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1
钟淑妃去安业和商洛游玩。
纪新雪无奈之下只能原路返回,每日根据从长安传到庄子的最新消息,写封出主意平息朝臣情绪的信,令金吾卫送回长安。
长平帝每日都会给纪新雪回信。
但凡采纳的建议,皆会在几日后告诉纪新雪具体的效果。没有采纳的建议,也会告诉纪新雪为什么没有采纳。
除此之外,长平帝还会在信中为纪新雪布置功课。
内容大多与朝堂相关。
如朝臣甲和朝臣乙狼狈为奸,影响朝臣子、午、卯、酉,令纪新雪想办法让朝臣甲和朝臣乙分道扬镳,最好能反目成仇。
无论纪新雪出什么主意,长平帝都会让纪明通去实践,过程中免不了意外横生、鸡飞狗跳……好在长平帝无所不能的人设从来不崩,总是能及时为他们收拾烂摊子,用令人回味无穷的精妙手段,将已经惨不忍睹‘九连环’变回原样。
随着纪新雪和纪明通的友谊小船在粉身碎骨和乘风破浪之间反复横跳,纪新雪为长平帝出的各种主意被采纳的概率越来越高。
久而久之,虽然长安的大朝会、小朝会仍旧每天吵的天翻地覆。朝臣们轮番脱帽、去衣、撞柱,无所不用其极的试探长平帝的底线,坚决抵制长平帝想要推行新政的想法。
纪新雪却不会再因为这些消息烦躁。
四月,朝臣们再也想不出新的说辞反对长平帝推行新政时,长平帝才拿出纪新雪第二次去封地巡视,在商州、安业改税的成果。
看到整齐罗列在木箱中的账册,朝臣们更深刻的认识到长平帝的决心。
推行新政对长平帝来说不是心血来潮,是谋划已久。
这是对他们来说,最坏的处境。
喧闹的朝堂忽然变得安静起来。
朝臣们不再做无用功,逐渐恢复气度和从容,暗自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安业和商洛的账册上,试图从‘本质’否定新政。
与此同时,安武公主四个字悄无声息的在朝臣们心底落下厚重又清晰的烙印。
同月,纪新雪终于收到虞珩的信。
不是一封信,是在路上积攒整整半个月的信。
虞珩在信中告诉纪新雪,去灵州巡视封地与去商州巡视封地是截然不同的经历。多年的默契让虞珩不用询问就能知道纪新雪最关心什么事,写在信上的每句话都能恰到好处的牵动纪新雪的心神。
纪璟屿很好,虽然赶到灵州就遭遇刺杀,但他没有受伤,也没有因此受到惊吓,反而因为这件事意外得到北疆武将的认可。
作为长平帝的嫡长子,纪璟屿虽然幼年时受到生母的影响良多,以至于天生温吞善良的性格再也无法纠正,但他同样凭借十几年如一日的勤勉,成为嫡长子中的‘六边形战士’。
遇到刺杀后,纪璟屿立刻增加每日练武的时间。他身形高大又有坚持不懈的基础,很快就引起了北疆武将的注意。
北疆武将首先是虞朝的朝臣,还是因为长平二年成功伏击突厥,对长平帝忠心耿耿的朝臣。
他们对纪璟屿的不满,只是下意识的看不起柔弱的人而已。
见到纪璟屿并非他们所想的那般不堪,北疆武将不仅立刻对纪璟屿改观,还争抢着教纪璟屿‘杀招’防身。
以纪璟屿的好脾气,只要没有利益冲突,没人会觉得他讨厌。
只过了半个月的时间,纪璟屿就在军营中多了十几个‘阿兄’。
看到这里,纪新雪忍不住摇了摇头,暗自庆幸虞珩及时赶到。
如果纪璟屿是普通皇子,别说在军营中有十几个‘阿兄’,就是有几百个‘阿兄’也没什么问题。
可惜纪璟屿不是普通皇子,他是长平帝的嫡长子,未来的太子。
他可以礼贤下士,但不能没有威严。
这不仅对纪璟屿不利,对北疆武将们也没有好处。
相比之下,从小就顶着小郡王的名头在各色目光中长大的虞珩,远比纪璟屿懂分寸。
虞珩和纪璟屿在灵州王府休养七日,顺便等待李金环和林蔚追过去。又去军营中停留七日。
最后偶一封信寄出的时候,虞珩和纪璟屿已经离开灵州,借口想要巡视长城,实际却是开始‘寻宝’。
两个月之内,至少能知道‘藏宝图’上标注的地点曾经是否存放过宝物。
除此之外,虞珩还会在信中详细写下他赶往北疆的路上和在北疆见到的风土人情。
看着信上的文字和信封内附带的各种简笔画,纪新雪仿佛正在亲眼见证虞珩的所见所闻。
纪新雪转头看向窗台上仍旧丑的可怜却不怎么秃的小孔雀,在空白宣旨的角落画下小孔雀的模样。
因为每日都会给虞珩写信,从昨日到今日也没什么特殊的事发生。
纪新雪画完丑孔雀后沉吟半晌,在大片空白的地方画了支瑰丽精美的孔雀珐琅,仔细标注大小,刚好能系在腰间。
他在宣纸的末尾问虞珩喜不喜欢珐琅孔雀。
如果虞珩喜欢,他就让安业珐琅窑的匠人照着图纸烧制出两只最完美的珐琅孔雀,他和虞珩每人一只。
得到否定的答案,他也会让人将图纸送去珐琅窑,随便珐琅窑的人用来烧制腰坠或首饰、铜牌。
想着虞珩离开灵州后,他们的通信会变得更加困难,完全不能确定是哪封信先到,纪新雪特意在信的末尾写下日期。
半个月后,纪新雪从朝堂得知虞珩‘寻宝’的战绩。
‘灵王和襄临郡王围猎时掉入地洞。因为洞口又深又小,即使有护卫在上面扔绳子,下面的人想要上去也不容易,襄临郡王便想将随身的佩剑插入石壁中借力。没想到随手挥剑,竟然将石壁凿碎,露出石壁后整齐叠放的金砖。’
因为还没收到虞珩的信,纪新雪无从得知这个故事是否真实。
别人都在关心襄临郡王随手挖出多少金子,只有纪新雪在后怕。他暗自庆幸金砖摞的够结实,没顺着虞珩凿破的地方砸出来。
否则……以虞珩身上的玄学,纪新雪合理怀疑,金砖的数量足够将当时正掉入地洞的虞珩和纪璟屿活埋。
相隔三日,纪新雪收到虞珩的信。
虞珩在信中告诉他,掉入地洞和找到金砖的过程都是意外。
熟知北疆地形的老兵根据藏宝图推测出的藏宝地点,不是他们找到金砖的那座山。他们当时只是想要经过那座山,去另外的山头挖宝。
因为山上突然起浓雾,虞珩才会不小心踩入金吾卫没有发现的地洞,纪璟屿想要拽住虞珩却没来得及用力,也掉了进去。
纪璟屿不想让朝臣因为这件事攻讦虞珩,特意在奏折中误导朝臣,让朝臣以为是他先掉进地洞。
这处山洞中共有五十万两金砖、二十万两白银、各种成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