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3
恼。娃是他爹的,又不是他的,这种重担不该由他来承担。
姑且不说未来即将遭遇到来自于幼子的灵魂拷问的刘启是何想法,现在夏安然为了给未来做好准备,提出了由他来养“丑小鸭”。
鸭子养在他这里,到时候和刘彘不亲也有理由。如果刘小猪忘了最好,要是没忘他潜移默化换起来也很方便。
刘彘接受了哥哥的建议,并且因为哥哥夸奖他将小鸭子养得很好而乐滋滋了一整个下午。
夏安然抄起了那只鸭子,小鸭子似乎感觉到他不怀好意而格外安静,但是当夏安然想要给它穿上尿布的时候,这只灰毛鸭展开了殊死反抗。
这种甚至不惜跳下他的掌心想要来个鱼死网破的举动震慑到了小少年们,最后夏安然只能先拿了个篮子将它装在里面带回去再说。
幸好这只鸭子也表现出了它非同寻常的一面,它是一只非常爱干净的小鸭子,这一点夏安然是在后来才发现的。
在收拢了一只小鸭子作为战利品后,刘彘被委以重任。
小豆丁绷着一张包子脸,十分庄重严肃地打开了围住小鸭子们的栅栏大门。然后精力充沛的小少年修养好了之后再次亲身下阵,他发扬了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的革命精神,带着四只小鸭子去驱赶了鸭苗们。
在抵达卢奴后,大鸭子都被修剪了羽毛,只保证它们飞不远,但是鸭子们扑棱着还是可以飞的。刘彘这一追,大的小的齐齐往外头扑的模样还挺壮观。
而就在这对兄弟玩得欢快的时候,有一车队抵达了卢奴县。
领头之人正是袁盎。
袁盎分明应当闲赋在家,怎么会突然来中山国?
不知情者纷纷揣测,而知情者却极为淡定。
中山国丞相郅都和袁盎二人虽此前并无相交,而且二人一人为法、一人为儒,虽然不至于为思想上的敌人,但也不太和睦。
尤其郅都佩服的晁错就是死在袁盎手中,他虽明了这不能算是袁盎之过,却也难免心中不愉,气氛便很是僵持。
在七国之乱后,立有大功的袁盎被派去了楚国为相,但是因为楚王刘礼并不愿意听他劝谏,于是他便请了长病假。
虽然闲赋,但是因为景帝对其才华十分认可,也时常向他问策。
这位是一个虽然不在朝堂,但是朝堂上处处是他的传说的存在。
作者有话要说:
蚯蚓是地龙,然后有人说是因为朱元璋那个其实是民间故事啦,地龙一说很早就有了。
小批量使用蚯蚓粪不需要发酵,但是大批量还是要的!!!
撒一层那种没关系,挂四五厘米那不行。
顺带一提这个作者是有做过实验的,TB有一家店出售蚯蚓粪,兼职卖牛粪,作者君买回来种过花,以我个人感觉,蚯蚓粪优于牛粪。
当然这两者其实都没有味道啦!有机肥不凑近了闻其实是没什么味道的,有味道一定是没有腐熟。
蚯蚓粪可以治轻微盐碱地,尤其是那种因为泡水的类型,但是地下水类型的不行,农学真的得因地制宜,一套经验不可能在所有地方都能用。
《丑小鸭》的原版故事特别特别可怜,迪士尼已经是弱化版本啦!
呃……你们猜的是对的。
=w=(乖巧.jpg)
第40章 大汉华章(38)
夏安然得到消息后立刻回赶。
路上, 小豆丁一路随着晃动的马车睡得死死的,就算到了之后也没动弹,于是夏安然便没叫醒他。
用烘暖的大氅包住刘彘后, 夏安然让来接小孩的侍者一并将小皇子并几只同样玩累睡着的鸭子一同带了回去。
然后他整了整衣裳深吸了一口气,做好战斗准备后款款入堂。
能够劳动这位景帝的老臣悄然亲至, 所为一定不是寻常事, 夏安然暗中思忖,难道是他到了这里的蝴蝶效应让景帝提早决定收缩藩王权利?
事实上, 夏安然的这一番准备有些多余, 因为袁盎此来的目的是为了中山国的瓷器生意, 准确的说,是匈奴和大汉之前的瓷器生意。
如今的帝王刘启手上一直都掌握着匈奴的几条暗线。这几条线从何而来,又是何时开始布置, 就连刘启自己也不知道。
他的线是文帝留给他的,而文帝又花了多久便不得而知了。
景帝的猜测是这条线自汉朝第一位公主前去和亲之时便开始布置,但是之所以他拿到的关系网如此脆弱, 应当是因为当中有一个文帝意想不到的意外在——中行悦。
这个大汉朝原本安排给公主陪嫁的宦官,一到了匈奴便背叛了大汉王庭。如果文帝当时的确是借由公主和亲往草原上试图安插人手, 那么中行悦的背叛造成的损失一定是让文帝心痛至极的。
这一切都只能是揣测而已。
景帝虽然做了那么多年的太子, 但有些事文帝却也不会告诉于他。
这条线平日里头没什么用处,就连线人本身也不知道自己是线人。
因为平日里头双方也就是交流一些八卦故事, 譬如大汗最近又收了几个美女,某某地的某某贵族献来了什么宝藏之类的,从不交谈敏感话题。
这条线路一直被小心翼翼地经营着。
为了避免引起这个线人的警惕心,大汉这边特地为他私设了一个走私渠道, 让他可以用各种理所应当的理由拿到大汉这边的珍贵物资,以“利益”为风筝线遥遥飘在大草原上。
而现在, 就到了动用这根线的时候。
瓷器的存在太过精美,刘启向来以自制力为傲,然在乍一见此物后都为之心荡神移了一下,后来在赏玩时更是屡屡失魂。
在长公主所订购的那一批瓷器入京之后,刘嫖就靠着这一批瓷器一举成为了京城的首贵,无数人为了一睹其风采挤破头也想去参加长公主的宴会,更有无数人一掷千金想要求购。
若非他事先同阿姊说好尽量不泄露其来处,中山国的驰道恐怕都要被踏破了。
但这也瞒不了多久,这世间永远不存在不透风的墙,更何况九皇子之前就已经送了一批礼入京。
时间紧迫,只能一击打入草原,若不然便会暴露中山国。
中山国的地理位置敏感,谈不上高枕无忧却也不算危险。
如果可以,刘启并不想将他的儿子置于危险之境。
因此,伴随着袁盎入中山国,还有一批人去了代郡。
代郡为中山国重要的北部防线,其郡守正是未来的飞将军李广,当然,现在他还是一个有些失意的军人。
莫名其妙地收到了顶头上司的物资和兵力的李广攒眉看着一并前来的一道密函并一道谕令,中山国……这三个字在他喉头滚动,但并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