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4
的视野。
每年暑假,各大旅游城市的游客都会变得特别多,贵阳作为贵州游的中转站,也不例外。
只是今年,比往年更特殊。
来贵阳游玩的游客,甚至好些都没想要到贵州别的地方玩,就打着在城里纳凉,顺便每天吃吃吃的想法在这待。
到贵阳出差的徐觅混迹在游客堆里,懵懵的。
然后便被游客们热络的气氛感染,开始在网上边搜各种攻略,边到处吃东西。
不过很快,她就发现了问题。
她看的攻略似乎都有些旧。
倒不是发布的时间旧,而是内容旧,新笔记的内容也旧。
大多美食号推荐的店子区别都不大。
有些是营销广告,有些则是美食号初期为了起号,或是偷懒,专门找出名的大店打打卡。
网红店其实在各大平台被搜索观看的次数不少,会多少自带些流量。
相关的视频,或是图文笔记,浏览量都会比一般笔记更多些,导致搜索同一内容时,获得的信息会比较相同。
这就容易让大部分游客到达贵阳后,会挤在那些特别出名的地方,使得这些餐饮店队伍特别长。
那么排不上队,或是排队时间过长,期望值被排队时间拉高的食客们,就会开始产生失望,以及其他负面情绪。
徐觅也这样。
她通过社交软件和朋友们吐了会儿槽,又不甘心在贵阳吃美食时总得排队。
于是她试着在网上搜关键字,贵阳、不排队。
小迟没吃饱的贵阳饮食笔记系列,便闯进她的视野。
第159章
徐觅发现小迟没吃饱的美食笔记内容很‘新’。
被她记录在笔记里的店铺,比其他笔记的推荐内容重复度低很多。位置其实也不偏,只是距离游客平时爱逛的步行街稍微远一些而已。
基本都在市中心。
或许因为小迟本身在小紫书有些基础粉,她的笔记底下评论数量不算少。
三只小猪:图3那家牛肉粉真的绝了,店家自己腌的泡菜好好吃,牛肉份量多,才12一份!
我和我妈进店之前刚从步行街吃完洋芋粑粑和豆腐果过来,本来已经有些撑。
进店之后点了一份牛肉粉两个人分着吃,吃完之后觉得不够又点了一份!
剪头不在:啊啊啊!有攻略你不早点发,我刚从贵阳回来,天天排队排得我都傻了,不过酸汤牛肉真好吃啊,回来我还想。
开飞机小达人:……不是吧,这条街我从小吃到大,该不会忽然要火了?
00后太奶:图2那家串串的老板好眼熟,总感觉好像见过她。她是不是以前在美食城开过店来着,把店搬到这儿啦?
除此之外,还有贵阳当地网友在评论区交流当地一些好吃的老店,图文并茂,聊得可欢。
徐觅看进去了。
然后人也过去了。
小迟介绍的居民美食街,现在其实比她介绍之前相对更热闹些。
街道上有几家比较火热的店子,已经开始出现少量排队情况。
或许因为她笔记里介绍的店多,并且都以街道为单位。每条街能接待客人的店数量都不少,所以哪怕需要排队,队伍目前都不算长。
徐觅想吃的那家怪噜饭就在排队。
不过就排了三个人,队伍比之前去的步行街可短不少,那边排起队伍来,都是十人往上走,一时半会根本吃不上。
怪噜饭也是贵州特色炒饭的一种,她想吃的这家怪噜饭小摊属于自选怪噜饭。
摊子的推车上摆了十几个塑料分装食盒。
每个食盒里分别放着多种蔬菜丝、酸菜、豆角、腊肉、腊肠、折耳根等小料。
12元一份,可以选三荤三素,告诉老板要什么,老板就会帮客人先用小框装起来,把要抄的料放到一边,再按照下单顺序一份份炒。
排到徐觅时,她爽快地选好自己想吃的料:“老板我先付款了啊,要这几样,要辣椒,炒好我等会儿过来拿。”
一转身,她便按照小迟的推荐,直接跑街道后边的冰饮店买冰浆去。
等冰浆拿到手,怪噜饭已被装在餐盒里。
她左手拿着冰浆,右手捧着怪噜饭,钻进主道旁的一条小巷。
还没往巷子里走多远,一股肉类混合香辛料被炙烤的香气便从里头传出。
徐觅不由得快走几步,来到一家名为小赵烤串的摊子上。
“老板,肉筋和牛肉每种20串,一半酱爆一半麻辣!”
说完,徐觅便在摊子边上找了张没人坐的椅子坐下。
只是很快,她便被告知现在店里点单的方式暂时有改变。
据说最近几天摊子上来的客人有些多,一把一把的点,老板来不及记账,所以店里的烤串变成了自助餐。
老板会根据在摊子上吃串的人数看情况烤牛肉或是肉筋。
烤完之后,在现场吃串的客人直接从老板手上拿新鲜出炉的串,每种烤串不需10串起点,想吃多少拿多少。
最后吃饱按照铁签数量结账。
这样不容易浪费,而且能保证一直能吃到热乎新鲜烤出来的串。
缺点就是人多得抢串吃。
好在目前摊子铺得不算大,老板还烤得过来。
数签签的红油串串徐觅没少吃,数签签的烤串她还真没试过,还怪有意思,便学着其他客人的样子坐在椅子上等。
当然啦,她也不干等,手里有吃的。
——怪噜饭。
徐觅手里的这份怪噜饭很红,主要是因为加入了贵州特产糟辣椒。
被爆香的蔬菜丝和腊肉腊肠与米粒混在一起,被糟辣椒裹上一层橙红外衣,散发着一阵闻起来有些复杂的香气。
看起来怪诱人的。
她拿起一次性筷子给自己扒拉一口炒饭。
红彤彤的怪噜饭吃起来没有想象中辣,味道和闻起来一样复杂。
发酵过的糟辣椒自带一股酸味,使得炒饭明明加了腊肉腊肠等油性比较大的配料,吃起来却不怎么油腻。
里头的蔬菜丝和腊肉腊肠混合得不算均匀,吃炒饭时,每一口小料的比例都完全不同,偶尔咬破里头的酸菜和豆角,还能为嘴里的炒饭增添一份惊喜。
刚出锅的炒饭很烫,没吃几口,徐觅便勺起一勺冰浆想给自己的舌头降降温。
一抬眼,便看见隔壁桌的两位本地居民,正分着一份洋芋粑粑吃。
他们吃洋芋粑的方式也很新鲜。
他俩买洋芋粑上时,加钱让老板额外煎了一份流心蛋搁在上边。吃洋芋粑时,将蛋戳破了,用洋芋粑配着酱汁,蘸蛋液吃。
两人吃得一脸享受,惹得徐觅相当好奇。
还没等她琢磨明白流心蛋配洋芋粑到底什么味,老板的烤串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