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9
的人,比毒蛇还毒。”
“……”刘琼眸光微闪,挽着她的胳膊,有些不解,“阿姊自然不喜欢他,等他从匈奴归来,我将人处置了就行。”
一个小官而已,既然碍了阿姊的眼,那就不用留了。
刘瑶拍了拍她的手,“我清楚,看他此次能不能从匈奴归来,如果不幸归来,那他只能自认倒霉了。”
刘琼:“阿姊,我听你说的这些,感觉江充倒是很适合做绣衣使者,不如等他回来,我向阿父将他要来。 ”
刘瑶:……
他当然适合,你现在的位置就是人家的位置,小心被他觊觎。
“莫要胡闹,你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刘瑶无奈地捏了捏她的脸颊,“对了,你可知你现在手中的权利有多大?”
刘琼瘪了瘪嘴,睫毛微眨,“多大?”
刘瑶松了手,“确切来说,若是用对了地方,除了阿父,你可以管所有人 ,也包括我哦。”
“可以吗? ”刘琼微怔,瞳孔放大。
阿姊用自己举例,是在告诉给她划定尺度吗?
这么说来,莫说她,就是太子,舅父他们,她也可以不客气了。
“自然!直指绣衣使者,看着官职不大,但是它有多大权利,要你来探索,监察百官,皇权耳目。阿琼,当然这个职位也有难处,你要面对许多尔虞我诈,可能会受到许多人的敌视、畏惧,你能承担吗?”刘瑶有些担忧。
她娇娇软软的妹妹虽然聪慧,但是头次掌握这种特务组织,不知道能不能成。
刘琼闻言,对上刘瑶忧虑的目光,笑了笑,“阿姊,我虽然年纪小,但是胆子可不小,一个直指绣衣使者,我还能胜任。”
刘瑶:“若是有难处,一定与我说。刘据他如今在幽州,你这个位置对他的帮助极大。”
虽然实质性帮助还没有看到,但是能占下这个位置,就是很大的帮助了。
刘琼微微点头,眸光转了转,身子往刘瑶身上贴了贴,笑容带着些许谄媚,“阿姊,我与你商量一个事,你先答应我可好?”
“先说。”实在是妹妹的态度让人七上八下,让刘瑶不得不防。
“……嗯,我之前从未听你如此嫌弃忌惮一个人,所以……”刘琼眸光微亮,垂眸低声道:“阿姊,我想向阿父将江充讨过来,有些污糟事总要人来做,我乃皇家公主,可没有那么多坏心思,良善柔弱,你说,是不是? ”
说话时,她晃了晃亲姐的胳膊,声音越发甜了。
“良善柔弱?”刘瑶表情复杂。
即使她身为长姐,对亲妹的滤镜再大,可也清楚她的弟弟妹妹可都不是心慈手软之辈。
几人当中,刘珏算是武力值最高的,而刘琼虽说也会骑射,比不上刘珏,小时候这孩子力气颇大,长大后虽然也有一身怪力,但是走的是柔弱的林妹妹路线,只有他们这些亲人知道她的“真面目”。
堂堂大汉公主典范石邑公主,虽说不至于力能扛鼎,也离拔杨柳不远了。
刘琼长大时,刘彻就担心这个女儿步了刘珏的后尘,也跑到战场上去,谁知道她压根没有那个心思,表现出的就是个寻常公主样子,让刘彻颇为欣慰。
刘琼点头,“我可柔弱了!”
刘瑶嘴角微抽,“阿琼,你可知何为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刘琼:“知晓,阿姊放心,江充这种人,若是用的好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若是他敢背主,我自然不会放过他。”
刘瑶叹气:“你可知,江充与赵王太子亲近,现如今,赵王太子被贬为庶民,我不是说赵王太子无辜,你又怎么能保证不会被背刺?”
刘琼环住她的细腰,樱唇微瘪,“阿姊,你就相信我,我先用些时日,再不济,用一段时间,拿他立威可好?”
既然阿姊着实不喜欢这人,这人就交由绣衣坊处置,能做绣衣使者的人,要么狠毒、残忍,要么谨慎、狡猾,也有不少沉稳忠诚之人,甚少有愚蠢的。
到时候她看一下江充的能力,若是有背主的苗头,就让人处理了。
她从不怀疑阿姊的眼光,她忌惮的人,她也不会小看。
刘瑶偏头思索,现如今刘据在幽州,刘琼又接管了绣衣坊。
就是按照历史进程,距离“大事”还有好几年,在这之前出事的概率不大,满足妹妹,没多少风险。
不过……
她又回想了江充的模样和气质,还有刘彻对他的夸奖,双眸微眯 ,“你确定最后不会真的看上他?”
“阿姊!”刘琼一头黑线,“我又不是阿父,再说我现在已经成婚。”
她就是想养个趁手的刀。
江充初来乍到,她举荐他入绣衣坊,为了报答她,站稳脚跟,对方肯定会使劲浑身力气,得罪人的事有他分担,她也乐得轻松。
现在看来,阿姊既然这样想,保不齐其他人也会这样想。
“既然这样,那就不做这事了。”她站直身子,表情有些郁闷。
“生气了?”刘瑶凑近,手指轻轻点了点她的鼻尖,“好了,是阿姊错了,你说的有道理,毒药这种东西,用对了地方,就是有用之物。”
刘琼还有些狐疑,“阿姊不唬人?答应了?”
“自然。不过!”刘瑶话锋一转,“若是江充苗头不对,他就不能活着了。”
刘琼唇角笑容加深,“当然,到时他连全尸都保不了。”
“倒不用这么凶残!”刘瑶尴尬捂脸,有些头疼地按了按眉心。
刘琼眨了眨眼,“凶残吗?这不是他应得的吗?”
刘琼:……
……
刘琼也没有耽搁,竖日就给刘彻上了折子,表示她也听说了江充的才干,若是对方平安从匈奴归来,想让他进绣衣坊,给她打下手。
刘彻一听,思索片刻 ,也就允了。
……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刘琼上任绣衣使者后,那“火”烧的旺旺的,可以说大杀四方。
针对长安城犯错、违制的达官显贵那是毫不手软,捉到人后,直接将他们的仆人、马车都扣押了,罪名轻的,让人到北营集合参军,罪名重的,则是让人到幽州参军。
这些贵族子弟原以为逃过了太子那一遭,谁知道他们才平复心绪,又遇上了刘琼。
这些人本来仗着身份,想要进宫向刘彻哭诉,发现他们压根进不了宫。
原来,石邑公主早就请示过陛下,禁止这些犯错的贵族子弟进宫。
这些人顿时觉得天塌了!
没办法!
他们只能委托人向刘彻求情,愿意交罚款赎罪。
刘彻将他们严厉申斥了一番,将他们训的惴惴不安,然后才允许他们赎罪。
这一波赎款就有千万钱,也整肃了一下长安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