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3
司的人也不想想,那是姜贵妃,唯一的贵妃,甚至是唯一的妃子。
生了二皇子的娘娘都只是正三品婕妤,其中正二品的位置都空着,可见姜贵妃在后宫地位。
为什么想不开惹她啊。
在诸司宫人看来,就算那位会赢得不体面,但尚食司一定会输。
此时皇家行宫,玉华宫德政殿外。
每月例行两次大朝会,圣人开的还算勤勉,没有一次缺席。
只是眼前的一幕让他好像招架不住。
尚食司官员身穿红色官服,腰间佩银鱼袋,拱手道:“圣人,微臣方才所讲句句属实,既然贵妃娘娘到行宫后就暑气难愈,实在不宜执掌西外宫。”
“臣等在此开朝会,朝会过后有圣人赐宴,但京都皇宫当中,有六千四百人因姜贵妃病体难愈忍饥挨饿,还请圣人早作决断。”
您虽然病了,但只是暑气。
就因为您的暑气,让六千多人挨饿?
等女官讲完,御史台蠢蠢欲动。
好家伙,这么大的事他们怎么不知道。
如此热闹的事情,应该让他们参与一下啊!
而最上面的圣人表情逐渐尴尬,开口道:“我竟不知还有这件事。”
圣人说完,看看御史台的人,下意识头疼。
大朝会上的事传到姜贵妃宫殿当中,姜贵妃一脸不敢置信:“她们,她们真在大朝会上参奏了?”
转念一想,作为官员去大朝会实在正常。
“再去探听下消息,最好找人帮本宫解释。”姜贵妃眼睛扫过姜红叶,这原本也是能去朝会的,可惜现在一点用也没有。
如此一来,尚食司女官们直接在朝会上奏,而姜贵妃只有在后宫干等着,连消息都传得很慢,谁让后宫不得干政。
原本以为她们迟早会服软,殊不知人家的战场根本不在后宫,而是在前朝。
而是手拿奏章,请皇上换个掌权贵人。
反正如今的掌权贵人身体不好,不如好好养病吧!
第66章
好好养病?
这话尚食司的人也说得出口?
不仅姜贵妃听到会站不住,就连圣人也是皱眉,圣人还想按过不提,开口道:“不过是张手令的事,朕让姜贵妃补上即可。”
“只怕贵妃娘娘不康健,手提不起笔。”杂理库李丞副直接道,“微臣等人两日前就在娘娘宫门口等候,只见汤药一遍遍地送,着实连见一面都难得。”
这话说的,好像姜贵妃已经卧床不起了一样。
但圣人又没法反驳,若说身体还行,那为什么两日都不见尚食司官员?
这其中必然有缘由,可此时不能在朝会上提,否则就是一连串的麻烦。
说姜贵妃身体还行,那御史台肯定跟着问一句,既然身体还行,为什么不补手令,为什么要耽搁时间。
从六月二十九知道手令遗漏,为何七月初一还不补?
要是推脱说姜贵妃身体抱恙,尚食司的肯定来句身体不好就换掌权贵人。
虽说尚食司的人说话不会那样直接,但话里话外的意思谁还不明白?
圣人看着龙椅下面的人,眼神有一瞬间的晦涩不明,最后又变成往日的模样:“不过是个小失误,不值当。”
“而且皇宫之事,大可私下再说。”
旁边的李丞副下意识看向女官大人。
上次女官大人说什么来着。
外宫那么多官署,那么多部门,真的属于皇宫内宫管辖吗?
内诸司里多少官署,近的光禄寺,远的明器厂,太仆寺,他们可不属于内宫管辖,所用例份也是开单子到户部下面的支应所,自有支应所一干人料理。
若跟户部扯上关系,那以后尚食司的事,便是前朝的事,是正儿八经朝廷之事,后宫不能干政,自然也不能管尚食司的政。
若之前女官没有隐晦提起过,杂理库李丞副还没想到这一点,可现在却目光明亮地看向尚食司女官。
女官大人不会就在等圣人这句话吧。
果然,尚食司长官拱手,开口便是:“内宫事宜,自然是内宫去说,但尚食司含糊多年,到底属于前庭还是内宫,还请圣人明示。”
尚食司,掌管皇宫外宫八千八百人伙食,这么多人当中宫女太监是其中一部分,各处官员侍卫又是一部分。
若说供应宫女太监们,那可以说是内宫的部门,属于后宫掌权贵人管。
可偏偏又有不少官员在此用饭。
方才说的光禄寺,再有学医读书处,瓷器库等等,这里面大多数都是正儿八经的官员。
光禄寺跟学医读书处的,更是直接考上功名的进士,瓷器库则广罗天下能工巧匠在此铸造瓷器。
他们必然属于朝堂。
所以尚食司供应两处伙食,到底属于什么地方?
之前的时候也没那么含糊,再早的尚膳监只负责宫女太监们的伙食,只是逐渐增加了就餐人数,所以变得越来越含糊。
其中一个典型例子便是宝钞司,之前也说过,宝钞司以前属于外诸司,皇宫外面的部门。
但修了新宫墙之后,把宝钞司圈到内诸司了。
因为他们距离西膳房近,干脆划到西膳房吃饭。
其他诸司在尚食司南北膳房吃饭,也多是这样陆陆续续划过来。
可以说在最早的时候,尚食司确实属于内宫,如今却一半一半。
所以尚食司长官在拿到京都第二封信,说让她不用太担心尚食司的时候,长官已经做出决定。
她要把尚食司彻底从后宫脱离出来。
尚食司长官看看户部尚书,那户部尚书也看她一眼,从眼神中看出默契。
户部尚书跃跃欲试。
这可是尚食司,掌管□□千人膳食的尚食司。
如今他们想从内宫脱离出来,成为更加明确意义上的官署,而户部又对这样厉害的部门求之不得。
两人在朝会上对视一眼,都已经明白其中意思。
户部尚书拱手向前:“圣人,微臣以为尚食司供应官员膳食,该属于前庭,而且内外宫职责相差甚远,她们不该被姜贵妃管,后宫不能干政啊。”
不愧是户部尚书,几句话就切中尚食司长官话语中的重点。
但姜贵妃本人不在,她的母家却在这里,虽说口舌笨拙了点,再加上圣人拉偏架。
大朝会下来,双方堪堪平手。
有圣人拉偏架才刚刚平手,以后这事还有得磨。
可是能把这事提出来,就说明进步一点。
尚食司长官也没异想天开,觉得自己一提这事就能成。
讲到最后,大朝会上已经口水纷飞,说什么的都有。
不过尚食司的意思很明确,今日的事都是姜贵妃的问题。
要么换掌权贵人,要么同意尚食司归户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