们的全力阻止,肯定不能直接推行到虞朝的每个角落。
纪新雪已经与长平帝商议过。
在长平七年,只需要让京畿百姓彻底接受新政,在关内道以南、山南两道以北试行新政。
他让江南商人陆续赶往准备试行新政的地方,将京畿发生的乱象告诉这些地方的百姓,重点突出双方的矛盾和贫富差距。
三月,纪敏嫣和纪靖柔以雷霆手段压制住京畿的商人和乡绅,‘江南商人’也悄无声息的到达即将试行新政的地方。
山南东道有纪新雪的封地,当地官员大多是在长平二年时上任,对长安的命令执行的向来比其他地方快速、彻底。
江南商人到达这里的时候,百姓已经在心心念念的盼望新政。
即使是已经听到风声和煽动的商人的乡绅,也能勉强保持平静。
相比之下,山南西道和关内道几乎能称为混乱。
两地的官员受到长安和京畿官员的怂恿,将京畿商人和乡绅的‘惨状’变本加厉的说给当地的商人和乡绅听。
如此从府官到州官、州官到豪商和乡绅、豪商和乡绅到开铺子的小商人、家中略比其他人多几亩地的农户、再到最普通的城中百姓和村中百姓。
各种消息一层又一层的往下传。
两地百姓只知道京畿的百姓为新政闹的连正事都顾不上,理所当然的认为新政会让他们交更多的税。
他们为此日夜在心底咒骂朝廷、怨恨皇帝。从未想过德高望重的村长、十里八乡最有出息的郎君、每年都会出钱修葺祠堂的善人……会联合起来,欺骗愚昧无知的他们。
江南商人以钱财开路,很快便以各种借口在他们早就看好的地方落脚。
他们将所见所闻写在信纸上交给特定的人,没有立刻与当地百姓说新政的好处,以免打草惊蛇,引起当地商人和乡绅的注意。
直到三月末,收到纪新雪命令的江南商人才开始执行他们最开始的任务。将京畿的各种乱象,原原本本的告诉当地百姓。
京畿百姓从来没有反对过新政,他们始终都是为拥护新政而闹。
当地商人、乡绅和官员,立刻发现江南商人们的小动作。
仅仅过去三日的时间,这些江南商人就尽数被抓入牢狱中。
第五日,金明公主、平国公、宣威郡主分别携圣旨和金吾卫,出现在关内道和山南西道闹的最凶的地方。
在抓捕江南商人的过程中滥用职权的当地官员,立刻被关入牢狱。
第126章
消息传到长安,朝臣们还没来得及有反应,纪新雪就率先下手,亲自带领金吾卫捉拿数名与各地罪臣联系密切的官员,投入大理寺牢狱。
这些人表面上的罪名是玩忽职守、与民争利。
朝臣却无人不知,他们入狱的真正原因是暗中与各地罪臣勾结,愚昧百姓,阻碍新政。
仅用三日,纪新雪就为大理寺牢狱中的官员定罪。
总共六人,有五人家产充公、全族流放至矿区服役十年,三代之内不许科举。一人家产充公,两代之内不许科举。
在长平朝,这是前所未有的重罚。
当初‘蒋半朝’轰然倒台,集齐十二宗不赦之罪的蒋家也只是流放矿区,三代内不得离开矿区而已。
纪新雪在众多难以置信、痛心疾首……的目光中岿然而立,不躲不闪的与朝臣们对视。
他知道大理寺牢狱中的官员们罪不至此。
如果按照旧例和长平帝惯常喜欢的方式处置,大理寺牢狱中的官员最多官降五级,然后在两年内告老、告病、外放……去清闲衙门养老。
正是因为在做错事的时候就能预想到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这些人才会在权衡利弊后选择以自身为赌注,博取本无法奢望的东西。
纪新雪要借着对这些人的重罚,彻底掐灭‘赌’风。
朝臣们用律法和旧例与纪新雪讲道理、以纪新雪昔日在封地的所作所为威胁他……无所不用其极的反对纪新雪为大理寺牢狱中的官员定下的重罪。
半个月后,分别在关内道和山南西道不同地方的纪明通、纪成和宣威郡主同时命人送回奏折。
他们奉长平帝的命令平息地方异动,发现当地官员有不臣之心,纵容豪商和乡绅愚昧百姓、散播谣言,蓄意污蔑朝廷和长平帝。
三人的奏折中附带当地官员的口供,其中‘刚好’有大理寺罪臣们的名字。
大理寺牢狱中的罪臣们,又多了项‘疑有不臣之心’的罪名。
长安朝臣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大理寺牢狱中的罪臣身上时,关内道和山南西道忽然多了许多走亲戚的人。
这些人大部分来自京畿,少部分来自山南东道的安业和商洛。
他们身穿干净整齐的新衣服,带着不贵重却足够体面的礼物来寻找已经几年、甚至几代没有联系的亲戚。
关内道和山南西道中,不乏听闻当地官员入狱,见到江南商人被放出来,仍旧坚信新政苛待百姓的人。
这些人将主动找上门的亲戚拒之门外,甚至会故意与族老和乡绅报信,联合村中青壮,乱棍撵走外来人。
然而听闻隔壁村的外来人出手非常大方,不仅没有在亲戚家白吃白喝,还主动给亲戚不少帮助。
亲手撵走亲戚却没有得到任何好处的百姓,难免生出后悔的情绪。
有的人后悔,只敢与自家人念叨。
有的人后悔,立刻打听亲戚的去向,试图将亲戚‘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