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1


他如今在家中时已不再蒙着黑纱带,仅是闭合着眸子,脸上有什么情绪也就透露得愈发明显了。

“欸,看来某人是不愿意了。”纪轻舟故作遗憾地朝着沈南绮耸了下肩。

旋即便起身挥了下手道:“我去上班了,晚餐见!”

沈南绮点了点头,待纪轻舟离开了餐厅,就提起筷子往解予安的粥里添了点小菜,问道:

“你做什么又不高兴了,我是看你们关系不错,恰好我也挺喜欢轻舟那孩子的,便说认个外甥,你这般不乐意的,是有什么心事不成?”

解予安沉默片刻,道:“表兄弟,不妥。”

“一个名头而已,又非分家产,有何可不妥的,你也真是……”

沈南绮摇了摇头,拿起了报纸,靠在椅子上继续看报,不再多言。

·

八月中旬已是入了秋,但三伏天的天气依旧热得猛烈。

顶着上午灼热的阳光到了工作室,纪轻舟走进门厅,被东西两室间流动的穿堂凉风轻拂过面颊,方感觉粘附于皮肤上的滚烫热意稍微削减了几分。

胡民福已做完了早晨的打扫工作,这会儿正搬了张椅子坐在门厅处吹风休息。

纪轻舟进门先同他打了声招呼,接着就径直地踏上了楼梯,前往二层。

时间不过九点出头,工作室的员工们却都已抵达。

半合着的门缝中传出制作间里的动静,有缝纫机声,也有女子轻巧快活的聊天声。

“我家那个啊,真是个好生没趣的,对旁人都和气,就独独对我死样活气的,这也不是,那也不要,在家我是天天受他的窝囊气。”

“这般难伺候便随他去好了。”

“所以我这不就出来干活了嘛,每日早出晚归,他闹变扭我也不搭理,现在反倒变得好说话了。”

“冯二姐定然没这烦恼吧,您都是当娘的人了。”

“什么当娘不当娘的,都一个样,烦人得很。”

“鱼儿妹妹以后找夫婿可要擦亮眼睛了,那种表面上对谁都和和气气的最是不好亲近,反倒那种平日里老实巴交、一声不吭的,更知道疼人。”

“我还早着呢。”

“你都十六了,我们那十六岁早就嫁人了……”

纪轻舟推开工作间房门,里面的聊天声戛然而止,旋即响起了几人此起彼伏的问候声。

“纪先生早。”

“早啊,都挺精神的。”纪轻舟关上房门走进屋子,目光扫视一圈,方才还嬉笑热闹的几个姑娘此刻都红着脸低垂了视线,埋头认真干活。

因阳光毒辣,南侧的窗子窗帘紧闭,尽管如此,隔着米白色纱帘射入室内的朝阳依旧明媚生辉。

窗户前,新到的两台缝纫机与它们的前辈并排放在一起,宋瑜儿正和一个梳长辫的姑娘坐在那缝纫机前麻利地干着活。

另一边裁剪台旁,冯敏君则带着比她小了十岁左右的新员工,专注地手持针线缝着一件深绿色的外套。

招聘启事一周前就贴了出去,这几日陆续来了几人应聘,纪轻舟筛选过后就留下了两人,这两人都是制衣工。

一个名叫余小梅,不过十九岁年纪,已经在机械制衣厂做了五年活,是个熟练工,会使用电熨斗,熨衣技术不错,车缝的技术更是十分娴熟。

另一个名为田阿娟,约莫二十四岁左右,没摸过洋车,但针线活不错,还会刺绣,以前是给顾绣庄干活的,绣工颇为出色,正因看中对方的这门手艺,纪轻舟就将她留了下来。

两人的薪水都是十五元一月,这放在制衣厂女工里算是还不错的薪资了。

日后工作室若能发展起来,纪轻舟肯定也会视情况涨一涨薪水。

至于有经验的裁缝,这段时间也有两人来面试过,纪轻舟考察了他们的水平,觉得委实一般,便没有录用。

左右电影戏服的制作都得等他画完稿子,通过片方那边的审核定价后,才能开始制作,以目前店里的工作量,这几个人手还是忙得过来的,不必立刻就招个裁缝。

随着前几日方小姐那笔单子的定制结束,唐苏达女士的墨绿色小西服套装已经提上日程。

还是老样子,纪轻舟用坯布进行立裁打版,确定样板和制作工序后,由冯敏君来负责裁剪缝制。

因这套衣服所用的面料不是纯丝绸便是较厚的羊毛呢,工艺上采用纯手工更多,所以新雇的员工田阿娟现在便主要跟着冯敏君制作这套西服套装。

宋瑜儿这边,这两日在制作的则是老铺子接的一笔旗袍单子。

灰色的夏布料子,价格便宜,款式也比较简单,纪轻舟带着宋瑜儿打完样板之后,就把这件旗袍的制作工作交给了对方。

至于余小梅则是两头帮忙,冯敏君那边需要使用缝纫机的时候,她就顶上,宋瑜儿脱不开手熨衣片之时,她便接手过去,谁都没个空闲的时候。

不得不说,这雇了新员工后,纪轻舟着实感觉轻松不少,现在他每天的工作便是给手下员工安排工作。

基本上,每日只需上午在制作间里忙上一两个小时,下午便可去书房安心画稿。

原本他干一天活,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耗费在了服装的制作上,现在则可以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设计上来了。

话说回来,今日上午,他还安排了别的事项,于是进屋只查看了一圈两边的制衣进度,给予一些指点嘱咐之后,便去了东北角书房。

整理收拾了一下堆满桌面的手稿,纪轻舟从中拿出给报社的那份装进文件袋里,准备去沪报馆跑一趟,送个时装画稿,顺便去民报馆付个缝纫机的租金。

虽说现在老铺子那边的缝纫机他用不着了,不过祝韧青在那看着店铺,有时还是能接点小生意的。

而那小子的针线活显然不行,就倚仗着铁裁缝帮助他缝补衣服,所以这缝纫机的租金还是得交一交。

反正也不贵,三元一个月而已。

·

许是烈日炎炎之故,今日的望平街看着稍显冷清。

比起道路旁小贩的叫卖声,还是秋蝉单调的叫声更为吵闹喧嚣。

纪轻舟在街道路口下了电车,先去了趟民报馆,一次性支付给了吴老太的儿子四个月的缝纫机租金。

这也是最后一次了,毕竟四个月后房租也到期了。

他已考虑好,等那小铺子房租到期,就不打算续租了,而是准备等人手充足、资金也充裕时,在静安寺路或者南京路一带,选个更好的店面开一家集合设计定制与高档成衣一体的时装屋。

不过要做高档成衣,必然就得雇佣更多的人手,要么就和那些制衣厂合作,反正左右都得掏钱,很多的钱。

除非某日天降横财,否则这创业资金只能自己慢慢累积了。

从民报馆出来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