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9


露惊恐,五官被扭曲得狰狞,簪星举起了手中的金色禅杖,朝他狠狠劈去——

刺耳的梵音突然消失了。

眼前的城池、百姓、杨子风仿佛画卷上的图案一点点褪色,浓重的黑暗从四面八方涌了上来。这黑暗像是没有尽头,能吞噬一切活物。簪星走了几步,似有所觉,抬起头来,就见到头顶的上方,睁开的一双眼睛,正冷冷地注视着她。

这是一尊巨大的金色佛像,坐落在黑暗里。佛像极高,宽广如殿宇,她站在佛像面前,如蚂蚁之于大象。恢弘与渺小,似神佛与凡人。

“这是......”簪星心中一动。

金佛生了一张慈眉善目的脸,嘴角温和地扬起,眉眼微弯,眸光却平静而冷漠。沉默地、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她。

簪星手中的金色禅杖,不知何时已经变回了无忧棍。她明白过来,轮回结束了。

“结束在这里......”她若有所思地抬起眼:“最后一次轮回,是敬善大师的经历?”

明净曾说过,修缮五轮塔的敬善大师,最广为人知的不是他的修为,而是他的德行。多年前都州曾有一地干旱,饿殍无数,流民数以万计。是敬善大师广施恩泽,拯救万千百姓。其中无量功德,家弦户诵。

她不知道“广施恩泽”的真相,竟是如此。

落入八苦轮回中时,她虽记得自己是簪星,却也真正要体会轮回中的“簪星”所体会的一切。而如今从其中抽离,再看所经历的一切,滋味又是不同。

看来,这才是五轮塔真正的试炼。让人生生死死轮转体会红尘之苦,最后一世,历经敬善大师所经历的一生,放下、了悟、突破。

而眼前这个情况......簪星看向巨大威武的金佛,心中失笑,看来,她是没有通过五轮塔的试炼了。

也是,敬善大师是佛修,佛修一生求善,就如当年的敬善大师放下恩怨,拯救万民,当然也期望来佛塔的试炼者也做出如他一般的选择。而只要有慧根的修士,自然能从前面几世轮回中窥见佛塔主人的意图,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她这般临到头了偏要我行我素的人,或许根本没有。

罢了,没有慧根的人纵然勉强选择正确答案,只怕也悟不出来什么。簪星看了看四周,她既没有通过五轮塔的试炼,也不必在此停留,还是想想该怎么出去好了。

正在这时,虚空之中,突然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为何不放下?”

第二百八十八章 佛泪(1)

“为何不放下?”

“嗯?”簪星猛地抬起头。

一片寂静中,陡然响起人的说话声,未免令人悚然。这声音似远还近,仿佛有些熟悉,平静的、僵硬的、如一潭死水,没有半分波澜。

簪星望着面前的佛像,金佛微笑着看着她,不知是不是错觉,她觉得那目光有些变化。

“问我吗?”她有些意外,难道这五轮塔中的试炼还没有结束?她应该回答什么?

人人常说,要揣摩出题人的意图,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敬善是愿意牺牲自我成全众生的佛修,眼下看她,应当如看一个不知悔改、自私自利的小人一般。

但簪星做不到如他那般伟大,佛和凡人,本就有距离。既无法揣摩对方意图,便只能认认真真说出心中所想,真诚总比虚伪更容易打动人。

簪星道:“我很想放下,但就是放不下。就算勉强饶过他,拯救万民,这之后的欣慰也抵消不了我的痛苦。我完全能想到我这样做之后会如何,肯定会夜里反复回想,越想越后悔,下半生都活在不甘悲愤之中,最后郁郁而亡。”

“对于旁人来说,善人做这些事,是理所应当,是积累功德,但对于我来说,这是强人所难。”

“佛祖才会没有私情,我是个人,所以恩怨分明,不愿意委屈自己。”

“放不下就是放不下,我不想强求。”

簪星说完这些话,四周又沉寂了下来。

那个古怪的声音没有再继续,虚空中却有变化悄悄发生。

那尊巨大的、巍峨又冰冷的金色佛像,在黑暗中沉默地注视着她,嘴角的微笑仍然柔和,神情依旧悲悯,而那双平静而淡漠的眼中,却慢慢地涌出一滴清澈的泪水。

金佛......流泪了。

簪星一愣。

她不过就是实话实说,也不至于让这尊佛像感动得流下眼泪吧?

那张悲泣的笑脸近在眼前,眼泪一滴一滴,源源不断。仿佛泉眼般从其中流出清澈的水,顺着巨大的金身流淌下来,在簪星面前的地面上汇聚成一方小小的水坑。

簪星犹豫了一下,走上前去,水面平静如一方小小的圆镜,她伸手,触摸到了温热的水流。

一瞬间,巨大的悲伤和困惑扑面而来,将簪星密密麻麻地包裹。

她从如镜的水面中看到了一切。

她看到了佛修敬善在满城百姓的哀求之下,放下了金色的禅杖。杨子风因而侥幸逃脱一命。他果然如自己所说,将府中米粮拿出来赈济百姓,直到度过旱灾。

旱灾结束了,杨子风得天下善名之称,敬善也成了慈悲为怀的活佛,往日恩怨一并勾销。人们背后称敬善大师心有众生,而子风忏悔罪孽回头是岸,虽是孽因,却结善果。是世间最好的安排与历练。

可是,真就如此吗?

她看到那佛修站在满地的荒芜中,目光愤怒而悲凉,时而痛苦,时而不甘,时而彷徨,时而踟蹰,最后,在天下人的眼睛里,一点点沉默下去,终不言语。

他似乎成了真正心为苍生的善人。

他修缮了流泉寺,避开人群,居住馀峨山中。他修为深厚,心地善良,人人若有不平难处,总是找他出面。

他走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不同的人,眉宇间淡然又宽广,似是看透红尘一切纷杂万象。

他斩杀四处食人的巨兽,将巨兽骸骨修成佛塔,又以元力铸造獬豸雕像置于塔前。日日在佛塔徘徊,直到坐化升天。

每一个进入佛塔的人,都要经历獬豸的考验,无罪之人方能成佛,无罪之人方能解答他的困惑。

那他到底在困惑什么呢?

一个一心想要复仇的人,只因从前是个善人,只因要救天下百姓,所以不得不放下私人恩怨,眼睁睁地看着仇人在自己面前好好地活着。血债难清,悲愤难平,那张总是慈悲柔和的面目下,藏着极度的不甘。

每个夜里,他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对自己说,放下吧,应当要放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皆是虚妄。

既是虚妄,何必执着?

他老了,不再继续突破,终到了涅槃时分。他嘱咐好弟子身后事宜,独自一人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