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9
说到婆婆的离开,万芳还是红了眼,可见在她心里,对这个婆婆还是很有感情。
包惜惜递了张纸巾给她擦眼泪,万芳接过,说了声谢谢:“我从小没母亲,婆婆对我真的很好,跟亲生女儿一样。不怕你笑花,如果不是因为婆婆,我可能还不会嫁给现在这个丈夫。只是很遗憾,婆婆命苦,甚至都没等到住进新房子就走了。”
擦干净眼泪,万芳再次说回正题:“他真的帮了我很多,就连婆婆的丧事,如果没他帮忙,我都不知道怎么办。”
……
丈夫常年不在身边,加上失去至亲的痛,让万芳对这个男人产生了依赖。两人不知不觉越界了。
只是随着丈夫归期越来越近,万芳也越来越痛苦。她知道这段关系不能继续下去,但要断又不是那么容易。
万芳忍着羞愧和包惜惜说了这么多,早已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还有不到一个月,她的丈夫就要回来,她恳求包惜惜不要把看到那男人的事说出来。
包惜惜真不知道怎么形容知道这事的感觉,就很荒谬又很真实。
她自然不会乱和人说,但她反问万芳,谁又能保证这事没有其他人知道,要知道世上并没不透风的墙。
“没有的没有的,这事我一直都很小心,不会有其他人知道的。”
“……”
这种事就算做得再隐秘,好像也不值得骄傲。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包惜惜和万芳保证,不会乱和人说她的事。
做出这个承诺后,包惜惜心始终觉得不舒服,很不舒服,有一种同流合污的罪恶感。
作者有话说:
/(ㄒoㄒ)/~~这几天写的特别卡,可能是有点沮丧,总会忍不住觉得自己写的好差,越这么觉得就越卡文。这本必然是要写到差不多到女主穿越前的近代才会完结的,这样才能带出原主没死的伏笔。呜呜,感觉好漫长。
---
今天更太晚了,发一轮红包吧( ̄▽ ̄)"
? 第115章
包惜惜心底的这种罪恶感, 在见到万芳的丈夫后达到了鼎盛。
她不知道万芳如何在做出了那样的事后还能坦然面对丈夫的,特别是还是看上去那样实在的男人。
也许是因为常年在海上漂人比较黑的缘故,年纪看山去要比实际大上许多。但对媳妇是真的好, 哪怕休息在家,也每天早早起床送媳妇去上班,再顺路去买菜回来。每天都煮好饭等万芳下班回来吃,偶尔和沈子清下楼消食, 也能遇到他们夫妻在附近散步。
如果不是知道那些事,任谁看了不说这对夫妻恩爱。
时间久了, 沈子清也察觉到了包惜惜有些不妥,可每次问她什么事,她只摇头。这可把沈子清急坏了, 不断猜测是不是自己做了什么事让她不高兴。
沈子清担心,包惜惜也郁闷,偏她答应了万芳不说。
这晚,包惜惜再次杯沈子清抓着逼问什么事让她心事重重, 她差点没忍住说了。
话到嘴边,她举例一个朋友。问沈子清,如果知道一个朋友做了错事, 是当作不知道呢,还是还是劝她坦白。
沈子清听后面色沉沉,久久后才问:“你说的那个朋友, 不会是你吧?”
他一字一句, 说的极为艰难。
包惜惜本来心情沉重的,听到这话噗呲笑了。
原来这个时候的人也知道‘我有个朋友’多半指的是自己, 不过她这会说的确实是别人。
摇了摇头, 包惜惜告诉他:“是一个不是太熟的朋友, 只是因为我答应过她不告诉任何人,所以不能和你直说。”
原来是这样,沈子清那块压在胸口好长一段时间的大石瞬间落了下来。
确认是别人的事,沈子清也能冷静下来帮她分析了。
他首先问:“如果对方没恳求你不要告诉任何人,这事你会和别人说吗?”
包惜惜认真想了想,摇了摇头:“顶多会和你说。”
简单的一句回答,让沈子清嘴角不自觉扬起。以他对包惜惜的了解,能让她嘴巴紧到只和他说的,必然是不怎么好的事。俗话说,多说人好少说认短,换做事他只怕也会和她一样。
“所以没比较纠结,你既和她不是很熟,就算劝也没用的。”
“话虽如此,可是……”包惜惜拧眉,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内心的矛盾。
她知道哪怕万芳没恳求,她也不会乱和人说。她不是多嘴之人。但是对方对她提了这样的要求,反而让她生出负罪感,就好像自己有份对不起万芳丈夫。
包惜惜觉得这感觉没人会懂,哪怕是沈子清。只是,虽然不懂,但这样程度和沈子清说了之后,她也舒服多了。
听到她说舒服多,沈子清心疼的不行。他可以感受到她心里背负了多沉重的压力。还好马上就过年了,回大院应该会好一些。
说到回大院,包惜惜就无比期待。
她对沈子清说:“我们一放假就回去吧。”
也许不和万芳同住一层楼,她心理压力就不会那么大。
沈子清笑:“这么急?”
他还打算放假后有时间,陪她好好逛逛百货公司,给她和家人买新年礼物。
听了沈子清这打算,包惜惜也觉得有理,可是……
“我们这周末去买吧,这样就可以一放假就回老家了。”
“好。”
对于包惜惜想做的事,他向来都不会不同意。只是她这样迫切想离开这里,莫非给了她如此大压力的那位朋友,其实是住在这个小区的邻居?沈子清说出自己的猜测。
包惜惜心想是他猜出来的,不是自己说的,不算违背诺言,重重点了点头。
他们在这里住了这么久,有接触的邻居并不多。简单排除一下,怀疑对象便被控制在个位数以内。只是,沈子清还是想不明白,什么样的事会让包惜惜有如此沉重的心理压力。
她会答应不说,那必定不是违法法律的。能让她心情如此沉重,大概率有悖道德。只是有悖道德的事太多了,纵使他再聪明也猜不准。
他的一通分析,让包惜惜佩服的五体投地。
“沈子清,你当年没考公安学校真是我国公安系统的一大损失啊。”
沈子清再次被她这话逗笑了,这才告诉她,其实当年父亲有问过他想不想考公安大学的。
“你为什么不考?”
“一开始是你老在我耳边念叨说‘你这样的成绩,不考清华北大可惜了’,让我不自觉把这两间学校当成目标。后来我想的更清楚,觉得自己更喜欢现在这个行业。”
包惜惜听得不自觉点头,说:“也是,你的理想是要靠我们国家自己的实力,建造出让世界为止惊叹的房子。”
她说的