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0
十个人立刻各司其职,开始阅兵了。
首先是十辆佛郎机大炮推车,每五个人推着一辆,朝着前方山丘插着蓝旗的地方开炮,每车十发,把小山头差点轰平整了。
然后是一百个火枪兵,他们排列成三行,轮番装填弹药射击,枪声犹如春雨般密集。
接着是五十个骑兵,边骑边射,箭矢穿破春雨。
最后是五十个步兵,手持长枪和盾牌,排列成雁形阵,在前头炮兵、火枪队和骑兵的火力协助下朝着山头冲锋。
鸣金三响,豹子军回到了伙房,继续吃已经凉透的饭。
虽然下着细雨,草地泥泞湿滑,但没有一个掉队的,短短一个月就练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正德皇帝满意点点头,“不错,豹子营可以进宫了,你是怎么训练这群人的?”
张公公说道:“没有什么稀奇,都是老一套,三分靠打,五分靠骂,一分饿肚子,一分画大饼。”
正德皇帝说道:“劳其筋骨,苦其心志,饿其体肤,鼓其志气,你做的很好。”
张公公心道:哪里哪里,没有皇上您说的好听。
张公公说道:“都是皇上慧眼不拘一格从民间选的人才,奴婢只是稍加训练而已。”
君臣互相吹捧。
正德皇帝说道:“有件事还得你老张出马,是这样……”
张永听完正德皇帝讲述曹祖一案,说道:“这件事有些棘手,奴婢和刘瑾有过旧怨。”
正德皇帝说道:“我知道,你揍过刘瑾嘛,最后还是我当和事佬,摆了酒要你们两个和好的。所以,也只有你能让刘瑾有所忌惮,查案归查案,别做的太过,一把火连我舅舅家也烧了。”
烟雨朦胧中,张永张公公带着豹子军这一个月表现出色的十个精锐们骑马出了营地。
其中就有步兵头领吉祥、骑兵头领郑纲、火枪手赵铁柱等十人。
正德皇帝依然乔装,混入了市井,看舅舅家热闹……
顺天府衙门,仵作房。
曹祖已经被开膛破肚,里里外外查了一遍,双目一眼圆睁,死不瞑目,愣愣的瞪着蛛丝儿结满房梁的屋顶。
刘瑾看着曹祖的尸格,上面写着死因是砒霜中毒。
仵作房的气味腌臜难闻,用面衣捂住口鼻的刘瑾草草看了一眼曹祖的尸体,就走出了停尸间,外面燃着一个火盆,见刘瑾出来了,守着火盆的差役赶紧提起装满白醋的喷壶,将醋喷洒在燃烧的火盆里。
呲的一声,火盆腾起一阵散发着刺鼻醋味的白烟,这叫做打个醋炭,据说可以防止病气邪气入体,以免疾病沾身。
刘瑾张开双臂,站在滚滚白烟之中,让醋味把自己腌入味。春天容易起瘟病,刘瑾可不想染病。
刘瑾最烦人命案这种差事,没什么油水,还特别的麻烦,但没办法,皇帝要他查,他就得交差。
“公公,这边请。”顺天府提刑官将刘瑾请到了公堂之上。
刘瑾坐定,手下拖了十几个被打的血肉模糊的人过来了,递给刘瑾一张画像,“公公,这群狱卒都拷打了一遍,该招的都招了,都说是一个喂猪的猪倌捣鬼下毒,这是那个经常给曹祖送牢饭的猪倌画像。”
刘瑾看着画像,中等身材,身形偏瘦,脸上东一坨,西一坨的冻伤,看不清相貌,穿一身补丁衣,手里提着一个陶罐,手上也满是冻疮。
手下递上一包碎银,“这是早上曹祖打点押送差役的银子,差役就没有给他戴枷,让他有可乘之机跑去敲登闻鼓。”
刘瑾看着二两碎银,大的有一两银子剪了半边的,小的有米粒大小的,一看就是积攒了很久。
被拷打的浑身是血的狱卒们说道:“那个猪倌每次来监狱送牢饭,身上都是一股猪粪的臭味,小的们嫌他臭,谁没有靠近过去细看他。”
“小的真的不知道猪倌来历啊!那曹祖是个烂赌鬼,或许猪倌也是在赌场输掉所有家产的赌鬼,他们在赌场认识的,曹祖骗了他的钱或者欠钱不还,两人结了仇,公公不妨去查一查曹祖经常去过的赌场。”
“冤枉啊,公公,我们真的不认识猪倌,就是把小的们屁股打开花也招认不出什么花样来!”
刘瑾看着案头上的猪倌画像和碎银子。
无论是猪倌相貌衣服还是碎银子的大小,都是精心设计的,看起来就像一个贫苦的猪倌积攒了很久的银子,送的牢饭也是给猪吃的泔水。
毫无破绽,背后主使很高明的隐藏了自己,对方肯定不是个猪倌,所以,没必要去查全城的猪场,猪倌只是个障眼法。
至于赌场,也没有必要去查,因为幕后主使的目的不是毒杀曹祖,而是栽赃张家私藏龙袍,意图谋反。
毒杀曹祖,在泔水里下毒就行了,何必给二两碎银子免枷敲登闻鼓。
等等!栽赃张家?
刘瑾抓住这点灵光,深挖下去,私藏龙袍……栽赃陷害,幕后主使会不会已经在张家栽赃了龙袍?
曹祖已死,这条线已经断绝,查无可查,何不去张家问一问,看两个国舅爷最近得罪过谁?然后去张家找一找可能被栽赃的龙袍,然后顺着龙袍反过来查栽赃的人是谁!
线索不就有了嘛!
于是,刘瑾带人去了北城张皇亲街。张家两侯爷已经上书自辨,都不敢掉以轻心,惴惴不安的等待,西府崔夫人回来了,下午的时候,永康大长公主和崔夫人送的贺礼就提前送到了东府。
来禄和腊梅夫妻亲自接待了送礼的家奴。
这就是姻亲的好处了,遇到诬告这种大风大浪,有人愿意出手扶一把。
有了永康大长公主和崔驸马起头,张家的其他姻亲,会昌侯府孙家、已故的嘉善大公主的夫婿王驸马家里、以及庆云侯府周家、庆阳伯府夏家纷纷提前送来给张家大小姐出嫁的贺礼。
原本正日子在后天,今天提前送到张家了,至少摆明了亲家们对张家被诬告的态度。
老祖宗在儿子们写了自辩奏折之后,没有回松鹤堂,就在东府祠堂里静静地坐着。
听外头报信,亲家们的贺礼一家家都提前送过来了,心下稍稍宽慰了些,命人好好接待送礼的家奴,并给与上好的打赏。
西府侯爷说道:“母亲,没事的,您看亲戚们的态度,都觉得是诬告,咱们张家平白无故的受无妄之灾。”
东府侯爷说道:“是啊,母亲,您就回松鹤堂静养吧,这里交给我们就行了。”
话音刚落,外头大管家来禄匆匆赶来说道:“老祖宗,侯爷,司礼监掌印太监刘公公来了!”
一听到“刘公公”,老祖宗脸色都变了,说道:“看样子皇上把曹祖诬告案交给了内行厂查办,你们把刘公公请到正堂说话,请刘公公上座,态度要谦卑,不可摆出国舅爷的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